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常溫常壓下,要使過氧化氫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氣,應投入
A. 新鮮豬肝 B. 煮熟豬肝
C. 鐵釘 D. 生銹鐵釘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育成的“小麥二體異附加系”,能將長穗偃麥草的抗病、高產(chǎn)等基因轉移到小麥中. 普通小麥6n=42,記為42W; 長穗偃麥草2n=14,記為14E.如圖為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選育“小麥二體異附加系”示意圖.根據(jù)流程示意圖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為同一個物種,雜交產(chǎn)生的F1為四倍體
B.①過程可用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而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C.乙中來自長穗偃麥草的染色體不能聯(lián)會,產(chǎn)生8種染色體數(shù)目的配子
D.丁自交產(chǎn)生的子代中,含有兩條長穗偃麥草染色體的植株戊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脆性X綜合征是引起智力低下的一種常見遺傳病,該病的發(fā)生與存在于X染色體上的FMR1基因中CGG/GCC序列重復次數(shù)(n)多少有關.當基因中n<50(基因正常)時表現(xiàn)正常;當n>200時,男性全部患病,女性純合子也全部患病,但女性雜合子因FMRl基因中CGG/GCC序列重復次數(shù)(n)的不同等原因,約50%患病,50%表現(xiàn)正常.
(1)導致出現(xiàn)脆性X綜合征的變異類型是 . 調查發(fā)現(xiàn),該病的發(fā)病率僅次于先天愚型,調查該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時所用的計算公式是:脆性X綜合征的發(fā)病率= .
(2)研究表明,患者體細胞中FMR1基因相應的mRNA和蛋白質的量比正常人減少或缺乏,說明CGG/GCC序列重復次數(shù)過多,抑制了該基因的 .
(3)如圖是甲。硢位蜻z傳病)和脆性x綜合征的遺傳家系圖,請回答:
①甲病的遺傳方式是 , Ⅰ3號和Ⅰ4號若再生一個孩子,該孩子為純合子的幾率是 .
②Ⅱ7與一個FMRl基因正常的女性婚配,其后代患脆性x綜合征的幾率是 , 患者的性別是 .
③若Ⅰ2為FMRl變異基因(n>200)的雜合子,Ⅱ9的FMRl基因正常,Ⅲ13同時患甲病和脆性X綜合征的幾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溫度對某種酶活性的影響,設置三個實驗組:A組(20℃)、B組(40℃)和C組(60℃),測定各組在不同反應時間內(nèi)的產(chǎn)物濃度(其他條件相同),結果如圖;卮鹣铝袉栴}:
(1)三個溫度條件下,該酶活性最高的是 組。
(2)在時間t1之前,如果A組溫度提高10℃,那么A組酶催化反應的速度會 。
(3)如果在時間t2時,向C組反應體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條件保持不變,那么在t3時,C組產(chǎn)物總量 ,原因是 。
(4)生物體內(nèi)酶的化學本質是 ,其特性有 (答出兩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學說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細胞學說的建立者是列文·虎克
B. 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及差異性
C. 細胞學說是建立在實驗觀察的基礎之上
D. 細胞學說認為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蛋白質分子含有N條肽鏈,已知它共有M個氨基酸組成,則此蛋白質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與氮原子數(shù)共有的個數(shù)為
A. M+N B. 2M-N C. 2N+M D. 2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葉類蔬菜表面常殘留水溶性有機農(nóng)藥,F(xiàn)取同一新鮮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純水中,每隔一段時間,取出一小片菜葉,測定其細胞液濃度,將結果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AB段細胞吸水,細胞體積明顯增大
B. B點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相等
C. BC段細胞質壁分離復原,原生質層恢復到原來位置
D. 此曲線說明有機農(nóng)藥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細胞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曲線Ⅰ、Ⅱ分別表示物質A在無催化條件和有酶催化條件下生成物質P所需的能量變化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d段表示在無催化劑條件下,物質A生成物質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將酶催化改為無機催化劑催化該反應,則b在縱軸上將向下移動
C.若僅增加反應物A的量,則圖中曲線的原有形狀均發(fā)生改變
D.若曲線Ⅱ為最適酶促條件下的曲線,改變酶促條件后,則b在縱軸上將向上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引起富養(yǎng)化的主要生物類群及它的細胞類型依次是( )
A. 衣藻、真核細胞
B. 藍藻、真核細胞
C. 衣藻、原核細胞
D. 藍藻、原核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