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7  13  17  19  23  25  29  31  33  34  35  37  38  39  41  43  47  49  53  55  59  65  67  73  77  79  83  89  95  97  103  107  109  115  119  125  133  3002 

第一章 植物體的基本結構

第二節(jié)細胞(課2)

  本課可采用實驗與教學同步進行。先指導制作臨時裝片,當學生在顯微鏡下找到所要觀察的物像時,可出示掛圖,讓學生對照掛圖找到視野中相應的細胞結構,同時仔細地觀察,完成后讓學生停止操作,以課前設計好的一系列問題將細胞的結構、相應的功能以及細胞的分裂和生長等知識結合學生的實驗,一步步地展示出來。每講完一步都要及時歸納,使學生將剛才看到的與現(xiàn)在老師講到的內(nèi)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必然的聯(lián)系,從而對細胞的認識、對細胞間聯(lián)系的認識以及植物的生長與細胞的關系等問題有一個整體的理解,一些疑問可能會迎刃而解。當然,這樣的教學方法需要老師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同時又要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才能達到教學目的。例如,怎樣將學生從實驗觀察引入到對觀察內(nèi)容的進一步了解,怎樣去設計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從觀察到思考,從思考到認真聽取老師的講解,怎樣將細胞的結構與其功能相聯(lián)系……等等。這些都要求老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上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去完成?傊瑥膶嶋H觀察出發(fā),從結構到功能,從感性到理性,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引言設計:本課因為還要在實驗室或臨時專用教室來進行,所以,引人語可簡單明了,直接切入主題。例如:“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臨時裝片的制作,今天我們就來用這個方法看一看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結構和它們所具有的功能!痹倮纾骸敖裉煳覀儊砹私庖幌聵嫵芍参矬w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細胞。首先讓我們利用上節(jié)課學到的方法制作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先看看細胞有什么結構特點­­­­­­­­…… ”這樣引入的原因是前兩次課學生在練習使用顯微鏡和制作臨時裝片的過程中已經(jīng)對顯微鏡下的物體的細微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有,本課的內(nèi)容較多,沒有必要在引言上占用太多的時間,所以,簡潔的引入語比較妥當。

  2.新課的引入:
 。1)指導學生制作洋蔥表皮或大蒜瓣鱗葉表皮的臨時裝片,需要講明的問題是:①嚴格按照操作步驟來制作裝片和使用顯微鏡,這是強化正確操作,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步驟,否則,學生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的動作,再不及時糾正就會形成一些不正確的習慣動作,對其將來的學習產(chǎn)生影響。②本次制作裝片的目的是要觀察細胞的結構,所以,裝片制作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觀察的效果,務必要制作出高質(zhì)量的裝片,要達到:“少、薄、透”,這是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③要提醒學生抓緊時間,用最快的速度制成裝片,因為本課的重點不是裝片的制作,而是觀察了解裝片中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在此可以采取表揚最先完成裝片制作并在顯微鏡下看到物像的學生。
 。2)出示掛圖。讓學生對照掛圖找到視野中相似的細胞,并仔細觀察與掛圖所示相對應的各個結構,也許學生一時難以找到,這時老師就應采取一些措施,如指導學生對裝片內(nèi)的材料進行染色(可在制作裝片時一并完成),或者調(diào)整視野的亮度;或者移動裝片,在視野中找到一個合適的細胞等等。總之,要讓學生切實找到與掛圖相對應的結構,并認清它們的位置。例如:細胞中央明亮的部分是液泡,它并不是裸露著的,而是包在透明的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zhì)內(nèi)。當然,視野中的液泡與細胞其他結構的關系并不清晰,這就要求學生參照掛圖了,觀察完成后應該讓學生將看到的細胞結構畫出來(此時可不要求畫圖方法,只是將看到的細胞如實地畫在紙上即可)。這里要強調(diào)如實畫出,不要照課本或掛圖去描繪,因為這樣畫圖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了,到此處用時不得超過20分鐘。
  (3)停止觀察。老師利用掛圖和細胞立體模型來講述細胞各結構的特點、位置和基本功能,要注意的是講述順序應由表及里,這是一般的認識規(guī)律,絕不能由內(nèi)向外或從學生感興趣的部位開始,這并不是不考慮學生的興趣,而重要的是讓學生獲得清晰的系統(tǒng)知識,使學生養(yǎng)成有序的學習習慣,避開興趣點會使學生對其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在期待中集中注意力,這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在此不多贅述。
  在講述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細胞壁只起支持和保護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動的,而細胞膜、細胞質(zhì)和細胞核則是生活著的。可能學生會產(chǎn)生疑問: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是一動不動的,怎么能說它是活的呢?此時,老師應將課前準備好的黑藻的小葉或鴨躍草的葉表皮毛制成臨時裝片演示其細胞質(zhì)的流動(讓1~3個學生到演示鏡前看一下,證實即可),以此說明活細胞內(nèi)的各個結構都是在工作著的。并不能用動與不動來衡量細胞的死活,許多生命活動的過程是化學反應的過程,是我們不能夠直接看到的,所以,糾正學生的片面認識,以實驗來說明問題是有效的教學手段。
  另外,強調(diào)細胞核在細胞的結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能忽視,這是因為它含有在傳種接代中起著重大作用的物質(zhì)――遺傳物質(zhì)。在初一還沒有學過“遺傳”的概念,“遺傳物質(zhì)”這個名詞不要做過多的解釋,可以舉例說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細胞核中遺傳物質(zhì)的作用。
  (4)提出問題,引入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在學生對細胞的結構了解之后,老師可以提出問題:“一粒種子為什么能夠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可能學生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它吸收了水分和營養(yǎng)。”針對這樣的回答,老師就要加以引導了。例如:“我們將樹木或其他植物解剖開并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體內(nèi)堆積著水和養(yǎng)料,而這些植物體內(nèi)都是許許多多的各種各樣的細胞,不信,你們觀察一下莖的橫切裝片、葉片的橫切裝片或者根尖的壓片,看一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導學生觀察完裝片后得出結論:植物體是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植物體從小到大是體內(nèi)細胞增多和增大的結果,而不是水和養(yǎng)料堆積增多使植物體長大的。那么,細胞又是如何增多和長大的呢?以下老師可以演示細胞分裂的可動模型或掛圖,講述細胞分裂的過程,有條件的學校,老師可以自制一個可抽動的投影片,邊講邊抽動膠片,使細胞圖形由一個最后變成兩個。要注意的是,可動模型或膠片一定要依核、質(zhì)、膜、壁的順序變化,這樣既生動又不失科學性(模型設計見課后的小資料)。
  關于細胞的生長,可讓學生比較一下教材第19頁圖1-7中三個細胞內(nèi)變化最大的結構,那就是液泡。所以,細胞的生長主要是細胞內(nèi)液泡增大的結果,這一點學生容易理解,但液泡增大的原因以及細胞為什么不能無限生長的原因應該作適當?shù)慕忉尅?br>  。5)再提出問題,引入胞間連絲。在以上講述細胞的結構、功能和分裂生長時,是按照單獨一個細胞講述的,那么,隨之就會產(chǎn)生一個問題:一個個單獨的細胞是各自孤立的還是互相聯(lián)系的?如果是互相聯(lián)系的,要靠什么來聯(lián)系呢?學生從觀察中看到,洋蔥表皮細胞雖然是一個緊挨一個,卻看不出它們之間存在的實際聯(lián)系,由于以后的課程中要依次講到組織、器官和整體,所以這個問題在此要說清楚,老師可以將柿胚乳的切片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見到細胞間的細絲――胞間連絲,獲取感性認識。然后再讓學生打開教材,看彩圖二,同時簡單說明植物體內(nèi)的細胞間靠胞間連絲來互相聯(lián)系,使植物成為一個整體。
  (6)小結本課內(nèi)容,指出重點,并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閱讀教材第19頁“生物圖的畫法和注意事項”。將課堂上畫的細胞草圖按要求繪制成一幅完整的細胞結構圖)。

 

試題詳情

第一章

第三節(jié)組織和器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了解細胞分化過程的基礎上,進而理解組織和器官的概念;并進一步了解一棵完整的植物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構成的。
  2.通過觀察果實和一棵完整植物體的構成,繼續(xù)培養(yǎng)觀察能力;通過分析細胞分化與組織形成的關系及對問題的分析,繼續(xù)培養(yǎng)思維能力。
  3.通過了解植物體的構成,認識事物的局部與整體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樹立生物體是統(tǒng)一整體的觀點

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的重點是要講清組織和器官的概念,這兩個概念都需要利用一些具體材料,才能使學生理解。在學過細胞以后,可以說學生具備了一些關于組織和器官概念的基礎知識,但是還很不夠,所以,讓學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組織,什么是器官,又是具體教學過程中的難點。
  

  關于組織的講述要緊緊地與上節(jié)課的細胞內(nèi)容相連系,讓學生回憶:洋蔥或大蒜瓣表皮的細胞形狀相似,緊密地排列在植物體這個部位的表面,有保護的功能。而番前或其他瓜果的果肉細胞則排列松散,集中于植物體的內(nèi)部,細胞壁薄、液泡內(nèi)存有大量的細胞液,所以具有貯存水分和營養(yǎng)的功能。形態(tài)相似的許多細胞聚集在一起來完成一定功能的結構稱為組織。先提出具體材料,再概括出定義來,這樣就容易把組織的概念講清楚。關于器官的概念,也要從具體材料的分析講起,還用番茄果實來分析:它外包一層細胞排列緊密的表皮,內(nèi)部是大量含有豐富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果肉細胞,其中有種子被包藏在果肉細胞間?梢,表皮是有許多形態(tài)相似的細胞構成,是一種組織。果肉是許多形態(tài)相似的細胞構成,是另一種組織。在果肉中還可以見到一些硬絲,它們又是一種組織。那么,由多種組織按一定的次序構成的這個果實就稱為器官,它能完成由單個細胞或組織所不能完成的一些特殊的生理功能,具體講,果實的功能就是繁殖后代。
  

  在此談到的“一定的次序”和“一定的特殊功能”有些抽象,比較費解,因此要稍加解釋。例如:“一定的次序”就是指表皮在外,果肉在內(nèi),即保護組織在外,營養(yǎng)組織在內(nèi),并不是哪種組織在外、哪種組織在內(nèi)是無所謂的!耙欢ǖ奶厥夤δ堋辈⒉皇且环N功能的意思,例如葉這種器官就有幾種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水分等,而根就不具備光合作用和蒸騰水分的功能,它的特殊功能是固定植物體和吸收水分及無機鹽。總之,組織和器官的概念比較抽象,必須利用已講過的,學生認真學習了解過的具體材料,從材料中概括出定義,而不能丟開具體材料,空講概念,造成死記硬背。關于組織和器官的知識這一課是基礎,在以后講述植物體各種器官時還要進一步說明,讓學生牢牢掌握一個植物體從細胞到組織,從組織到器官,到整體的結構知識,反過來會促進加深對細胞是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的理解。

教學過程設計

試題詳情

科目  生物

年級  初二

文件  ce1020.doc

標題  第六章呼吸第二節(jié)體內(nèi)氣體的交換和運輸

章節(jié)  第六章第二節(jié)

關鍵詞  呼吸/氣體交換/運輸

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體內(nèi)氣體的交換和運輸

教學目標

  1.了解肺泡內(nèi)的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的過程,理解氣體交換的原理;理解呼吸的全過程;
了解煤氣中毒的原因及預防煤氣中毒的常識。
  2.通過做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實驗,與用吸耳球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打氣作對比,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學生應用科學方法做對比實驗,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3.通過分析煤氣中毒的原因和學習預防煤氣中毒的措施,對學生進行關愛生命。關心他人的教育,滲透愛惜生命、預防為主的生物學觀點的教育。

重點、難點分析

  1.本課的重點是體內(nèi)氣體交換的原理和呼吸的全過程。因為:
 。1)學生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的呼吸運動,已經(jīng)解決了人體外環(huán)境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的問題。接著要解決的是,肺泡與血液之間如何進行氣體交換和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如何進行氣體交換的問題。要理解呼吸的全過程,體內(nèi)氣體交換的原理是關鍵,因而氣體交換的過程和原理是本課的重點。
 。2)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對人體的呼吸應該有整體的認識。學生在前面一章已經(jīng)學習了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具備了氣體在血液中運輸?shù)幕A知識。在第一節(jié)中又學習了呼吸運動,理解了肺的通氣。在此基礎上學習了體內(nèi)氣體交換,就可以自己概括出呼吸的全過程。因此,無論是從知識的完整性角度來看,還是從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分析,呼吸的全過程均應作為本課的重點。

  2.本課的難點是氣體交換原理。由于學生在物理課上還沒有學習過擴散作用,這個物理概念要從生物學的角度給學生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加上肺泡里的氣體。血液中的氣體、組織細胞里的氣體都是學生看不見,摸不著的,讓學生理解體內(nèi)氣體交換的原理也是有一定困難的。

  建議教師從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感性地體驗氣體的擴散作用。如,在教室中噴灑帶有茉莉香味的空氣清新劑,體會氣味傳過來的過程,從而理解帶香味的氣體是從噴灑處擴散過來的。也可以請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擴散作用。在此基礎上,參考教材P. 65的插圖制作教具,可以用剪貼圖,也可以制作活動的投影復合片,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設計計算機軟件,力爭將體內(nèi)氣體交換過程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學生有感性認識,從而有助于突破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節(jié)課的參考課時為2課時。
  二、第一課時:

  1.復習:討論P.61“動動腦”中的兩個問題,既能復習上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內(nèi)容,又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

  2.從實驗導入,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建議教師重視教材P.64【實驗九】。按書上的要求,由學生完成甲。乙試管的對比實驗,學生自己吹氣并看到呼出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從而引出新課:為什么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增多了?我們的身體內(nèi)怎樣進行著氣體交換?

  為了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建議采用教參P.94“教學建議”中的舊足球膽“吹”的方法,使學生看到球膽中的氣“吹”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不變渾濁(此實驗可以教師做演示),再與人體呼出的氣體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而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作對比,學生加深理解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從人體呼出的,不經(jīng)人體呼吸的氣體(球膽的氣體)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學生能進一步理解氣體在人體內(nèi)進行了交換。

  這個對比實驗也可以用吸耳球來做。將吸耳球中的氣體擠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再從石灰中拿出擠癟了的吸耳球,在空氣中充氣,就這樣反復多次向石灰水中。“吹氣”并與人呼出氣體作對照,實驗的效果也很好。

  增加這兩個實驗可以解決一個問題:經(jīng)人體呼吸的氣體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不經(jīng)人體呼吸的氣體,如球膽或吸耳球中的氣體則不含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經(jīng)過對比實驗,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深刻了,還受到了科學方法訓練,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

  通過實驗,驗證了人體呼出的氣體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由此引出:為什么人體呼出的體中二氧化碳增多了?過渡到本課的重點知識:體內(nèi)的氣體交換。

  3.安排學生活動通過小組討論,理解氣體交換的原理。

  教材中以學生熟悉的嗅到炒菜的香味為例,說明氣體的擴散作用。建議教師安排活動,讓主體驗氣味的擴散,進而理解氣體交換的原理。

  活動(1),教師準備兩種不同氣味的空氣清新劑,如,一瓶茉莉香型的空氣清新劑,一瓶青花香型的空氣清新劑。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用布條蒙上眼睛。請另一位同學選一瓶空清新劑,在距前者2~3米處噴灑少量這種空氣清新劑,請被蒙上眼睛的同學猜一猜,剛才西的是哪種空氣清新劑。

  活動(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上活動所揭示的道理。教師可以在投影片上寫出一系列考題,供小組討論作參考。如,被蒙上眼睛的同學是怎樣猜到空氣清新劑的類型的?若到教室最后面去噴灑少量空氣清新劑,他還能不能猜對?香味向怎樣的方向擴散?香味到什么時候就不再擴散了?受此啟發(fā),你能不能猜猜人體內(nèi)氣體交換的原理是什么等。

  活動(3),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討論結果,由學生概括出氣體的擴散作用和人體內(nèi)氣體換的原理。

  4.小結:

 。1)請學生小結【實驗九】,分析該實驗說明了什么。提醒學生不但要總結知識內(nèi)容,還要學生總結對比的方法。
 。2)請學生小結聞香味的活動,分析氣體的擴散作用并推測人體內(nèi)氣體交換的原理。

  5.為下一節(jié)設疑:人體內(nèi)的氣體交換究竟是怎樣進行的?人體呼吸的全過程包括哪些環(huán)節(jié)?我們下一節(jié)繼續(xù)討論。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體內(nèi)氣體的交換和運輸

  一、人體呼出的氣體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人體吸入的氣體含有較多的氧。

  二、體內(nèi)的氣體交換:
  1. 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從“濃度高”到“濃度低”直到平衡為止。

  三、第二課時:

  1.復習提問:舉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體的擴散作用。

  2.引人新課:外界空氣與肺泡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xiàn)的。體內(nèi)是怎樣進行氣體交換的?這是本堂課要解決的問題。

  3.加強直觀教學,學習體內(nèi)氣體交換的過程。

  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曾拍過一個科普片“生命河”,其中有關于氣體交換的原理及呼吸全過程的內(nèi)容。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曾多次播放過該片。如果學校有條件,可以先放映該片中有關呼吸部分的錄像,在學生看過錄像后,組織學生討論,達到學習體內(nèi)氣體交換的過程的目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本教材配套發(fā)行的投影片,設計了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活動示意圖。教師可以邊演示該投影片邊講解。另外,本套投影片中的“淋巴的形成過程示意圖”也是活動片,借用該片中毛細血管與組織細胞之間的關系介紹組織里的氣體交換,有利于學生理解組織里氣體交換的過程。

  此外,血液循環(huán)電動和手動的演示儀也有助于內(nèi)容的教學。在學習“體循環(huán)”時,學生已經(jīng)知道從左心室射出的動脈血,流經(jīng)身體各部分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zhì)交換,包括氣體交換。并且,學生已經(jīng)知道由于血液中的氧供給細胞利用,細胞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使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在學習“肺循環(huán)”時,學生也已經(jīng)知道肺泡中的氧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行了氣體交換,使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利用血液循環(huán)電動和手動的演示儀可以幫助學生回憶已知的血液循環(huán)知識,并將這部分知識遷移到體內(nèi)氣體交換的過程中來,從而溫故知新,降低了理解體內(nèi)氣體交換過程的難度。將體內(nèi)氣體交換的知識集中于解決氣體交換的原理上,可以突出本堂課的重點,集中解決氣體交換的原理這一難點。

  以上三種方法,可以綜合考慮。根據(jù)自己學校的條件和學生的情況,設計教學程序。由于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力爭直觀教學,以降低理解的難度。如果能設計一些學生的討論活動,讓學生自己總結出肺泡內(nèi)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則更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和概括能力。

  在學習了體內(nèi)的氣體交換后,指出:呼吸是指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由此過渡到呼吸的全過程。

  4.安排小組討論,總結呼吸的全過程。

  活動(1),小組討論,總結呼吸的全過程。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討論題,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討論題:
 、俸粑娜^程包括哪些相互聯(lián)系的環(huán)節(jié)?
 、诿總環(huán)節(jié)的原理是什么?
 、酆粑囊饬x是什么?呼吸全過程所包含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生理意義是什么?
 、芎粑到y(tǒng)與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有什么關系?
  ⑤呼吸系統(tǒng)與消化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有什么關系?
 、逓槭裁慈梭w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比吸入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多?為什么人體呼出的氣體中氧比吸人的氣體中氧少?
 、哒埜餍〗M在討論的基礎上用文字簡要概括呼吸的全過程,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文字總結最準確、最簡練。請將本題的討論結果寫在投影膠片上。

  活動(2),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開展班級討論。
  請各組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展示學生寫的投影膠片。還可以請學生對各組的文字總結進行評論。教師應以賞識。贊美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作品”,給學生以自信。若學生的總結較好,教師可以不再重復。若學生的總結有欠缺,教師在總結時,務必盡可能引用學生的語言進行概括總結。若學生的文字總結較好,教師可以不再寫板書,就用學生認為好的,或就用各組各自的總結。在討論時重點把一下關,即若有科學性錯誤,也要引導學生自我糾正。

  通過討論呼吸全過程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異常均會導致呼吸障礙,過渡到煤氣中毒及其預防。

  5. 安排閱讀和討論,學習煤氣中毒原因及其預防的知識。
  請學生先用2分鐘時間看書P. 66煤氣中毒及其預防,然后在小組中議論,是否看到過或聽說過煤氣中毒的事件;自己或自己認識的人中是否曾有過煤氣中毒的經(jīng)歷;是否注意過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體對有關煤氣中毒的事件的報道;煤氣中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樣預防煤氣中毒等等。

  6.本課小結:

  請從呼吸全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分析煤氣中毒的原因。
 。1)由于冬季用煤火取暖時,爐子不裝煙筒或煙筒排氣不良,室內(nèi)一氧化碳濃度過高。人體通過呼吸運動實現(xiàn)肺的通氣,將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的空氣吸入肺泡內(nèi)。
 。2)進入肺泡的一氧化碳通過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擴散到毛細血管的血液中。由于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大200多倍,并且結合以后再分離的速度極慢,于是,人體血液中會缺氧。
 。3)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的血液通過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輸?shù)饺砀魈帲斐扇砣毖酢?br>  。4)人體血液中缺氧,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受阻,全身各處組織細胞得不到氧,發(fā)生呼吸障礙,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這個小結應由教師引導學生完成。

【板書設計】

  2.過程:

 、俜闻輧(nèi)的氣體交換(肺泡與血液之間):

  靜脈血變動脈血           氣體的擴散作用

 、诮M織里的氣體交換(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

  動脈血變靜脈血

  三、呼吸的全過程:
  (1)肺的通氣(呼吸運動)           。2)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                              。〝U散作用)
  (3)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4)組織內(nèi)的氣體交換                              。〝U散作用)

  四、煤氣中毒及其預防:

小資料

  1.肺內(nèi)氣體交換的原理:

  肺中的氣體交換只是單純的擴散,沒有主動運輸。吸入肺泡的空氣和由肺動脈運來的血液相比,前者含氧量(氧分壓13. 32kPa)高于后者(氧分壓5.53kPa),而后者含二氧化碳量(二氧化碳分壓6.115kPa)高于前者(二氧化碳分壓5.53kPa)。兩者的氣體交換完全是按擴散原理進行的。由于肺的氣體交換只是按遞減的濃度梯度進行,因此,在空氣中缺氧的情況下,如登上高山時,會出現(xiàn)缺氧的癥狀。

  2.潛水哺乳動物適應缺氧生活的特點:

  海生的哺乳動物,如海豹、海豚,鯨等有很強的潛水能力。灰海豹可以潛入水下100m達20分鐘,抹香鯨可以潛入900m達75分鐘。它們的肺很小。海豹肺含氧量只有全身的5%。人肺含氧量約為36%;海豹血液含氧量高達全身的70%,人血液含氧量約為51%。潛水哺乳動物的脾臟均較大,可貯存大量血液,它們的血液量比非潛水動物多2~3倍。它們肌肉中的肌紅蛋白含量也較高。海豹每千克體重含氧量比同重量的人多2倍。

  海生的哺乳動物潛水時,血液大部分被調(diào)集到腦。脊髓和心臟等對缺氧敏感的器官,皮膚。消化系統(tǒng)等血流量則相對減少,對肌肉也很少供血。它們的肌肉本身貯氧多,缺氧時還可以通過糖酵解獲得ATP,固此,可以在其長時間潛水時,血液不入肌肉。

  海生的哺乳動物潛水時總是先呼氣,使肺縮小,然后潛水。這樣,既可以降低血液中氖的含量,叉能減少其上升時因壓力降低而產(chǎn)生氣泡。

  潛水哺乳動物的結構特點與生理機制,與其潛水缺氧生活相適應。

 

 

試題詳情

科目  生物

年級  初二

文件  ce1018.doc

標題  第六章呼吸第一節(jié)肺的通氣

章節(jié)  第六章第一節(jié)

關鍵詞  呼吸/肺的通氣

內(nèi)容 

第六章 呼吸

第一節(jié) 肺的通氣

教學目標

  1.了解呼吸道的組成和功能,呼吸頻率、肺活量和人工呼吸;理解肺的位置、結構和功能;了解肺的通氣的概念;理解呼吸運動的原理。
  2.通過觀察人體呼吸系統(tǒng)組成的模型或模式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通過學會測定胸圍差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3.通過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學習,對學生進行關愛生命和助人為樂的教育;通過測定胸圍差和學習呼吸頻率、肺活量的基礎知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重點、難點分析

  1.本課的重點是肺的位置、結構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運動的原理。
 。1)肺的位置、結構和功能是本節(jié)學習呼吸運動的基礎,也是本章學習呼吸的全過程的基礎,打好這個基礎不僅可以使后面的學習比較容易,還能使學生體會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普遍現(xiàn)象,有利于學生建立生物學觀點。
  (2)呼吸運動是呼吸的全過程的第一步,其原理與其它呼吸過程的原理均不相同,是本節(jié)基礎知識的重點。該原理需要通過學生在觀察演示實驗后經(jīng)過推理,判斷等思維過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養(yǎng)形式思維能力的重點。

  2.本課的難點是呼吸運動的原理。因為它既是基礎知識的難點,又是培養(yǎng)能力的難點。人的呼吸運動是負壓呼吸,讓學生理解呼吸的過程中空氣是“壓入”肺內(nèi)而不是“吸人”肺內(nèi)是很難的。在教師用模型演示呼吸運動與肋骨運動的關系和呼吸運動與隔的運動的關系后,引導學生將演示實驗揭示的道理遷移到理解人體的負壓呼吸也是很難的。并且若此難點不能很好解決,還會影響呼吸全過程的學習,甚至會使學生降低學習興趣、缺乏自信心。

  建議教師設計一些活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活動,親自體驗呼吸運動,再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交流體會,對解決此難點能有所幫助。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節(jié)課的參考課時為2課時。
  二、第一課時:

  1.復習:簡要復習上一章中學過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利用,提醒學生注意三大類有機物均可分解,釋放能量,供細胞利用,供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復習的目的是鞏固這部分知識,由此引入新課,并為呼吸作用的意義打下伏筆。

  2.引言:三大類有機物的分解,都需要氧的參與。人體細胞如何得到氧,是我們現(xiàn)在要學習的問題。從引言開始就提醒學生注意氧的來龍去脈,對學生以后學習呼吸的全過程有益。

  3.安排學生活動,學習有關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的知識;重點學習肺的位置、結構和功能;學習肺的通氣及呼吸運動的概念。

  活動(1):體驗人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需要呼吸。
  請全體學生像游泳時練憋氣那樣,吸上一口氣,然后屏住呼吸,同時,教師讀秒,請學生自己記時。練習三次,看全班憋氣時間最長的同學可以多長時間不喘氣。
人體維持正常生活需要進食,如果因特殊原因,幾天下進食,人體還能維持生命活動。同樣,人體維持正常生活需要呼吸,無論有什么原因,幾分鐘不呼吸,人體都會窒息甚至身亡?梢姡粑鼘θ梭w有多么重要。
  人體通過呼吸系統(tǒng)將外界的空氣吸入體內(nèi),并將體內(nèi)氣體呼出,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系統(tǒng)完成的。因此,我們先來學習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活動(2):學習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這是本課時的重點,通過自學與小組討論要學習并當堂鞏固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尤其是肺的位置、結構和功能。在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①對照書上P.57呼吸系統(tǒng)模式圖自學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對照人體模型,認識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對照書上P.58肺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自學肺的結構。

  提醒學生自學時注意兩點:一是看書、看模型要聯(lián)系自己的身體,聯(lián)想外界氣體進入自己的肺部的通路和肺部氣體從內(nèi)到外的通路,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反復認識呼吸道的組成;二是肺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是從完整的肺器官開始,先將與極細微的支氣管一簇肺泡放大,再放大這簇肺泡中的一個。學習這部分知識,也要聯(lián)系自己的身體,聯(lián)想氣體進出肺泡,聯(lián)想肺泡與血液之間氣體交換,從大到小、從。ǚ闻荩┑酱螅ǚ危┓磸驼J識肺的結構。

  總之,學習人體結構、生理等知識都要聯(lián)系自己的身體進行學習,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能力自己的健康服務,從而產(chǎn)生親切感,增加學習興趣;提醒學生觀察圖、模型(或實物)有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按順序觀察可以提高觀察水平,使觀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條理和細致的特點,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有條件的學?梢宰寣W生觀察豬肺或羊肺(看實物),也可以讓學生觀察顯微鏡下哺乳動物肺的永久切片,使學生對肺和肺泡的結構有感性認識。若安排此活動,則觀察肺的永久切片會用較長時間,建議將下面安排的小組討論改為同桌兩人邊觀察邊討論。教師可以將討論題寫在投影片上,指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解決肺的結構和功能。

 、谝孕〗M為單位討論:討論組成呼吸道的器官的主要功能,依據(jù)自己的生活常識,談談為什么呼吸道有清潔氣體的作用?通過呼吸道到達肺部的氣體與身體外界的空氣有什么不同?肺泡的哪些結構特點適于氣體在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交換?為什么?

  教師請各小組選代表匯報討論結果,用學生的話做小結,以肺泡的結構與其適于氣體交換的功能相統(tǒng)一為例,強調(diào)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滲透結構與功能之關系的生物學觀點。
  從肺的主要功能是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過渡到肺的通氣和呼吸運動。

  活動(3):體驗呼吸運動,理解肺的通氣。
  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以用豬肺或羊肺做演示實驗:將玻璃吹管插入與肺相通的支氣管內(nèi),向吹管吹氣,再停止吹氣,請學生觀察肺的擴張和回縮。
 、僮鲂厥胶粑鼊幼鳌U垖W生用雙手輕觸自己胸側的肋骨處,做深呼吸。提醒學生注意自己在吸氣和呼氣時,胸廓的變化,推測胸腔體積的變化。
  ②做腹式呼吸動作。請學生將手放在自己的腹部,像在音樂課上練聲時那樣,深吸一口氣,體驗腹部的隆起;再漸漸呼氣,體驗腹部的恢復。然后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推測腹式呼吸是否會影響胸腔體積的變化以及會引起怎樣的變化。

  在體驗呼吸運動的基礎上,請學生概括:什么是肺的通氣,什么是呼吸運動?不需要給肺的通氣和呼吸運動下嚴格的定義,更不必要求學生記憶定義,故教師不妨用學生的話歸納這兩個定義。

  那么,呼吸運動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來研究,由此問題,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有關呼吸知識的興趣,為下一課時學習呼吸運動的原理埋下伏筆。

  4.小結:建議由學生進行本課小結。
  小結的問題可以是開放的,如你認為本節(jié)課應該重點掌握哪些知識?這堂課有哪些收獲?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關于肺的結構與功能你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你還希望知道哪些關于呼吸的知識?

  由于學生對作一堂課的總結沒有把握,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敢于和樂于回答的人數(shù)一般不多。教師可以把問題交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發(fā)言,經(jīng)過練習并相互啟發(fā),對問題的討論可以更深入一些。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作全班小結,請各組的代表發(fā)言。教師要提醒學生,選小組代表時要照顧到每個組員,不要總是一、兩人個發(fā)言,要讓大家都有鍛煉機會。

  5.布置預習作業(yè):我們下節(jié)課要學習呼吸運動的原理,同學們可以瀏覽書的p58~p60,不要求全看懂,請在看不懂的地方用鉛筆打個間號。下節(jié)課老師要提的問題是:聯(lián)系自己的身體,介紹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說明肺的結構有哪些特點適于氣體交換;預習中你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板書設計】

第六章 第一節(jié)(章、節(jié)標題略)

  一、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1.呼吸道 A. 組成:鼻腔 咽喉 氣管 支氣管(左、右);

        B. 功能: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有清潔吸入的空氣等作用。

  2.肺  A. 位置:胸腔內(nèi),左、右各一個;

      B. 結構:由眾多肺泡構成,肺泡與樹枝狀的支氣的細小分支相通;

      C. 肺泡的特點:肺泡外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與毛細血管的 壁都很。

      D. 功能:主要呼吸器官;肺泡的功能是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試題詳情

科目  生物

年級  初二

文件  ce1033.doc

標題  第十二章 免疫

章節(jié)  第十二章

關鍵詞  免疫

內(nèi)容 

第十二章 免疫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免疫的概念及類型,免疫器官及對人體的主要作用。理解計劃免疫。
  2.結合學生打預防針的親身經(jīng)歷,使學生深刻認識到黨和國家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為提高人口素質(zhì)所進行的計劃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在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傳染病的預防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3.分析比較傳統(tǒng)的免疫概念與現(xiàn)代免疫概念的聯(lián)系與不同。教學中應溶入對學生進行科學史觀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們對某一個問題的認識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認知水平上,需要的是對科學不懈的努力與追求。

重點、難點分析

  第三道防線的內(nèi)容是整個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其原因有二:首先要考慮到學生對免疫的基礎知識比較生疏;其次是這個內(nèi)容中基本概念多,有的概念學生較難理解。對此,教師應采用兩方面結合的辦法加以解決。一是結合學生已學過的知識。例如:講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時,結合學生學過的淋已系統(tǒng)中的淋巴結和脾的知識,之后提出有關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講述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的種類與功能。二是要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教材中舉了天花病毒進入人體后,人體的變化及結果來說明抗原、抗體及特異性免疫等這幾個基本概念,為此這個例子一定要講清楚。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章教學參考課時為2課時。

  【教學準備】

  1.掛圖:
 。1)淋巴系統(tǒng)掛圖一張;
 。2)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掛圖一張。

試題詳情

科目  生物

年級  初二

文件  ce1034.doc

標題  第十三章傳染病

章節(jié)  第十三章

關鍵詞  傳染病

內(nèi)容 

  第十三章 傳染病

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傳染病和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2.學習使用顯微鏡觀察相應的病原體,提高顯微鏡的操作技能。
  3.介紹我國和本地區(qū)愛國衛(wèi)生運動的開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貫徹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

重點、難點分析

  1.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和預防傳染的一般措施為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
  2.在本章的教學中,學生參與的討論比較多,尤其聯(lián)系自己得過某些傳染病的經(jīng)歷時,學生會有些顧慮,課前做好思想工作、課上做好組織教學工作都會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章參考授課時數(shù)為2課時。
  二、第一課時:

  【引言】你知道在人類的疾病中,哪些有傳染性、哪些沒有傳染性。

  學生分組討論,各組選一名代表發(fā)言,盡量舉出所知道的傳染病和非傳染病。最后由教師歸納得出正確結論。

 。ㄒ唬﹤魅静〉母拍

  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如病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傳染病的突出特點就是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梢杂梅谓Y核病的例子解釋流行性的含義,并以此引人下一個題目。

  (二)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1.傳染源:

  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這里必須說明的是,傳染源之所以能大量散播病原體,是因為病原體在他的體內(nèi),如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組織中生存并繁殖,再通過傳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虱等)直接或間接地傳播給健康人。結核桿菌就寄生在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肺的組織中,大量繁殖后,就可隨呼吸道的分泌物――“痰”散播出體外,傳染健康人。

  蛔蟲病患者的糞便中便有大量蛔蟲卵,患者就是傳染源,而蛔蟲和蛔蟲卵就是病原體。

  讓學生參看P.122[實驗+二]用顯微鏡觀察蛔蟲卵的裝片;紫x卵比較大,用低倍鏡觀察,鏡下發(fā)現(xiàn)有棕黃色、圓形或橢圓形的小體就是蛔蟲卵。

  許多農(nóng)村有用糞水澆灌蔬菜的習慣,所以有的蔬菜上就沾有蛔蟲卵,傳播蛔蟲病。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種帶蟲卵的蔬菜是不是傳染源?在此非常容易答錯,提示學生傳染源的定義是什么。再進行分析,因蔬菜只是被蟲卵污染,蛔蟲并不能在蔬菜體內(nèi)生存和繁殖。所以蔬菜不是傳染源。那么,蔬菜被蟲卵污染它應屬于什么地位呢?導入下一題目。

  2.傳播途徑:

  被蟲卵污染了的蔬菜是把病原體(蟲卵)從傳染源(蛔蟲病患者)轉移到健康人的中間傳播途徑,這叫飲食傳播。此外還有其他傳染病的空氣傳播、水傳播、接觸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請學生分組討論,對每種傳播方式都舉出幾個實例。

  我們周圍的病原體很多,環(huán)境中到處都可遇到病菌和病毒等,是否接觸到了病原體就得。咳傺琢餍袝r也不是每個人都被感染。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未出過麻疹的兒童,沒有對此病的免疫力,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討論:“流感”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什么?討論時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要具體。

  總結:傳染病的概念、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作業(yè)

  每個人回憶一下,自己得過什么傳染。炕蛘呒依锶说眠^什么傳染?這種傳染病是怎么感染上的?有什么主要癥狀?你平時是怎樣預防這些傳染病的?

【板書設計]

第十三章  傳染病

  (一)傳染病的概念:

 。ǘ﹤魅静×餍械娜齻基本環(huán)節(jié):

  1.傳染源:
    [實驗十二]觀察蛔蟲卵的裝片
  2.傳播途徑:
  3.易感人群:

  三、第二課時:

  【復習】在上海有過一次人們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蚣而引起的“甲肝”流行。請問毛蚊在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中應屬哪個環(huán)節(jié)?為什么?

  由復習引入新課,傳染病流行時采取什么措施進行控制?怎樣控制呢?

  (三)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在傳染病流行時,只要切斷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中的任何一個,其流行便可終止。

  1.控制傳染源:

  許多傳染病在發(fā)病以前就有傳染性,而到了發(fā)病初期傳染性最強,一般我們對傳染病人如何護理?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對病人要盡量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對于傳染病人要倍加關懷,不可嫌棄,病人有好的心情有利于早日恢復健康。對患傳染病的動物,定要及時處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個可愛的寵物但也不能留。

  2.切斷傳播途徑:

  有個肝炎病人,在飯店吃過飯后在他的碗下壓了一個字條:“我是肝炎病人,請把用過的餐具消毒后再用”。很顯然這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切斷傳播途徑。其實飯前便后要洗手,消滅蚊蠅等,也是切斷傳播途徑。講究個人衛(wèi)生,消滅媒介生物等,使病原體沒有機會感染健康人。

  3.保護易感者:

  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增強體質(zhì)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傳染病預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是要找出它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要因病制宜。

  (四)人類的傳染病:

  傳染病的種類很多,根據(jù)傳播途徑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類:

  1.呼吸道傳染病:

  提供思考提綱,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后教師結合教材進行小結。

  (1)你認為哪些疾病屬于呼吸道傳染?
  (2)呼吸道傳染病常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
  (3)主要傳染源是什么?(注意帶菌者雖然本人不發(fā)病,沒有癥狀,但也是傳染源。)
 。4)病原體的主要寄生部位在哪里?
 。5)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
 。6)禁止隨地吐痰和保持教室空氣流通在防止呼吸道傳染病上有何意義?

  2.消化道傳染。

  消化道傳染病是由病原體侵入消化道粘膜后引起的傳染病。

  課前做好工作,請得過痢疾、肝炎或蛔蟲病的學生,或者家里有過這種病人,對病情比較了解的學生,向同學介紹主要病癥和如何感染上此病。在治療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病好后取得了什么教訓,今后如何預防等! 

  以下兩種傳染病學生的感性認識較少,主要由教師講解。

  3.血液傳染。

  主要是指蚊、虱、蚤、蜱等媒介所引起的傳染病,因而又叫蟲媒傳染病。因學生對虱、蚤、蟬等很少能見到,最好有掛圖、照片或錄像等媒體輔助教學,以加強直觀效果。

  對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絲蟲病和出血熱等做簡單的介紹,或者用錄像等媒體進行介紹。

  傳染源是病人和帶病原體的動物;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傳播途徑是生物媒介。預防辦法主要是切斷傳播途徑,消滅蚊蟲、虱子等。

  4.體表傳染。

  主要是指由于直接或間接與患病的人、動物接觸,或者與含有病原體的土壤、水接觸,病原體經(jīng)皮膚進入人體引起傳染病,所以又叫接觸傳染病。利用照片或錄像等媒體簡單介紹破傷風、狂犬病、血吸蟲病、沙眼、疥瘡和癬等傳染病?山Y合本地區(qū)情況重點介紹一兩種,特別是破傷風、血吸蟲病和沙眼。

  病原體寄生在皮膚和體表粘膜。主要通過接觸傳播,注意隔離病人,做好個人衛(wèi)生,不使用公用毛巾和臉盆等,不與帶病原體的動物接觸,最好不養(yǎng)貓、狗等寵物。

  總結:最好聯(lián)系本地區(qū)較突出的傳染病實例,結合學生熟悉的實際,進行較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從長遠的目光分析,有利于學生今后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

【板書設計】

 。ㄈ╊A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者。

 。ㄋ模┤祟惖膫魅静。

  1.呼吸道傳染。
  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紅熱、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2.消化道傳染。
  痢疾、肝炎、傷寒、脊髓灰質(zhì)炎、蛔蟲病、蟯蟲病等。

  3.血液傳染病:
  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絲蟲病、出血熱等。

  4.體表傳染。
  狂犬病、炭疽、破傷風、血吸蟲病、沙眼、疥瘡、癬等。

 

 

 

試題詳情

科目  生物

年級  初二

文件  ce1031.doc

標題  第十一章生殖和發(fā)育

章節(jié)  第十一章

關鍵詞  生殖/發(fā)育

內(nèi)容 

 

第十一章  生殖和發(fā)育

教學目標

  1.理解生殖、發(fā)育、青春期發(fā)育的特點和衛(wèi)生保健的概念。
  2.了解男女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精子和卵細胞,受精、胚胎的發(fā)育和營養(yǎng),人體發(fā)育的各個時期等方面的內(nèi)容。
  3.寓性道德教育于性生理教學之中,結合學生現(xiàn)狀,講解上述內(nèi)容使其初步形成科學的性知識和正確的性道德觀,并認識到對其身心健康具有現(xiàn)實及長遠的意義。
  4.第二節(jié)內(nèi)容中配以3幅曲線圖,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實際,對曲線圖進行分析比較,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而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

重點、難點分析

  1.青春期發(fā)育的特點是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是繼上一節(jié)所講述的有關生殖等概念的基礎上講述這部分內(nèi)容的。青春期是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整個時期發(fā)生一系列的重大變化。有人把這個時期比作生命道路上的里程碑,這話一點不過份。因此我認為,對于這部分知識要結合三幅曲線圖及學生實際講清楚。
  2.青春期的心理衛(wèi)生是本章教學的難點,F(xiàn)在的學生尤其是城市的學生由于生活質(zhì)量的逐步提高,發(fā)育成熟比較早,各種宣傳媒體中有些不良的東西無時無刻不對學生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影響,學生或多或少地已知道有關性的知識,但不可能進行有效的識別,往往在這個時期把握不住自己,出現(xiàn)一些不正常的現(xiàn)象。教師應就普遍存在的問題深入淺出他講清道理,個別問題課下單獨解決,切不可在課上指名道姓。

  建議在講完本章第一節(jié)課后對學生進行間卷調(diào)查,使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同時對于兼做班主任的任課教師來說,借此也是了解學生的一個機會。問卷調(diào)查的試題附在其后供參閱。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章的參考授課時數(shù)為2課時。
  二、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1.生殖系統(tǒng)掛圖一套。
  2.有條件的學?烧故九c本課內(nèi)容有直接關系的標本及模型。
  3.印制好的《青春期心理、生理現(xiàn)狀調(diào)查》若干份。

  【提示】學習這部分知識首先要求學生要端正態(tài)度,不回避,不隱諱,以科學的態(tài)度像學習其它章節(jié)的內(nèi)容一樣地學習,有不清楚的及時間老師、家長或醫(yī)生。其次,能夠用學到的知識指導自己的行動,為今后一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引言】大家知道,生物的“生”一是指有生命,能夠新陳代謝,而另一方面是指種族和生命的延續(xù),或稱之為繁殖。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生物生長發(fā)育到一定的階段就要產(chǎn)生新的個體,但人是如何在新陳代謝的基礎上,在神經(jīng)和激素的調(diào)節(jié)下產(chǎn)生新個體的呢?新個體又是怎樣由小到大逐步成熟的呢?這節(jié)課首先初步了解一下有關生殖的一些問題。

  【講新課】首先了解什么叫生殖。生殖是指產(chǎn)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人類的生殖細胞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人類的生殖系統(tǒng)。人體的生殖系統(tǒng)分為男性生殖系統(tǒng)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

  【展示】男性生殖系統(tǒng)掛圖(側剖圖)。

  【講解】首先讓學生明確圖中各部分的位置(用投影幻燈片),最后歸納如下:

  1.內(nèi)生殖器:

 。1)睪丸:一對,位于陰囊,產(chǎn)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附睪:貯存和輸送精子。
 。3)輸精管:輸送精子的通道。

  2.外生殖器:陰囊、陰莖。

  從圖上可以看出:男性輸尿管長,它有排尿和排精雙重作用。
  男性的生殖細胞是精子,精子很小,長約60微米(千分之一毫米等于一微米),有長尾,形如蝌蚪,能游動。(看教材P.106圖Ⅳ-101)

  下面介紹女性生殖系統(tǒng)和構造。

  【展示】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掛圖(側剖圖)。

  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各器官的功能如下:(用投影幻燈片)。

  1.內(nèi)生殖器:

 。1)卵巢:一對位于盆腔子宮兩側,產(chǎn)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
  (2)輸卵管:輸送卵子的通道。
 。3)子宮:胚胎發(fā)育的場所。
 。4)陰道:胎兒產(chǎn)出的通道。

  2.外生殖器:(外陰)。

  由于女性在生殖過程中有妊娠、分娩過程,因此結構要比男性生殖系統(tǒng)復雜。
  女性的生殖細胞叫卵細胞,直徑0.1毫米以上,幾乎用肉眼可以看到。在正常情況下,兩側卵巢每月只有一枚卵細胞成熟,卵細胞是一個帶放射冠的球體。(看教材P.107圖Ⅳ-03)它的細胞質(zhì)里含有豐富的卵黃,卵黃是胚胎發(fā)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建議】在講到子宮時是否考慮可增加一點關于它的位置、結構及分娩時變化方面的知識。(倒置梨形,平滑肌組成,正常重量50克,分娩時凈重1500克,腔容量增加500倍等。)講到陰道時,陰道口外的處女膜問題,未婚女子從事劇烈運動也可破裂,因此不能根據(jù)處女膜是否完整,判別是否為處女。

  卵細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進入輸卵管。在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會與之結合(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由輸卵管進入子宮發(fā)育。(看圖Ⅳ-04)

  【建議】學生這時肯定會想到,如果卵巢排出的卵細胞沒有受精怎么辦,應提示學生,這正是下次課要講的內(nèi)容之一(月經(jīng)的由來)。為下節(jié)課內(nèi)容打下伏筆。

  最后講胚胎的形成和發(fā)育時是否可以把本節(jié)課內(nèi)容前后串聯(lián)起來,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投影幻燈片)

  胚胎在母體子宮發(fā)育時所需要的養(yǎng)料和氧,都是通過胎盤(圖Ⅳ-105)從母體獲得的;胚胎所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謝產(chǎn)物,也是通過胎盤從母體排出的,因此,婦女在懷孕的九個多月的時間里擔負著自己和胎兒兩個人的代謝負擔,要適當注意營養(yǎng)和休息,以保證自己的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fā)育,同時照顧好孕婦是大家的責任。

  【課上作業(yè)】1.動動腦:教材P.108 1.2。

  2.填寫問卷調(diào)查(請看小資料部分)。

  【板書設計】

  第十一章 生殖和發(fā)育

  第一節(jié) 生殖

  一、生殖:

  1.概念:產(chǎn)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
  2.生殖系統(tǒng):(1)男性 A.內(nèi)生殖器:睪丸、附睪、輸精管、精囊腺、前列腺
             B.外生殖器:陰莖、陰囊
       。2) 女性 A. 內(nèi)生殖器: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
             B.外生殖器:外陰
  3.生殖細胞:精子、卵細胞。

  二、受精,胚胎發(fā)育及營養(yǎng)(用投影片,圖見上)。

  

 

 

試題詳情

《能量代謝》課堂教學提綱

 

一、體內(nèi)細胞的氣體交換

1、參照教材P88《呼吸全過程圖解》及《優(yōu)化設計》P65----氣體交換圖解,結合下列圖解完成有關問題:

 

 

 

 

 

 

 

 

 

(1)A處生理過程名稱是                 ,是通過                過程實現(xiàn)的。

     B處生理過程名稱是                 ,是通過                過程實現(xiàn)的。

     C處生理過程名稱是                 ,是通過                過程實現(xiàn)的。

D處生理過程名稱是                 ,是通過                過程實現(xiàn)的。

(2)指出結構名稱:A處          ,B處          ,C處          ,D處          ,E處          ,F(xiàn)處          ,G處          ,H處          ,M          ,

(3)所謂外呼吸是指                                                          ,通過圖解中[  ]             和[  ]             兩個過程實現(xiàn)的。

(4)所謂內(nèi)呼吸是指                                                          ,通過圖解中[  ]                          兩個過程實現(xiàn)的。

                                ,實現(xiàn)             之間的氣體交換;

(5)呼吸全過程    氣體的運輸,通過             實現(xiàn);

                                ,實現(xiàn)            之間的氣體交換及             ;

(6)[B]處氣體通過             與周圍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結果[E]處      血變成[F]處      血;[G]處氣體通過             與周圍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結果[H]處      血變成[F]處      血;

 

2、人體內(nèi)呼吸的氣體交換部位及氣體交換的結果分別是:       (    )                     ①肺泡與肺部毛細血管之間;    ②體內(nèi)細胞與內(nèi)環(huán)境之間;③動脈血變成靜脈血;④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A、①③    B、②④    C、③②    D、①④

3、對人體呼吸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完成了外界環(huán)境與體內(nèi)細胞之間的物質(zhì)交換

B、  將吸收的氧氣變成了呼出的CO2;

C、  實現(xiàn)了肺的通氣          D、使氧氣擴散進入血液

 

 

 

二、能量代謝過程

參照下列圖解完成相關內(nèi)容:

能源物質(zhì)(包括       、       、       )                                 體外有機物

 

                           熱能(       Kj或       Kj)                       肌肉收縮

                                                                             

                                                       ATP                              

                                                                                

                                                        酶                              

                           轉移能                                                

                                                                                        

        乳酸                                          ADP+Pi            

                                                                                 細胞分裂

CO2、H2O、CO(NH22等                       C(肌酸)+Pi        C∽P(磷酸肌酸)

                                                

1、能量代謝過程包括能量的           、           、           、           等四個階段

2、能量的貯存是通過動物體對有機物的        、        、       等過程,合成體內(nèi)有機物并貯存能量的過程。

3、能量的釋放----通過      作用,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的過程;(異化作用)

 (1) 能源物質(zhì):       、       、       。(其中      是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      是貯存能量的主要物質(zhì))

 (2)葡萄糖在體外燃燒和體內(nèi)氧化的比較

 

 

體外燃燒

體內(nèi)氧化

相同

反應式

 

實質(zhì)

 

區(qū)別

條件

 

 

釋能過程

 

 

結果

     能形式放出

一部分     能,一部分轉移到    

(3)若圖解中能源物質(zhì)是指葡萄糖,則:

徹底氧化分解的反應式為                                                

不徹底氧化分解的反應式為                                                、

上述兩者釋放能量分別是     Kj和      Kj。

4、能量的轉移----氧化分解有機物時,釋放出的一部分能量,貯存到     化合物的           鍵中的過程。

                    三磷酸腺苷(ATP):含   個高能磷酸鍵;

 (1)高能化合物

磷酸肌酸(C~P):含   個高能磷酸鍵;

 (2)能量轉移方法:----磷酸化反應

ADP+Pi+能                ATP

 

C+Pi+能量                 C~P

5、能量的利用----ATP水解,斷裂第    個高能磷酸鍵,直接供生命活動所需。

 (1)需消耗ATP的生理過程有            、       、            、            、

            。

 (2)人體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細胞ATP的再生途徑:(ATP在人體肌肉內(nèi)含量少,劇烈運動時僅能維持3秒鐘)

C~P          C + Pi +能量                        ADP+Pi                 

                                                                         

肌糖元                   乳酸+能量        能量              能量     肌肉劇烈運動所需

                                                                         

葡萄糖、脂肪             CO2+H2O+能量               ATP                   

    上述過程,產(chǎn)生ATP的主要方法是               

 

C~P + ADP                       +        

 (3)磷酸肌對于ATP的再生及維持細胞內(nèi)ATP濃度的相對穩(wěn)定起重要的作用;

                      時,細胞內(nèi)發(fā)生反應:C~P → C + Pi + 能量

                      時,細胞內(nèi)發(fā)生反應:C + Pi + 能量 → C~P

 

 

[評估]

1、根據(jù)反應式ATP         ADP+Pi+能量,回答:

  (1)[A]生理過程的名稱是             ,在綠色植物體內(nèi)往往發(fā)生在             、

            等生理過程中。

  (2)[B]生理過程的名稱是             ,表示能量代謝過程中的             ,在綠色植物體內(nèi)提供能量的生理過程是             ;

2、《優(yōu)化設計》P68―Ex7

3、《優(yōu)化設計》P68―Ex8

4、《優(yōu)化設計》P68―Ex9

試題詳情

緒言   探索生物的奧秘

 

教學目的:

1、了解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與神奇奧秘,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的興趣。

2、為什么要學習生物

3、怎樣學習生物

教學重點:

1、了解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與神奇奧秘,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的興趣。

2、為什么要學習生物

3、怎樣學習生物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電腦軟件

教學方法:談話法與講授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           引言

(歡迎新同學到莞中,自我介紹)

二.           多姿多彩與神奇奧秘的生物界

說起生物,相信大家都太熟悉不過了,在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存在有生物,哪什么叫生物呢???凡是有生命的物體就叫生物。

下面給大家欣賞一些圖片(電腦軟件)。

大家看完這些圖片有什么感覺呢?(非常漂亮)

對了,讓大家看這些圖片的目的只是告訴大家,我們的生物界是多姿多彩。

在我們的地球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生物有五百多萬種, 現(xiàn)存二百多萬種,也正是這些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和千變?nèi)f化的魚蟲鳥獸,使得我們的地球絢麗多姿,盎然生機。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周圍,總會碰到不少引人思考的問題,比如:

1.為什么植物的根總是向下生長的呢?(播放視頻)

與植物的根相反,為什么植物的莖總是向上生長的呢?

2.為什么一粒小小的種子會長成一棵參天的大樹呢?(播放視頻)

3.平常只是看到動物吃植物,哪有沒有植物吃動物呢?(播放視頻)

4.動物捕食的花招(擬態(tài)),你能在視頻的第一幅畫面上發(fā)現(xiàn)某種動物嗎?(播放視頻)

5.為什么不同的鳥能織出形狀各異的巢呢?(播放視頻)為什么蜜蜂能不借用任何工具就能筑成標準的正六邊形?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

為什么花草樹木的葉子大都是綠色的?

為什么蜘蛛能結網(wǎng)?

為什么人會思考?

為什么人會做夢?

為什么子女總是與其父母相似?

自然界中的這些紛紜眾多的生物現(xiàn)象,看起來十分平常,但仔細想起來卻又感到神奇奧秘,饒有趣味。以上所說都是我們平?吹玫降默F(xiàn)象,如果你在顯微鏡下觀察生物,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多神奇奧秘的地方:

示圖片1:桿菌

示圖片2:人的表皮(電子顯微鏡)

示圖片3:白細胞正穿過血管壁

示圖片4:黑松花粉粒

好,所有給大家看的這些視頻和圖片,都是告訴大家,生物界也是充滿奧秘的,要想探索生物的種種奧秘,就得跨進生物知識的寶庫,去尋求揭示奧秘的知識。那我們的生物課就是帶領大家跨進生物知識的寶庫,并為大家指路,讓大家能更好地在生物知識寶庫中遨游。

初中生物我們要學三本生物書(示書本),初一上學期主要學習植物,下學期主要學習動物,初二一學年,我們主要學習與我們自己有關的人體生理衛(wèi)生。

三.           為什么要學習生物知識?

除了剛才我們講的學習生物可以揭示生命的奧秘外,還有:

1.個人生活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生物知識。(請同學們自己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

2.國家建設離不開生物知識。物質(zhì)生產(chǎn)的許多行業(yè)都要用到生物知識,農(nóng)林牧漁,醫(yī)療衛(wèi)生.食品加工不用說,就是采礦和冶煉行業(yè)都要用到生物知識。發(fā)展先進的科學技術,如遺傳工程,基因工程更要用到生物知識。21世紀將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物技術將對我們?nèi)祟惖纳詈蜕a(chǎn)產(chǎn)生重大影響,以后有時間,我會更詳細地為大家解釋。

3.當今世界面臨的四大難題(人口,環(huán)境,資源,糧食)都與生物知識有關。

四.怎樣學習生物知識?

1.上課認真聽講,邊聽邊記。

2.認真做實驗,仔細觀察。

3.多閱讀一些有關生物的科學普及讀物,多收看聽有關生物的電視和廣播節(jié)目。

七、板書設計:(電腦軟件)

 

 

 

 

 

 

第一章              植物體的基本結構

第一節(jié)    顯微鏡的使用(實驗)

 

教學目的:

1.認識顯微鏡并了解各部分名稱,強調(diào)(1)目鏡(2)物鏡(3)粗.細準焦螺旋(4)遮光鏡(5)載物臺

2.學會在低倍鏡下調(diào)焦并找到要看的物體。

3.明白顯微鏡下看到的物體是倒像。

4.會計算放大倍數(shù)。

教學重點:

1.認識顯微鏡的部分名稱

2.如何在低倍鏡下調(diào)焦并找到要看的物體。

教學難點:

1.如何在低倍鏡下調(diào)焦并找到要看的物體。

教學方法:實驗法

教學步驟:

一.開場白(第一次做實驗,強調(diào)實驗室紀律):

1.實驗前要預習。

2.提前2-3分鐘到實驗室。

3.在實驗室不準大聲喧嘩,不準隨便走動。

4.愛護實驗室的財物。

5.聽從指揮,按實驗要求操作。

6.實驗完畢,把實驗用具擺放整齊,清理垃圾。

二.認識顯微鏡

1.如何拿顯微鏡

左手托鏡座,右手握鏡臂

2.認識目鏡

A.放大倍數(shù)          B.不能用手摸目鏡

3.認識物鏡

A.放大倍數(shù)      B.不能用手摸物鏡      C.如何區(qū)分物鏡長短與放大倍數(shù)的關系          D.如何計算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

4.認識載物臺

A.認識通光孔      B.如何放載玻片    C.如何移動載玻片

5.認識粗.細準焦螺旋

如何調(diào)節(jié)載物臺的高度,如何調(diào)焦

6.認識遮光器

      遮光器如何改變光線的強弱

7.認識光源

 

簡單復習提問

 

四.使用顯微鏡

1.如何放置

2.開電源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

4.將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標本對準通光孔中心。

5.轉動粗準焦螺旋,使載物臺緩緩上升直到接近物鏡為止。(防止物鏡碰到玻片)

6.左眼向目鏡內(nèi)看,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

7.換“F”玻片,明白“倒像”。

8.多練習幾次

五.顯微鏡復原

1.取下載玻片

2.旋轉轉換器,使物鏡不對準通光孔

3.關電源

六、小結、練習(動動腦)

七、板書設計:(電腦幻燈片)

 

 

 

 

第二節(jié)     細胞(一)

 

教學目的:

1.學會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

2.較熟練地使用顯微鏡

3.初步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學會制作臨時時裝片

教學方法:      實驗法

教學步驟:

細胞這個名詞大家都有所了解,我們都知道絕大部分的生物是由細胞構成的,那細胞的結構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通過自己動手實驗來觀察細胞的基本結構。

這次的實驗目的有三個:

1.學會制作臨時裝片

2.較熟練地使用顯微鏡

3.初步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一.學會制作臨時裝片

按書本實驗步驟操作,注意以下幾點:

1.滴清水不要太多

2.內(nèi)側撕洋蔥表皮一層,不要太大,要在清水中展平。

3.注意如何蓋蓋玻片,為了避免什么產(chǎn)生

4.加碘液是起什么作用?

5.蓋玻片要小心別打碎了

二.較熟練地使用顯微鏡

1.保護好顯微鏡的鏡頭

2.旋轉粗準焦螺旋不要用力過猛

3.載物臺要保持清潔

4.使用低倍鏡觀察

5.物鏡不要碰到蓋玻片以到打碎蓋玻片

6.如何移動玻片選擇較好的視野

7.如果視野過亮怎么辦?

8.如何區(qū)分什么是蓋玻片上的臟東西,什么是氣泡?

三.初步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能在顯微鏡下區(qū)分找到細胞壁.細胞質(zhì).細胞核

四.收拾整理實驗用具

五、小結、練習(動動腦)

六、板書設計:(電腦幻燈片)

 

 

 

 

第二節(jié)     細胞(二)

教學目的:

1.學會制作番茄果肉臨時裝片

2.掌握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

3.學會生物繪畫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

2.生物繪畫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教學方法:      實驗法

教學步驟:

上節(jié)課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了一種植物的細胞,今天我們?nèi)匀挥酗@微鏡觀察植物細胞,不過是番茄果肉細胞。今天實驗有三個目的:

1.學會制作番茄果肉臨時裝片

2.掌握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

3.學會生物繪畫的基本方法

 

一、番茄果肉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

1、用碘液來染色,碘液不要滴太多

2、番茄果肉不要挑太多,用鑷子敲碎展平。

3、注意蓋片操作,不要產(chǎn)生太多氣泡。

4、用顯微鏡低倍鏡觀察

5、旋轉粗準焦螺旋不要用力過猛

6、載物臺要保持清潔,物鏡不要碰到蓋玻片以到打碎蓋玻片

7、結合書本觀察細胞的基本結構。

(實驗完后,請一位同學上臺來指出細胞壁、細胞質(zhì)、細胞核)

 

二、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  細胞壁―― 一層透明的薄壁,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

2、  細胞膜―― 緊貼細胞壁(顯微鏡下不容易分辨),生理作用比細胞壁重要得多,因為,它除了保護作用外,還可以控制物質(zhì)的進出。

3、  細胞質(zhì)―― 透明粘稠物質(zhì),緩緩地流動(加速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zhì)交換)。里面有液泡,內(nèi)含細胞液。

4、  細胞核―― 更加粘稠的物質(zhì),里面含有遺傳物質(zhì)。與生物的遺傳有關。

 

三、生物繪畫的基本要求

1、生物繪圖全部用鉛筆完成。所繪的圖要真實。

2、只能有點和線出現(xiàn),點不能帶尾巴,線條要均勻,顏色深的地方(如細胞核)用較密的點來表示,顏色淺的地方(如細胞質(zhì))用較稀的點來表示。細胞壁用線條描繪。

3、所繪的圖注意比例大小適宜。

4、圖形繪完之后要標圖。標線用直尺畫,要求平行,不能交叉,標注文字的一端要對齊,不用箭頭。

5、圖正下方要有標題,并注明放大倍數(shù)。

 

四、作業(yè):繪一個番茄果肉細胞圖

五、練習(動動腦)

六、板書設計:(電腦幻燈片)

 

 

 

 

 

第三節(jié)    細胞、組織、和器官

 

教學目的:

1、了解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的概念、基本過程。

2、認識到細胞是活的,細胞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

3、理解組織的概念和實例

4、理解細胞分化的概念、過程和結果。

5、理解器官的概念,并了解器官的種類。

6、了解一棵綠色開花植物完整植物體的構成。

教學重點:

1、組織的概念、器官的概念和一棵綠色開花植物完整流器植物體的構成。

教學難點

1、細胞的分化

教學方法:      講授法與討論法、自學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電腦軟件

教學步驟:

通過前面的實驗,我們知道植物是由許許多多的細胞所組成,而我們也知道植物體最初是由一個細胞演變而來的,那為什么一個細胞能變成這許許多多的細胞呢?這與細胞的分裂與生長有關。

一、細胞的分裂與生長

師:細胞分裂的過程很簡單,就是細胞一分為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動畫,注意觀察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是什么結構先一分為二的?(示動畫)

學生:細胞核先一分為二。

師:對了,不過更準確一點說呢,是細胞核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先進行一次自我復制,得到兩分一模一樣的遺傳物質(zhì),分開,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再形成新的細胞壁和細胞膜。

細胞分裂使得細胞數(shù)目不斷增多。

師:宏觀上,植物體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生長過程,那微觀上,植物細胞也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生長過程。這個生長過程是如何的呢?我們同樣也來看一個動畫,注意觀察細胞生長過程中,什么結構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示動畫)

生:液泡變化明顯。

師:對了,細胞生長過程中,細胞質(zhì)的里面先出現(xiàn)許多小液泡,后來小液泡逐漸長大,最終合并成為一個大液泡。這個大液泡是動物細胞所沒有的。

細胞的生長使得細胞體積不斷增大。

也正是因為細胞分裂使細胞數(shù)目不斷增多,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不斷增大,兩方面共同作用使植物體能從一個細胞到小幼苗到一棵大樹。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兩方面作用誰更主要呢?

答:細胞數(shù)目增多。

 

二、組織

既然植物體是由許多的細胞所組成,那細胞是如何構成植物體的呢?

我們看到這塊顯微鐿下的裝片(示洋蔥表皮的永久裝片)來分析一下:

這些細胞在形態(tài)上有什么共同特點?――形態(tài)相似,長方體形,排列得很緊密。

這些細胞在結構上有什么共同特點?――結構相同

這些排列緊密的細胞有什么功能呢?――保護作用。

從這里分析,這些細胞群的形態(tài)基本相似,結構功能相同,具有相同的功能,這些細胞所組成的細胞群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組織。(組織的概念)像洋蔥表皮細胞形成的組織具有保護功能,又叫保護組織。

同樣我們分析一下我們見過的番茄果肉細胞,它們形成的群體是否也屬于組織呢?屬于什么組織呢?――營養(yǎng)組織。

植物組織還有其它許多種,我們以后會逐步學習。

 

三、組織的形成

組織的形成知識我們通過自學來完成,大家要學會自我獲取信息的方法。請閱讀課本P20,圖I-8,然后回答問題:

師:請用一句話總結組織的形成是什么的結果?

生:細胞分化

師:對了,細胞分化簡單地說就是細胞在生長的過程中,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了特化。特化或分化的了細胞是否還具有分裂能力?

生:失去了分裂能力。

 

四、器官

師:好,下面我們看到我手上的這是什么?

生:番茄

師:更準確地說是番茄的一個果實,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個番茄果實中有幾種組織呢?

生:表皮屬于保護組織,果肉屬于營養(yǎng)組織。

師:對了,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兩種組織,大家在吃番茄時是否注意了果肉中還有一些“筋絡”,它也屬于另一種組織(輸導組織)。這說明番茄果實中是有至少三種組織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接下來,我們再看番茄果實有什么功能呢?

生:與番茄的繁殖有關。

師:好,我們把像番茄果實一樣,由多種組織按一定次序聯(lián)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器官。那除了果實外,植物還有哪些器官呢?各有什么功能呢?

生:根、莖、葉――營養(yǎng)器官

    花、果、種――生殖器官。

 

五、植物體

許多細胞構成了組織,多種組織構成了器官,六種器官構成完整的植物體。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學生――班級――年級――學校

 

六、小結,練習(動動腦)

七、板書設計:(電腦幻燈片)

 

 

 

第二章    種子的萌發(fā)

 

第一節(jié)   種子的結構

教學目的:

1、理解有關種子結構以及各部分結構的主要功能的基礎知識。

2、明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概念及它們的不同之處。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通過對比,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和綜合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結構以及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2、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概念。

教學難點:

    1、玉米種子的子葉不易觀察到,玉米種子的種皮和果皮結合得緊,較難分開,不易觀察。

教學方法:      實驗法

教學步驟:

第一節(jié)課我們曾提出一粒小小的種子為什么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樣的問題,從今天起,我們就要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說種子之所以能長成一棵大樹與種子的結構有關,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觀察一下種子的結構。

這次實驗的目的有三個:

1、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2、理解有關種子的結構以及各部分結構的主要功能。

3、明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概念。

 

一、菜豆種子的觀察:

1、觀察種子的外形、顏色以及種臍、種孔。

2、剝離種皮,用手摸種皮,有什么感覺? 種皮有什么作用?

3、對照書本,觀察種子的內(nèi)部結構,記住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A、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各有什么作用?

        B、胚根、胚軸、胚芽中哪部分與子葉相連?

 

小結:

種皮――堅韌,保護作用。

子葉――兩片,貯藏營養(yǎng)物質(zhì)。

胚芽――將來發(fā)育成為莖和葉。

胚根――將來發(fā)育成為根。

胚軸――發(fā)育成為連接莖和根的部位。

胚芽、胚根、胚軸和子葉四部分構成的整體叫做胚。胚是植物的幼體。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

 

二、玉米種子的觀察

1、切開玉米種子,并滴一滴碘液。

說明:如何切開玉米的種子?滴碘液的作用是什么?

2、對照書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

      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為什么要滴加碘液?

玉米種子與菜豆種子結構上有什么區(qū)別有什么相同點?

小結:

果皮和種皮――緊貼在一起

胚乳――貯藏營養(yǎng)物質(zhì)

胚芽――將來發(fā)育成為莖和葉。

胚根――將來發(fā)育成為根。

胚軸――發(fā)育成為連接莖和根的部位。

子葉――一片,不肥厚。

胚芽、胚根、胚軸和子葉四部分構成的整體叫做胚。胚是植物的幼體。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

 

三、收拾實驗用品,清理垃圾。

 

四、總結:菜豆種子與玉米種子的比較

 

相同點

不同點

菜豆種子

有種皮和胚

  無胚乳,營養(yǎng)物質(zhì)貯藏在子葉中,有兩片子葉。

玉米種子

有種皮和胚

  有胚乳,營養(yǎng)物質(zhì)貯藏在胚乳中,有一片子葉。

 

五、小結,練習(動動腦)

六、板書設計:(電腦幻燈片)

 

 

 

 

 

 

第二節(jié)   探究種子的成分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生自已動手實驗,自已總結種子中含有哪些成分。

教學重點:

1、探究種子中是否含有五種成分

2、培養(yǎng)動手能力,分析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教學難點:

    1、確保實驗按照要求順利進行,對實驗的結查進行深入的分析。

教學方法:      實驗法、發(fā)現(xiàn)法

教學步驟:

一、強調(diào)實驗目的。

二、

二、強調(diào)實驗注意事項。

三、學生自已動手實驗,填表(附件:探究種子的成分.DOC)。

四、練習:    動動腦

 

 

 

 

 

 

第三節(jié)   種子的萌發(fā)、休眠與壽命

教學目的:

1、理解種子萌發(fā)的條件

2、了解有機物在種子萌發(fā)時的轉化和利用。

3、了解種子休眠、壽命,以及選種、測定發(fā)芽率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

教學重點:

1、種子萌發(fā)的條件

教學難點:

    1、種子萌發(fā)需要的外界條件的原因。

教學方法:      講授法與談話法相結合

教學步驟:

播種到地上的種子,為什么有的能夠萌發(fā),有的不能萌發(fā)呢?這是因為種子萌發(fā)需要一定的條件。

一、種子萌發(fā)的條件

種子能不能萌發(fā),所先種子自身應該是結構完整的,且胚是活的。煮熟的種子不可能發(fā)芽的。這是種子萌發(fā)的內(nèi)在條件,是內(nèi)因。

除了內(nèi)因外,還要有外因,外界條件是什么呢?書中有一個演示實驗,我們關鍵要學會如何分析這個實驗:

1、這六粒種子分別處于什么樣的外界條件下,填表(見下頁):

2、這個實驗結果說明了什么?

答: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是空氣、水分、適宜的溫度。

3、想一想,書中為什么設計這樣的實驗呢?

答:這是科學方法問題,科學實驗常用這種對照的方法。

 

 

空氣

水分

適宜溫度

甲1

/

甲2

甲3

/

乙1

/

/

乙2

/

乙3

/

/

4、想一想,用什么辦法可以使甲2發(fā)芽?

開動腦筋,展開聯(lián)想,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

 

好,實驗只說明了需要什么條件,但沒說明為什么要這樣的條件?下面我們來看為什么要這樣的外界條件呢?

大家自學一下課文,請一位同學用一句話來總結。

用人的生理活動也要空氣,水分和適宜的溫度為例來說明。

 

二、種子的休眠和壽命

1、植物種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外界條件也是適宜的,為什么也還不一定能發(fā)芽呢?與種子的休眠有關。

休眠的概念。與動物的冬眠相聯(lián)系。

休眠有什么作用呢?從動物冬眠想開。――適應環(huán)境。舉例,如沙漠中的種子外面有抑制物質(zhì)(休眠的一種原因),為度過干旱。

2、種子的壽命長短不一,有的長達千年,有的只有十幾小時。

低溫和干燥下種子壽命可以延長。

3、發(fā)芽率――自學。

 

三、小結

四、練習(動動腦)

五、板書設計:(電腦幻燈片)

第三章    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

 

第一節(jié)   根的形態(tài)

教學目的:

1、了解根的組成的基本知識

2、了解根系以及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點,建立植物體與環(huán)境條件相適應的觀點。

教學重點:

1、根的組成,根系以及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點

教學難點:

    1、根系分布特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如何滿足根系的發(fā)展需要。

教具準備:      投影板書、植物根實物、電腦圖片

教學方法:      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

教學步驟:

接下來,我們要研究第三章,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大家知道植物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主要由植物的哪一器官來完成?

好,那我們先來研究根的形態(tài)。

一、主根、側根、不定根

(示兩種植物菜豆和水稻的根,用投影儀投出)大家觀察這兩種植物的根,注意它們的根的形態(tài)上有什么不同?

答:菜豆的根有明顯的主根,而水稻的根則沒有明顯的主根。

師:好,菜豆的根中,有一條明顯的較粗大的根,稱為主根,主根又是由種子胚中的哪一部分發(fā)育而來的呢?

答:胚根。

師:從主根上生出的根則是側根。

水稻的根,主根不明顯,主要是由許多從莖上長出的根,這種根稱為不定根。(不定根的概念)

不定根主要是從莖或者葉上長出的根。那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見過哪些從莖上長根的?哪些葉上會長出根來的?

答:莖上長根的有:玉米、榕樹(小鳥的天堂,廣東,新會)、扦插的枝條、常春藤、等。

    葉上長出根的有:秋海棠、落地生根(肉質(zhì)葉一般可以生根)

好,從此看出,根有三種,主根、側根和不定根。

二、根系

師:什么叫根系呢?

生:植物根的總和叫根系。

師:根系可以分為兩大類,下面請大家自己閱讀書本,回答根系有哪兩面三刀種并用一句話總結兩種根系如何區(qū)分?

生閱讀書本并思考問題。

生:根系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區(qū)分兩者主要看有沒有明顯的主根。

師:好,回答很好。有明顯主根的是什么根系?沒有明顯的主根的是什么根系?須根系又主要由哪種根組成?

生;直根系;須根系;由不定根組成。

師:我們不要注意,書中結還給我們總結一個歸律,一般情況下雙子葉植物的根系屬于什么根系?而單子葉植物的根系屬于什么根系?

生:直根系;須根系。

師:說出一些植物名稱讓學生判斷屬于什么根系?

出示一些植物的根系,要學生判斷屬于什么根系?

 

   三、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特點

請同學自學教材,總結出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點(提示有三個向***生長),培養(yǎng)大家的總結歸納能力和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

生:向地生長、向水生長、向肥生長。

師:解釋為什么向地生長――與平衡石(一種淀粉粒)有關。

    根系的入土深度一般都大于地上部分的主莖高度,根系的擴展范圍一般大于地上部分的擴展范圍。

    疏松土壤的作用:有利于根的呼吸,有利于根向前延伸。

   四、總結

   五、練習(動動腦)

   六、板書設計:(電腦幻燈片)

(有時間多補充根的變態(tài)――貯藏根(塊根、肉質(zhì)直根)、氣生根(支柱根、寄生根、攀援根。有電腦圖片)

 

 

第二節(jié)   根的結構

教學目的:

1、掌握根尖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學會用放大鏡觀察根毛,練習用顯微鏡觀察根尖各部分的結構特點。

3、了解移栽植物時保護根毛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根尖各部分結構特點及主要功能。

教學難點:

    1、分清根尖的四個組成部分,并識別每一部分的細胞結構特點,根尖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建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辨證觀點。

教學方法:    實驗法

教學步驟: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根的外部形態(tài),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個根的內(nèi)部結構特點。通過大家自己動物做實驗來認識。

這節(jié)實驗課有三個目的:

1、掌握根尖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學會用放大鏡觀察根毛,練習用顯微鏡觀察根尖各部分的結構特點

3、了解移栽植物時保護根毛的道理。

在做實驗之前,我們先通過電腦軟件來簡單了解一下根尖的有關知識,

知道根尖指的是哪一段,根尖分為哪幾個部分。(示電腦軟件)

一、用放大鏡觀察根毛

二、用肉眼觀察根尖,并區(qū)分四個部分。

    對光看:1、根的最前端,有一點淡黃色的是根冠。

            2、根冠略上,呈顏色較暗的一小段是分生區(qū)

            3、有根毛的部分是成熟區(qū)

            4、成熟區(qū)和分生區(qū)之間的是伸長區(qū)。

三、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的永久裝片

參照課文有關的敘述,在顯微鏡下區(qū)分根尖的四個部分,并記住他們的主要功能。

指導觀察

四、總結

請一位同學上臺來指出教師顯微鏡下的根尖標本的根冠、分生區(qū)、成熟區(qū)和伸長區(qū)。

根冠――在根尖頂端。細胞較大,排列不夠整齊,像一頂帽子套在分生區(qū)外,具有保護作用。

分生區(qū)――細胞小,排列整齊,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zhì)濃,故染色深。有很強的分生能力。

伸長區(qū)――在分生區(qū)上部,細胞迅速伸長,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分生區(qū)細胞分裂和伸長區(qū)細胞生長,倒致根向前延伸。

成熟區(qū)――開始分化,有根毛(增大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面積),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為什么在移栽植物是要保護好根的根尖?

五、練習(動動腦)

六、板書(電腦軟件)

 

 

 

第三節(jié)   根對水分的吸收

 

教學目的:

1、理解根吸水和失水的道理

2、了解如何對植物進行合理灌溉。

教學重點:

1、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和道理。

2.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和過程。

教學難點:

    1、細胞和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

教學方法:    實驗法、談話法和講授法相結合

教學步驟: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小的實驗。介紹兩杯液體(清水和鹽水),各放入一個同樣大小的羅卜條,過一段時間會有什么變化呢?我們把它們放在一邊,先來復習一下上節(jié)課學的根尖的結構。

一、練習復習。

1、根為能向前延伸,長度不斷增加是因為什么的緣故?

2、根在向前延伸的過程中,分生區(qū)不會受土粒的損傷是因為什么?

3、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分在哪里?

4、根毛對根吸水和無機鹽有什么作用?

  

二、導管

上節(jié)課我們還提到在根的成熟區(qū)用上部,根內(nèi)的一些細胞會特化成另一種細胞,這就是---導管,導管的有關知識沒有講,我們補上。

1、導管細胞有什么結構特點呢?

(示圖)細胞質(zhì)、細胞核消失(死細胞);細胞上下連結,中間的橫壁失去,形成中空的長管,導管細胞一般比較長,可達2-3米。

 (示橫切面裝片顯微圖)導管細胞的細胞壁(縱壁)增厚,使導管縱壁上有環(huán)紋。

2、導管細胞有什么功能呢?

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

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

二、觀察實驗結果

示實驗結果:清水中的羅卜條變得更加硬挺了,而鹽水中羅卜條則變得軟縮了。

分析:變得更加硬挺是細胞失水還是吸水?

          變得軟縮了是細胞失水還是吸水呢?

為什么細胞會失水和吸水呢?這就溶液的濃度有關。

先我們來認識濃度的概念:(以例子說明,一杯水中溶解50克鹽,另一杯一樣多的水中則溶解20克鹽,誰的濃度大呢?)

          鹽水與細胞細胞液的濃度比較,是鹽水濃度大還是細胞液的濃度大呢?鹽水濃度大則細胞失水,說明水是從濃度水的流向濃度大的液體。

(板書示意,電腦完成。)

          清水與細胞細胞液濃度對比,誰的濃度大呢?水移動的方向與前面我們總結的結論是否一致呢?

溶液濃度小         水          溶液濃度大

為什么會這樣呢?這主要是兩者接觸后,有濃度達到平衡的緣故。

 

三、根毛吸水的道理:

1、根毛有什么結構特點適應于吸水?

細胞壁很薄,細胞質(zhì)少,液泡大。這樣的結構適應于吸收水分。

2、根毛吸水的條件是什么?請同學閱讀課本后,用一句話來回答。

根毛細胞液的濃度總是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

3、根毛吸水的途徑是什么?

(提醒學生結合圖形來記憶)

根毛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滲入液泡、表皮以內(nèi)各層細胞之間的間隙進入導管。

4、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細胞會失水?

四、合理灌溉

原則:1、不同植物在一生中的消耗水量不同。

      水稻  >  小麥   >   玉米

      2、同一植物在一生的不同時期耗水量也不同。

     水稻抽穗灌漿時耗水量大大增加。

五、小結。

六、練習(動動腦)

七、板書(電腦投影片)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