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RtABC中,CAB=90°,AC=AB=6,D,E分別是ABAC的中點,若等腰RtADE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得到RtAD1E1,設(shè)旋轉(zhuǎn)角為α0α≤180°),記直線BD1CE1的交點為P

1)如圖1,當α=90°時,線段BD1的長等于  ,線段CE1的長等于  ;

2)如圖2,當α=135°時,設(shè)直線BD1CA的交點為F,求證:BD1=CE1,且BD1CE1;

3)點PAB所在直線的距離的最大值是  

【答案】1)當α=90°時,線段BD1的長等于,線段CE1的長等于;

2)證明見解析;

3)點PAB所在直線的距離的最大值是.

【解析】試題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結(jié)合勾股定理分別得出BD1的長和E1C的長;
(2)根據(jù)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得出,∠D1AB=E1AC=135°,進而求出△D1AB≌△E1ACSAS),即可得出答案;(3)首先作PGAB,交AB所在直線于點G,則D1,E1在以A為圓心,AD為半徑的圓上,當B D1所在直線與⊙A相切時,直線B D1C E1的交點P到直線AB的距離最大,此時四邊形A D1P E1是正方形,進而求出PG的長.

試題解析:1∵∠CAB=90°,AC=AB=6,D,E分別是邊AB,AC的中點,

AE=AD=3,

等腰RtADE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得到等腰RtAD1E1,設(shè)旋轉(zhuǎn)角為α0α≤180°),

α=90°時,AE1=3,E1AE=90°,

BD1==3,E1C==3;

故答案為:33

2)證明:當α=135°時,如圖2,連接CE1,

RtAD1E是由RtADE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135°得到,

AD1=AE1,D1AB=E1AC=135°

D1ABE1AC

,

∴△D1AB≌△E1ACSAS),

BD1=CE1,且D1BA=E1CA,

記直線BD1AC交于點F

∴∠BFA=CFP,

∴∠CPF=FAB=90°

BD1CE1;

3)解:如圖3,作PGAB,交AB所在直線于點G,

D1,E1在以A為圓心,AD為半徑的圓上,

BD1所在直線與A相切時,直線BD1CE1的交點P到直線AB的距離最大,

此時四邊形AD1PE1是正方形,PD1=3,則BD1==3,

ABP=30°,

PB=3+3,

故點PAB所在直線的距離的最大值為:PG=

故答案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新型感冒病毒的直徑約為0.000000823米,將0.000000823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

A. 8.23×106 B. 8.23×107 C. 8.23×106 D. 8.23×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點(-1,2),且經(jīng)過第一、二、三象限,請你寫出一個符合上述條件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m是方程x2x10的一個解,則mm+12m2m+3+4的值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若整式x2+ky2(k為不等于零的常數(shù))能在有理數(shù)范圍內(nèi)因式分解,則k的值可以是(寫出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1|+|b﹣2|=0,則a+b=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若多項式x2kx24可以分解因式為(x3)·(x8),則k的值為(  )

A. 5 B. 5

C. 11 D.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杯足球賽正在巴西如火如荼地進行,賽前有人預(yù)測,巴西國家隊奪冠的概率是90%.對他的說法理解正確的是(
A.巴西隊一定會奪冠
B.巴西隊一定不會奪冠
C.巴西隊奪冠的可能性很大
D.巴西隊奪冠的可能性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七年級學生到野外活動,為測量一池塘兩端A,B的距離,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shè)計出如下幾種方案:

甲:如圖①,先在平地取一個可直接到達A,B的點C,再連接AC,BC,并分別延長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測出DE的長即為A,B的距離.
乙:如圖②,先過點B作AB的垂線BF,再在BF上取C,D兩點,使BC=CD,接著過點D作BD的垂線DE,交AC的延長線于點E,則測出DE的長即為A,B的距離.
丙:如圖③,過點B作BD⊥AB,再由點D觀測,在AB的延長線上取一點C,使∠BDC=∠BDA,這時只要測出BC的長即為A,B的距離.
(1)以上三位同學所設(shè)計的方案,可行的有;
(2)請你選擇一可行的方案,說說它可行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