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拋物線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C點,且A(﹣1,0).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及頂點D的坐標;

(2)M是對稱軸上的一個動點,當MA+MC的值最小時,求點M的坐標。

【答案】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x2x-2, 頂點D的坐標為,-);(2) M的坐標為(,-).

【解析】

(1)直接將(-1,0)代入解析式進而得出答案,再利用配方法求出函數(shù)頂點坐標

(2)利用軸對稱最短路徑求法即可得出M點的位置.

解:(1)∵點A(-1,0)在拋物線y=x2+bx-2上,

×(1)2+b×(-1)-2=0,

解得b=-,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x2x-2.

y=x2x-2

=(x2-3x-4 )

=(x)2

∴頂點D的坐標為,-).

(2)∵頂點D的坐標為,-),

∴拋物線的對稱軸為x=,

∵拋物線y=x2+bx-2x軸交于A,B兩點,

∴點A與點B關(guān)于對稱軸x=對稱,

∵A(-1,0).

∴點B的坐標為(4,0),

x=0時,y=x2x-2=-2,

則點C的坐標為(0,-2),

BC與直線x=交點即為M點,如圖,

根據(jù)軸對稱性,可得MA=MB,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知,MC+MB的值最。

設(shè)直線BC的解析式為y=kx+b,

C(0,-2),B(4,0)代入,可得

解得:,

∴y=x-2,

x=時,y=×2=-,

∴點M的坐標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己知:正方形

如圖,點、點分別在邊上,且.此時,線段、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和位置關(guān)系分別是什么?請直接寫出結(jié)論.

如圖,等腰直角三角形繞直角頂點順時針旋轉(zhuǎn),當時,連接、,此時中的結(jié)論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請證明;如果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如圖,等腰直角三角形繞直角頂點順時針旋轉(zhuǎn),當時,連接,猜想溝滿足什么數(shù)量關(guān)系時,直線垂直平分.請直接寫出結(jié)論.

如圖,等腰直角三角形繞直角頂點順時針旋轉(zhuǎn),當時,連接、、、得到四邊形,則順次連接四邊形各邊中點所組成的四邊形是什么特殊四邊形?請直接寫出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為等邊三角形,BDABC的高,延長BCE,使CE=CD=1,連接DE,則BE=___________,BDE=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點OAE平分BAD,交BCE,若EAO=15°,則BOE的度數(shù)為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二次函數(shù)y=ax2+bx+c圖象的一部分,圖象過點A(-3,0),對稱軸為直線x=﹣1,給出四個結(jié)論: ①c>0; ②4a-2b+c>0. ③2a-b=0;④若點B(-1.5,y1)、C(-2.5,y2)為函數(shù)圖象上的兩點,則y1>y2其中正確結(jié)論的個數(shù)是(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Rt△ABC中,∠C=90°,AC=3,BC=4,點EAC(EA、C均不重合).

(1)若點FAB上,且EF平分Rt△ABC的周長,設(shè)AE=x,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

△AEF的面積SAEF;

(2)若點F在折線ABC上移動,試問是否存在直線EFRt△ABC的周長與面積同時平分若存在直線EF,則求出AE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B=90°,AC=BC=2cm,點M(不與AB重合),從點A出發(fā)沿AB方向以cm/s的速度向終點B運動.在運動過程中,過點MMNAB,交射線BC于點N,以線段MN為直角邊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NQ,且∠MNQ=90°(點B、Q位于MN兩側(cè)).設(shè)△MNQ與△ABC重疊部分圖形面積為S(cm2),點M的運動時間為ts).

(1)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線段MN的長,MN=

(2)當點N與點C重合時,t=

(3)S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在第一象限,為等邊三角形,,垂足為點,垂足為

1)求OF的長;

2)作點關(guān)于軸的對稱點,連E,求O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八年級(5)班的學生到野外進行數(shù)學活動,為了測量一池塘兩端A、B之間的距離,同學們設(shè)計了如下兩種方案:

方案1:如圖(1),先在平地上取一個可以直接到達AB的點C,連接AC并延長AC至點D,連接BC并延長至點E,使DCAC,ECBC,最后量出DE的距離就是AB的長.

方案2:如圖(2),過點BAB的垂線BF,在BF上取CD兩點,使BCCD,接著過DBD的垂線DE,交AC的延長線于E,則測出DE的長即為AB間的距離

問:(1)方案1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2)方案2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3)小明說:在方案2中,并不一定需要BFAB,DEBF,將BFAB,DEBF換成條   也可以.你認為小明的說法正確嗎?如果正確的話,請你把小明所說的條件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