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操作步驟及實驗現象 | 簡答 |
①在底部鋪有細沙的錐形瓶中,放入一小塊金屬鈉,塞緊橡皮塞,稱量,用砝碼使天平平衡. | 稱量前需要______ |
②取下錐形瓶,放在墊有石棉網的三腳架上微熱,觀察到金屬鈉著火燃燒,冷卻后,再稱量. | 稱量時觀察到______ |
③將錐形瓶塞取出一會兒后,蓋上瓶塞,再稱量. | 稱量時觀察到______ |
操作步驟及實驗現象 | 簡答 |
①在底部鋪有細沙的錐形瓶中,放入一小塊金屬鈉,塞緊橡皮塞,稱量,用砝碼使天平平衡. | 稱量前需要______ |
②取下錐形瓶,放在墊有石棉網的三腳架上微熱,觀察到金屬鈉著火燃燒,冷卻后,再稱量. | 稱量時觀察到______ |
③將錐形瓶塞取出一會兒后,蓋上瓶塞,再稱量. | 稱量時觀察到______ |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查閱化學史料時發(fā)現:
早在300多年前,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一個敞口的容器中加熱一種金屬,結果發(fā)現反應后整個容器質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應前后質量不守恒.之后,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在密閉玻璃瓶內燃燒金屬,發(fā)現反應前后整個容器質量不變,由此得出反應前后質量守恒.
這兩位科學家的實驗相似,為何結論不同?該學習小組沿著科學家的足跡進行實驗探究,請你完成以下相關內容:
(1)提出問題:兩位科學家得出不同的結論究竟與哪些實驗因素有關?
(2)假設:若用同種金屬、同一容器進行實驗,兩位科學家得出不同結論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
(3)實驗驗證:
已知:鈉在空氣中受熱燃燒生成過氧化鈉固體.
(4)得出結論:假設成立.
(5)交流與討論:依據以上實驗事實,解釋兩位科學家的實驗結論:________.
(6)拓展與提高:小組內的同學又做了如下兩個小實驗.
①測定蠟燭燃燒前后的質量:實驗前小組內同學推測蠟燭燃燒后質量會變輕,實驗結果與推測一致.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擴散到空氣中.請你接著分析,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總質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燒掉的蠟燭的質量,原因是________.
②測定鎂條燃燒前后的質量:實驗前小組內同學推測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鎂條的質量大,理由是________.但實際測定的結果卻發(fā)現質量比原來鎂條的質量減少了,請你幫他們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查閱化學史料時發(fā)現:
早在300多年前,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一個敞口的容器中加熱一種金屬,結果發(fā)現反應后質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應前后質量不守恒.之后,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內燃燒金屬,發(fā)現反應后質量不變,由此得出反應前后質量守恒.
這兩位科學家的實驗相似,為何結論不同?該學習小組的同學沿著科學家的足跡進行實驗探究,請你完成以下相關內容:
(1)交流討論:兩位科學家得出不同的結論究竟與哪些實驗因素有關呢?
(2)提出假設:若用同種金屬,同一容器進行實驗,兩位科學家得出不同的結論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緣故.
(3)實驗驗證:
已知鈉在空氣中受熱燃燒生成過氧化鈉固體.
(4)得出結論:假設成立.
(5)依據以上實驗事實,解釋兩位科學家的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
科學探究要注意:________.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中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含量是否相同,設計了簡單的實驗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驟如下圖所示。請根據圖示回答:
(1)第一步應如何操作?
(2) 查閱資料:通常情況下,人體呼出氣體中部分氣體的含量和空氣中部分氣體的含量如下表示。(含量均指各組分的體積分數)
空氣中的含量(%) | 呼出氣體中的含量(%) | |
氧氣 | 21 | 15.7 |
二氧化碳 | 0.03 | 3.6 |
水蒸氣 | <0.03 | 6.2 |
(3)下表是他們的探究方案,請你填寫完整:
探究內容 | 實驗方法 | 判斷依據 |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 ||
氧氣含量是否相同 | ||
水蒸汽含量是否相同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