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拋物線經過點(,).
(1)求的值;
(2)若此拋物線的頂點為(,),用含的式子分別表示,并求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3)若一次函數(shù),且對于任意的實數(shù),都有,直接寫出的取值范圍.
(1)n-m= (2)q=-p2+p+ (3)- ≤m≤ 且m≠0

試題分析(1) ∵點(-1,3m+)經過拋物線,∴代入解析式得出n-m的值(2)將點(p,q)代入解析式。解:(1)∵拋物線經過點(),
.
.  ............................................................. 1分
(2)∵,
, ............................................................. 2分
. .......................................................... 3分

.
.  ........................................................ 5分
(3)的取值范圍為. .................................... 7分
閱卷說明:只寫或只寫得1分.
點評:本題(1)問較簡單,將坐標點代入即可求之。(2)問由(1)知m n 的關系,將點(p,q)代入就能得到解析式 (3)構建不等式,由y1 y2的解析式得到,注意解不等式時的性質。本題屬于中難題。計算量較大,易出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小明從如圖所示的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中,觀察得出了下面五條信息:

;②;③;
;⑤
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將拋物線y=x2向左平移1個單位,再向下平移2個單位,得到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A.y=x2-2x-1B.y=-x2+2x-1
C.y=x2+2x-1D.y=-x2+4x+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拋物線 經過(2,1)和(6,-5)兩點.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設此拋物線與x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左側),與y軸交于C點,點P是在直線右側的此拋物線上一點,過點PPM軸,垂足為M. 若以AP、M為頂點的三角形與△OCB相似,求點P的坐標;
(3)點E是直線BC上的一點,點F是平面內的一點,若要使以點O、B、EF為頂點的四邊形是菱形,請直接寫出點F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本題滿分12分)
如圖,已知拋物線y=x2+bx-3a過點A(1,0),B(0,-3),與x軸交于另一點C.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若在第三象限的拋物線上存在點P,使△PBC為以點B為直角頂點的直角三角形,求點P的坐標;
(3)在(2)的條件下,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一點Q,使以PQ,BC為頂點的四邊形為直角梯形?若存在,請求出點Q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已知拋物線經過點、,則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將拋物線y=+3向右平移2個單位后,得到的新拋物線解析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本題10分)如圖,矩形OBCD的邊OD、OB分別在x軸正半軸和y軸負半軸上,且OD=10,OB=8.將矩形的邊BC繞點B逆時針旋轉,使點C恰好與x軸上的點A重合.

(1)直接寫出點A、B的坐標:A(    ,     )、B(     ,     );
(2)若拋物線y=-x2+bx+c經過點A、B,請求出這條拋物線的解析式;
(3)當≤x≤7,在拋物線上存在點P,使△ABP的面積最大,那么△ABP最大面積是                                 .(請直接寫出結論,不需要寫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8分)如圖,拋物線軸交于點,與軸交于,B兩點(點A在點B的右側),過C作直線,與拋物線相交于點,與對稱軸交于點N,點為直線上的一個動點,過P作軸的垂線交拋物線于點G,設線段PG的長度為

(1)求該拋物線的函數(shù)解析式
(2)當0<<5時,請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求出的最大值
(3)是否存在這樣的點P,使以M,N,P,G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若存在,請求出點P的坐標;若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