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玲   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030009

 

2007年全國卷Ⅰ生物試題較好地貫徹了《考試大綱》的精神,既有利于高校選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學教學。試題以能力立意為主,綜合考查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與科學方法(思維),體現(xiàn)了生物學科特點。試題的背景材料新穎,圖文并茂,文字語言表述清楚、簡潔、便于學生理解,開放性試題的呈現(xiàn)形式和占分比例,控制合理。試題在降低難度的同時,注意難度梯度的合理設置,試題區(qū)分度好。

 

一、試題特點

2007年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試題包括5個選擇題和2個非選擇題,共計72分。試題貫徹了《考試大綱》精神,體現(xiàn)了《考試大綱》中的4項能力要求,突出了《考試大綱》列表中的生物學主干知識,其中9項內容涉及到7項。與往年相比試題結構基本穩(wěn)定,題目簡捷,要求明確。試題難度合理,區(qū)分度較好。抽樣統(tǒng)計:第I卷平均分20.56分,難度系數(shù)為0.69,中等偏易;第II卷平均分21.32分 ,難度系數(shù)為0.51 ,中等難度;生物全卷平均分41.88 分,難度系數(shù)為0.58 ,中等難度。試題有以下幾個特點:

試題詳情

2.重視基礎知識、核心知識、主干知識的考查,試題材料回歸教材,傳統(tǒng)內容注意創(chuàng)新

試題突出了對中學生物學基礎知識、核心知識、主干知識的考查,但所涉及的知識內容較往年與教材有更密切的聯(lián)系,有的就是教材內容的改造、加工與重新組合。如第1題與教材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以及圖4-11聯(lián)系密切,第2題與教材抗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關系聯(lián)系密切,第3題與教材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聯(lián)系密切,第4題與發(fā)酵工程中谷氨酸生產的實例聯(lián)系密切,第5題是教材圖4-2的另一種表達形式,30題、31題Ⅰ的材料也都來自于教材。這些試題中有的在呈現(xiàn)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如第5題,有的在立意與設問上進行創(chuàng)新,如30Ⅱ(1)、31Ⅱ。

試題詳情

3、繼續(xù)重視能力考查,在設計和完成實驗能力的考查上進行創(chuàng)新。

試題詳情

《考試大綱》對考生的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等4個方面。其中理解能力是形成與體現(xiàn)其他能力的基礎,是中學教學首先要落實的目標,試題在第1、2、3、4、5等題,均從不同的側面考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是培養(yǎng)與選拔創(chuàng)新人才的關鍵,第30Ⅰ、30Ⅱ(1)、31Ⅱ等題重點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與探究能力,第30Ⅰ題的設計切入點是實驗,最初的設問源自實驗,但之后的推進需要由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和結構的知識遷移得出新的知識――自然界還存在兼具C3和C4植物特點的植物。這既是一個推斷過程,也是一個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是對獲取信息能力的考查。30Ⅱ(1)需要學生在全面評價給定實驗設計和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意見,它的創(chuàng)新之處不僅在于要評價實驗設計,更要評價實驗結果,并在評價結果的基礎上找出評價的理論依據(jù)。31Ⅱ還突出考查了學生獲取新信息、綜合運用進行分析、遷移的能力。教學中在落實理解能力的基礎之上,我們要重視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4.繼續(xù)重視創(chuàng)新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的考查,開放性試題的量與度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創(chuàng)新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核心組成部分,開放性試題的設計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測量學生的思維品質,能夠引導中學教學向嚴謹務實方向努力。但開放性試題的答案通常多種多樣,不利于閱卷老師掌握,有時會影響到選拔考試的公平性。今年高考試題在把握開放性試題的量與度上,做到了適量、適度。從量上看, 2006年為34分,2007年為15分;從開放的度上看,2006年31(4)題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推測體色性狀的顯隱性,一個是推測控制體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2個問題交叉構成的選擇方式眾多,思路不清晰、不開闊、邏輯思維能力差的同學很快會陷入思維困境,無法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合。今年31Ⅱ(2)題只需要設計獲得后代中雌蠅全部表現(xiàn)為截毛,雄蠅全部表現(xiàn)為剛毛的實驗方案,問題變得單一。除此之外,2006年31(4)題直接設問,2007年31Ⅱ(2)題因31Ⅱ(1)題的搭橋、引路,突破了“雜交”這一難題,循著31Ⅱ(1)的思路,就可順利寫出實驗方案。

知識范圍

知識點

題號

賦分

占生物分值的比例

試題詳情

1.生命的物質基礎

 

 

 

 

試題詳情

2.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5

6

試題詳情

8.3%

試題詳情

3.生物的新陳代謝

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

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和葉片結構的特點;

30Ⅱ(2)

2

試題詳情

2.8%

試題詳情

4.生物的生殖與發(fā)育

 

 

 

 

試題詳情

5.遺傳、變異與進化

伴性遺傳

31

16

試題詳情

22.2%

試題詳情

6.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興奮的傳導;

特異性免疫;

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1,2,30Ⅱ(1)

16

試題詳情

22.2%

試題詳情

7.微生物與發(fā)酵工程

微生物代謝的調節(jié),發(fā)酵工程的生產實例,發(fā)酵工程的內容;

4

6

試題詳情

8.3%

試題詳情

8.生物與環(huán)境

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

3

6

試題詳情

8.3%

試題詳情

9.實驗

觀察C3植物和C4植物葉片的結構;

設計實驗觀察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30ⅠⅡ(1)

20

試題詳情

27.8%

總計

 

 

72

100%

 

試題詳情

三、考生答題情況分析

1、Ⅰ卷統(tǒng)計

 

題號

科目

滿分

平均分

難度

P

1

生物

6

試題詳情

4.1256

試題詳情

0.6876

2

生物

6

試題詳情

4.3464

試題詳情

0.7244

3

生物

6

試題詳情

3.6804

試題詳情

0.6134

4

生物

6

試題詳情

4.7790

試題詳情

0.7965

5

生物

6

試題詳情

3.6258

試題詳情

0.6043

科目-生物

滿分

平均分

難度

P

Ⅰ卷小計

30

試題詳情

20.5572

試題詳情

0.6852

 

 

試題詳情

2、Ⅱ卷統(tǒng)計

題號

 

滿分

平均分

難度

P

30

26

試題詳情

12.02

試題詳情

0.46

30

(1)

11

試題詳情

8.572

試題詳情

0.78

(2)

15

試題詳情

3.449

試題詳情

0.23

31

16

試題詳情

9.303

試題詳情

0.58

31

(1)

4

試題詳情

2.949

試題詳情

0.74

31

(2)

12

試題詳情

6.346

試題詳情

0.53

科目――生物

滿分

平均分

難度

P

Ⅱ卷小計

42

試題詳情

21.323

試題詳情

0.508

 

試題詳情

3、全卷統(tǒng)計和結果分析

 

科目

滿分

平均分

難度

P

生物

72

試題詳情

41.88

試題詳情

0.58

 

試題詳情

若難度以 P>0.7為容易,P<0.4為難,則

Ⅰ卷:易、中、難的題數(shù)比例為: 2:3:0

Ⅱ卷:易、中、難的題數(shù)比例為:0:2:0

全卷:易、中、難的題數(shù)比例為: 2:5:0

分值比例:易、中、難為:   1:5:0      

 

 

 

4、逐題分析

1題:下圖表示一段離體神經纖維的S點受到刺激而興奮時,局部電流和神經興奮的傳導方向(彎箭頭表示膜內、外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直箭頭表示興奮傳導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分析]本題考查了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機理與方向,考查了考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合理判斷的能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明確神經纖維在靜息時、興奮后、傳導過程中膜內外電位及其變化,局部電流方向以及與神經興奮傳導方向之間的關系,離體神經纖維與體內神經纖維在興奮傳導過程中的區(qū)別。

考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是:錯選B。錯誤的原因是將膜內外局部電流形成的原因由正電荷流向負電荷處,錯解為由負電荷流向正電荷處。這類問題的出現(xiàn)與相關物理知識缺乏有關。

[答案]C

2題:某種病菌感染人體并侵入細胞內后,機體可以對該靶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其中有

A.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細胞介素消滅

B.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消滅

C.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滅

D.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消滅

[分析]本題考查了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抗原、抗體、外毒素、抗毒素、白細胞介素之間的關系,考查了考生運用所學知識闡述生物學事實的能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明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免疫對象的區(qū)別,明確抗原與外毒素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考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是:錯選C和B。錯選C的學生,分不清外毒素與抗毒素,誤以為外毒素是抗體。錯選B的學生分不清效應T細胞與效應B細胞的作用范圍。

[答案]D

3題.下列有關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種群增長曲線最終呈S型

B.達到k值時種群增長率為零

C.種群增長受自身密度的影響

D.種群的增長速度逐步降低

[分析]本題考查了考生對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K值、種群密度進行理解的能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明確S型曲線的適用范圍,增長量、增長速度、增長率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考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有:錯選B,原因是不清楚何為增長率。

[答案]D

4題.通過發(fā)酵罐發(fā)酵可大規(guī)模生產谷氨酸,生產中常用的菌種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狀桿菌。下面有關谷氨酸發(fā)酵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溶氧充足時,發(fā)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積

B.發(fā)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變化不影響谷氨酸的產量

C.菌體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產量的提高

D.發(fā)酵液pH呈堿性時,有利于谷氨酸棒狀桿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分析]本題以谷氨酸生產為例,考查了考生對發(fā)酵工程內容和酶活性調節(jié)進行理解的能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明確發(fā)酵過程中pH、溶氧、培養(yǎng)基成分變化等發(fā)酵條件對發(fā)酵過程的影響。

考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有:錯選D,錯選的原因可能是理解為發(fā)酵液酸性時,有利于谷氨酸生成,堿性時有利于乙酰谷氨酰胺生成。其實發(fā)酵過程很復雜,用簡單的化學反應原理套,很難湊效。

[答案]C

 

試題詳情

5.下圖表示用3H-亮氨酸標記細胞內的分泌蛋白,追蹤不同時間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顆粒在細胞內分布情況和運輸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分析]本題考查了各種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lián)系,以及考生用文字、圖表等形式對生物學事實進行闡述的能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將所學的文字、圖解等知識轉換為坐標曲線圖。

考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有:錯選A,錯選的原因是只關注了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顆粒在附有核糖體的內質網中與高爾基體內的關系,忽視了在高爾基體內與在分泌小泡內的數(shù)量關系。

[答案]C

30題.(26分)

回答下列Ⅰ、Ⅱ小題:

Ⅰ.玉米和小麥在適宜條件下照光一段時間后,將葉橫切片用碘液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這兩種植物的維管束鞘細胞和葉肉細胞,結果發(fā)現(xiàn)玉米葉片的維管束鞘細胞被染色,小麥葉片的_________被染成            ,被染色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玉米屬于             植物,小麥屬于            植物。

當用碘液對某一植物照光后的葉橫切片染色時,卻發(fā)現(xiàn)被染色的葉片同時出現(xiàn)上述玉米和小麥葉片的染色結果。據(jù)這個實驗現(xiàn)象可推出:從光合作用角度來說,該植物具有                             植物的特點,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   種,即                       。

[分析]本題考查了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和葉片結構的特點,以及考生用所學知識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分析、推理的能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將所學的知識遷移到“某一植物照光后的葉橫切片染色時,同時出現(xiàn)玉米和小麥葉片的染色結果”這一新情景中,得出在C3植物和C4植物之外,還有一類植物既屬于C3植物,又屬于C4植物的新結論。

考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有:

(1)所學知識死板,不會在新情景中遷移和運用。如當用碘液對某一植物照光后的葉橫切片染色時,卻發(fā)現(xiàn)被染色的葉片同時出現(xiàn)上述玉米和小麥葉片的染色結果。據(jù)這個實驗現(xiàn)象可推出:從光合作用角度來說,該植物具有C3與C4植物的特點。學生答為“C3”或“C4”,不敢得出新的結論。

(2)語言表述不準確、不完整。如該植物具有C3與C4植物的特點,學生答為“兩植物的特點”。 被染色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積累的淀粉與碘液反應變成藍色,考生答為“小麥葉肉細胞中含淀粉”“維管束細胞產生淀粉遇碘變藍”,有的考生將淀粉答為“有機物“、”CH2O“等。

(3)所學知識不準確。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2”種,即“C3和C5”“C3途徑和C4途徑”。

(4)有些同學書寫不規(guī)范。C3植物、C4植物寫成C3植物、C4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表示為右下圖的形式。

試題詳情

[答案] Ⅰ.(11分)

葉肉細胞   藍色 

光合作用積累的淀粉與碘液反應變成藍色        C4    C3

C3與C4    2   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

 

Ⅱ.為了確定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適宜濃度,某同學用兩種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分別處理扦插枝條作為兩個實驗組,用蒸餾水處理作為對照組進行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三組扦插枝條生根無差異;卮鹣铝袉栴}:

(1)參考該同學的實驗,在下一步實驗中你應該如何改進,才能達到本實驗的目的?請說明理論依據(jù)。

[分析]本題考查了生長素對植物生根的作用,以及根據(jù)所學知識和給出的實驗結果推測給出實驗的設計方案的可能情況,并作出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實驗方案的意見。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判斷三組扦插枝條生根無差異的原因,即兩個實驗組濃度相近,都很低,或都很高,促進生根作用不明顯;兩個實驗組濃度一高一低,促進生根作用相近,都不明顯。

考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有:

(1)不能有效分析實驗結果。

①將兩個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結果無差異,推斷為組別太少或兩實驗組濃度差異太小。如:“應該設計一定濃度梯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從高到低,配制多組溶液,進行培養(yǎng)”“我認為應將兩種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換為5種或5種以上濃度,增加實驗組,通過一次實驗找出較易生根的兩組a、b,再將a、b濃度細分為5組,再一次找出較易生根的兩組c、d,再將濃度c、d細分,依次類推,多次實驗即可確定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適宜濃度” 。再如,“改變濃度差。三組扦插枝條無差異,說明生長素類似物濃度差小,應加大兩種生長素濃度差!薄斑m當提高一種生長素類似物濃度,降低另一種生長素類似物濃度,使這兩種生長素類似物濃度上有明顯差異。”

試題詳情

②實驗結果分析不全面。有的只考慮了濃度相近的情況,如“三組扦插枝條無差異有可能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不夠,對實驗產生的影響不明顯。應加大生長素類似物濃度,并且兩種濃度相差應大些。”

有的只考慮了一個為高濃度,一個為低濃度時促進作用都很弱的情況。例1,改進方案:在該同學兩種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之間,分梯度地選取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多組,作為實驗組,再與對照組比較,選取最適宜的濃度。理論依據(jù):該同學選取的兩種濃度,可能一個濃度過低無促進作用,另一個濃度過高出現(xiàn)抑制作用,故應在兩濃度間選取并尋找最適濃度。

例2,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部影響如右圖,上述兩種濃度對植物根部的作用相同,說明正好取到了最適濃度兩側的濃度。

(2)不能靈活運用對照實驗的方法。根據(jù)情況對照實驗,可以設置一組,也可以設置幾組,甚至可以設置一系列濃度梯度。本實驗只有設置一系列才能發(fā)現(xiàn)差異,找出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適宜濃度。而一部分學生,只設置一組或兩組,很難達到實驗目的。如:將一組實驗組中的生長素類似物濃度適當加大,使其促進植物生根快于蒸餾水中的植物;將第二組中生長素類似物濃度加大很多,使其抑制植物生根。

(3)缺乏實驗操作訓練,理想狀態(tài)下考慮實驗結果。如對題干中“三組扦插枝條生根無差異”的理解,認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實驗組與對照組完全一樣,此時實驗組濃度為曲線與橫坐標軸相交處;另一種情況是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不明顯,兩實驗組濃度位于橫軸之上,接近橫軸之處。

(4)不能根據(jù)題設要求回答問題。試題要求回答“改進的方案”,考生回答的是“無差異的原因”。

(5)語言表述不準確。“兩重性”答成“雙重性”、“兩面性”等。

[答案] Ⅱ.(13分)

(1)改進方法:在某同學使用的兩種濃度生長素類似物的基礎上,分別在低于低濃度的范圍設置一組濃度梯度、高于高濃度的范圍設置一組濃度梯度,以及兩濃度之間設置一組濃度梯度進行實驗,從而找到促進枝條生根的適宜濃度。

理論依據(jù):生長素促進生根的濃度范圍是一定的,濃度過高或過低都不能促進生根。

 

 

 

Ⅱ(2)在進行扦插枝條生根實驗時,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條上的一部分葉片,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         ,同時還應使扦插環(huán)境保持較高的                 ,避免扦插枝條干枯。

 

[分析]本題考查了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的能力。

考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有:

(1)將植物體的水分散失“蒸騰”與非生命體的水分散失“蒸發(fā)”混淆。如第一空答為“水分蒸發(fā)”。

(2)語言表述不通俗。第二空答為“濕潤性”、“水濃度”、“水分”、“潮濕”。

 

[答案]Ⅱ.(2分)

(2)插條蒸騰失水    濕度

 

試題詳情

31.(16分)

回答下列Ⅰ、Ⅱ小題:

Ⅰ.雄果蠅的X染色體來自親本中的     蠅,并將其傳給下一代中的     蠅。雄果蠅的白眼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        染色體上沒有該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這個性狀表現(xiàn)伴性遺傳。

得 分

 

 

Ⅱ.已知果蠅剛毛和截毛這對相對性狀由X和Y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剛毛基因(B)對截毛基因(b)為顯性。現(xiàn)有基因型分別為XBXB 、XBYB、XbXb和XbYb的四種果蠅。

(1)根據(jù)需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本,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果蠅中,雄性全部表現(xiàn)為截毛,雌性全部表現(xiàn)為剛毛,則第一代雜交親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第二代雜交親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 最終獲得的后代中,截毛雄蠅的基因型是               ,剛毛雌蠅的基因型是               。

(2)根據(jù)需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本,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果蠅中,雌性全部表現(xiàn)為截毛,雄性全部表現(xiàn)為剛毛,應如何進行實驗?(用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表示即可)

[分析]本題考查了伴性遺傳的兩種情況,Y染色體上沒有等位基因的遺傳和Y染色體上有等位基因的遺傳,其中Y染色體上有等位基因的遺傳是教材未涉及的內容,因此解答本題要求考生具有變通、遷移能力,即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通過Ⅱ(1)推出題干的“雜交”不局限于子一代間,可以在子一代和親代間進行。

考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有:

試題詳情

(1)審題不仔細。Ⅱ(1)要求“根據(jù)需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本,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果蠅中,雄性全部表現(xiàn)為截毛,雌性全部表現(xiàn)為剛毛”,即第三代果蠅“雄性全部表現(xiàn)為截毛”,考生第五空答為XbYb、XBYb.該題失誤還導致本題為Ⅱ(2)的搭橋不起作用. Ⅱ(2)的共性錯誤為:子一代個體間雜交,產生不完全符合要求的第三代個體.如案例1和案例2.案例3的問題在于題干” 使最終獲得的后代果蠅中,雌性全部表現(xiàn)為截毛,雄性全部表現(xiàn)為剛毛”,中的雌性截毛和雄性剛毛并未要求純合,這屬于審題出入.

試題詳情


(2)生物學用語書寫不規(guī)范。XBXb寫成“XBXb”、“XBXb”、 ”bb”,雌寫成“X”、

試題詳情

“母”、“女”、或“♀”          ,  雜交符號寫成×,只寫基因型不寫表現(xiàn)型等.

 

試題詳情

[答案]31.(16分)

Ⅰ.

雌  雌  X  Y

Ⅱ.

(1)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

截毛雌蠅

剛毛雄蠅

試題詳情

XbXb

截毛雌蠅

×

 

 

 

  1. XbXb

    XbYB

    雌蠅均為截毛

    雄蠅均為剛毛

     

     

    (一)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全面復習,打好學科基礎。

    試題詳情

    四、對今后教學的建議

    1.認真研究《考試大綱》、《教學大綱》和課本,全面落實《考試大綱》的各項要求!犊荚嚧缶V》知識列表中的9個部分,2007年試題考查了7個部分,《考試大綱》要求的4種能力,試題全部進行了考查。建議高三教學要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落實每一個知識點,依據(jù)生物學學科特點,關注知識點的內涵、外延、區(qū)別、聯(lián)系,突出核心知識、主干知識,強化落實雙基,打好基礎。

    試題詳情

    2.適當訓練,防止題海戰(zhàn)術。高三復習中要以《考試大綱》和課本為依據(jù),對知識和習題要有所區(qū)分,合理把握復習的深度和廣度。要防止以做題代替復習,不求對知識的理解,大量重復訓練。重復訓練、題海戰(zhàn)術加重了學生負擔,并不一定能提高高考成績,因為高考試題的知識點都是落腳在課本上,關鍵是理解不理解,會不會應用。應以考定教、以學定教、切不可以題定教。

    試題詳情

    3.注意學科內綜合,適當降低難度。高中生物是分章節(jié)教學的,理科綜合能力考試,適當進行了學科內綜合,一個題往往考查幾個知識點。因此,高三生物教學要注意學科內綜合,章節(jié)之間的相關知識,內在聯(lián)系要作到融會貫通。

    (二)指導學生學會分析思考的基本方法,讓能力提高有章可循

    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對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演繹、推理、檢索、遷移、假設、論證等思維方式的指導和訓練,防止盲目的以做題代替復習,以講題代替訓練指導,教師減負、學生增負,復習質量下降的現(xiàn)象發(fā)生。教師的教學要貼近學生的實際,防止趕進度、提難度、大題量、快節(jié)奏等急功近利的浮躁教學培養(yǎng)出浮躁粗心的考生。

     

    (三)完成考綱規(guī)定的每一個學生實驗,切實提高實驗能力

    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是《考試大綱》能力要求的重要方面,近幾年高考生物試題對生物實驗的考查較多,2007年第5題、30題Ⅰ和Ⅱ(1)、31(2)題都與實驗有關。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相對薄弱,有些學校實驗教學只是講一講,或教師演示,學生沒有動手去做,體會不深刻,理解不透徹,因此答題中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高三復習應該加強實驗復習,有條件的學校要讓學生重做考綱規(guī)定的實驗,認真體會每一個必做實驗所蘊涵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實驗能力。

    (四)加強學生知識和技能形成規(guī)律的研究,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面向學生學習的全過程,精心組織教學的全過程,解決學生的審題不仔細、表達不完整不準確、生物學用語不規(guī)范、答題不合要求等問題。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加強生物學用語表示和生物學語言的訓練,提高表達能力。

     

    試題詳情

                                                                   2007.06.17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