26.空氣中含量較多且性質活潑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
[精析] 空氣是一種天然資源,混合均勻,相對穩(wěn)定,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按體積比):
空氣成分 |
氮氣 |
氧氣 |
稀有氣體 |
二氧化碳 |
其他氣體和雜質 |
體積分數 |
78% |
21% |
0.94% |
0.03% |
0.03% |
氮氣在空氣中含量最多而不是較多,氧氣在空氣中含量較多且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如在點燃條件下可跟氫氣、硫、磷、碳、鐵及甲烷等單質和化合物發(fā)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熱量。氧氣具有氧化性,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氧氣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燒。
各種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現象比較如下表
物質 |
空氣中 |
氧氣中 |
磷 |
產生大量白煙 |
火光明亮,產生大量白煙 |
反應方程式 |
4P+5O22P2O5 |
|
硫 |
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并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放山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反應方程式 |
S+O2SO2 |
|
木碳 |
持續(xù)紅熱、無煙無焰 |
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蝕的氣體 |
反應方程式 |
C+O2CO2 |
|
鋁箔 |
很難燃燒 |
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
反應方程式 |
4Al+3O22Al2O3 |
|
鐵絲 |
不燃燒 |
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
反應方程式 |
3Fe+2O2Fe3O4 |
[解答]A
25.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塊融化 B.玻璃破碎 C.樹木折斷 D.鋼鐵生銹
[精析] 這是一道區(qū)別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試題,要抓住變化過程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判斷變化的基本依據“看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鋼鐵生銹是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結果。
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氧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fā)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使鐵轉化為鐵的化合物的過程。鋼鐵還會被環(huán)境中的其他物質銹蝕。常采用在鋼鐵表面覆蓋保護層的方法來防止鋼鐵生銹。
[解答]D
24.(婁底)結合下列圖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名稱:a 48 b 49 ?
(2)上述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氣體:
①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50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 51 ,所選發(fā)生裝置中還缺少 52 。
②若B中裝有石灰石和稀鹽酸,則該裝置可用于制取 53 氣體,收集該氣體可選用 54 裝置,檢驗該氣體是否收滿的方法是 55 !
答案:48. 試管 49. 集氣瓶 50. A 51. 2KMnO4K2MnO4+MnO2+O2↑ 52一團棉花 53. 二氧化碳(或CO2) 54. D 55. 用燃著的小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23.(黃岡)在初中的學習中我們掌握了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規(guī)范的操作要求,運用合理的裝置在實驗室制取了這些氣體。下圖是他們實驗中用過的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下列儀器名稱:
③________;⑤__________。
(2)將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學在制取氣體時使用的儀器是
①③④⑤⑦⑩,他制取的氣體是_________;
(4)小蘭同學成功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氫氣,則她一定不會使用上圖儀器中的_______(填序號)。
(5)小芳同學順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儀器②⑥,那么她還需使用上圖儀器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答案:(1) 試管 集氣瓶 (2)先把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轉動,使它插入 (3)O2 (4)④ (5)⑤⑨(或⑤⑨⑩)
22.(莆田)下圖是實驗室制取常見氣體的裝置,請回答
下列有關問題:
(1)指出A裝置中的任意一種儀器名稱_________。
(2)佳佳同學用A裝置制取氧氣時,加入的固體
藥品是___________,在加入該藥品之前,應先
檢查裝置的_____________。
(3)麗麗同學用B裝置與C裝置組合可制取的氣體是
__________(任填一種),寫出用此裝置產生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在實驗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請你根據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測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酒精燈(或試管或鐵架臺)(合理即可) (2)高錳酸鉀(或KMnO4) 氣密性
(3)O2(或CO2)(填名稱也可)
|
(4)甲烷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或甲烷密度比空氣小,難溶子水且不與水反應)
21.(南平)結合以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固體混合制取氧氣時,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能用C裝置收集的氣體,必須具備的性質是 。
答案:(1) ①試管 ②集氣瓶 (2) B D(或E) 2H2O2 2H2O + O2↑
(3) 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
20.(福州)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圖7所示,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寫出用裝置A制氧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
A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 。
(3) 寫出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可選用圖中 和 (填標號)組裝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檢驗二氧化碳集滿的方法是 。
答案:(1) ①長頸漏斗 ②集氣瓶 (2)2KMnO4K2MnO4 + MnO2 + O2 ↑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3)CaCO3+2HCl===CaCl2+H2O+CO2↑ B C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燃著木條是否熄滅。
19.(徐州)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請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A B C
(1)寫出儀器a、b的名稱_______;b_______。
(2)寫出A圖中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圖中,把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的蠟燭的燒杯中,下層蠟燭先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性質。這一性質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為_______。
(4)C圖中螺旋狀鐵絲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
(5)小明按C圖實驗時,集氣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6)小明對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會火星四射進行探究。下表是他將純鎂條和不同含碳量的鐵絲(鎂條和鐵絲直徑均為0.4mm)放入氧氣中燃燒時的實驗現象的記錄。請你分析回答:
物質 |
鎂條 |
含碳0.05%的鐵絲 |
含碳0.2%的鐵絲 |
含碳0.6%的鐵絲 |
燃燒時 的現象 |
劇烈燃燒,發(fā)出 耀眼白光,無火星 |
劇烈燃燒 極少火星 |
劇烈燃燒 少量火星 |
(未填) |
答案:(1)長頸漏斗;錐形瓶 (2)CaCO3+2HCl=CaCl2+CO2↑+H2O (3)不可燃、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滅火 (4)引燃鐵絲 (5)燃著的鐵絲碰到集氣瓶壁等 (6)①劇烈燃燒,火星四射②鐵絲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17.(南京)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裝置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
(3)寫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并據此選擇上圖中 (填字母)組裝一套制取于燥氧氣的裝置,收集氧氣時,驗滿
的方法是 。
答案:(1)試管 長頸漏斗(2)B (3)2H2O2eq \o(\s\up 7(MnO2===== 2H2O+O2↑ CDE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到木條復燃
2118.(泰州)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兩個氣體制備、收集、凈化的多種功能裝置。
(1)若制備的氣體是氫氣,且產生的氣體中不含酸性雜質氣
體,則試劑X常用 ▲ ,用圖示放置的乙裝置收集
氫氣,A應與 ▲ (填“B”或“C”)相連。
(2)若制備的氣體是氧氣,Y是黑色粉末,則甲中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為 ▲ 。若A、C相連制取氧氣,檢
驗氣密性后,還須將裝置乙 ▲ 。
(3)若X是稀鹽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兩裝置組成發(fā)生、 甲 乙
凈化、收集CO2氣體的系列裝置。若乙中放入飽和NaHCO3溶液,該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 ;若乙中放入濃硫酸,濃硫酸的作用是 ▲ 。
答案:(1) 稀硫酸 C (2) 2H2O2 ==== 2H2O+ O2↑ 裝滿水或倒立 (3) 除氯化氫氣體 干燥氣體或除去水蒸氣
16.(眉山)現有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回答問題:
(1)在加入藥品之前應對實驗裝置進行 。
(2)可用于實驗室制備和收集O2的一套裝置是(填字母番號) 。寫出用此裝置制備O2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
(3)若選用A裝置制備氣體時應考濾的因素是 。
答案:(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AC或AE (BC或BE) 方程式略
(3)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要加熱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