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聊城)水城中學七年級同學為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選擇了一種盆栽斑葉植物作為實驗材料,該植物的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無葉綠體)界限清晰,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步驟:
步驟一:10:00時安裝好實驗裝置,并將裝置放在陽臺上;
步驟二:15:00時將葉片A、B同時摘下,酒精脫色處理,然后滴加碘液,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A、B兩葉片的綠色部分都變藍,非綠色部分無變化.
請分析回答問題:
(1)從實驗裝置看,該裝置可探究的兩個變量是
葉綠體和二氧化碳
葉綠體和二氧化碳
.請你說出探究其中任意一個變量的一組實驗是
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是探究變量葉綠體的一組實驗(或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葉片B的綠色部分是探究變量二氧化碳的一組實驗)
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是探究變量葉綠體的一組實驗(或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葉片B的綠色部分是探究變量二氧化碳的一組實驗)
(回答提示:××和××是探究變量××的一組實驗).
(2)實驗現(xiàn)象說明A、B兩葉片的綠色部分都含有淀粉.請你說出B葉片綠色部分淀粉的來源是
實驗前葉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或實驗前葉片含有的)
實驗前葉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或實驗前葉片含有的)

(3)實驗現(xiàn)象表明實驗失敗,你認為如何改進實驗操作步驟才能使實驗達到預期效果
在實驗前,將實驗裝置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
在實驗前,將實驗裝置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
分析:正確地分析出實驗裝置中對照組及實驗變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解答:解:(1)本題的選材是斑葉植物,這告訴我們材料的本身存在對照組,就是有葉綠體部分和無葉綠體部分,惟一變量就是葉綠體,該對照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是葉綠體;從實驗裝置可以看出A葉片與B葉片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A葉片在空氣中有二氧化碳,而B葉片在塑料袋內,由于有固體氫氧化鈉的存在,吸收袋內的二氧化碳,故B葉片處的環(huán)境中無二氧化碳,惟一變量是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對照實驗是探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因此對照組應該是A葉片的與B葉片的綠色部分.
(2)由于B葉片所處的環(huán)境中沒有二氧化碳,因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按理B葉片的綠色部分應該沒有淀粉產生,而實驗中B葉片有淀粉產生,說明實驗步驟中可能存在問題.通過分析實驗步驟,實驗時是將裝置直接放在陽光下進行實驗的,由于B葉片在裝入塑料袋前已經(jīng)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機物淀粉,所以原來制造的淀粉仍然能使碘液變藍,使實驗結果不明顯出現(xiàn)錯誤.
(3)要排除B葉片內原有淀粉的干擾,可以在實驗前將實驗裝置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在黑暗的環(huán)境里,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把原有的淀粉消耗盡,這樣就不能干擾實驗了.
故答案為:
(1)葉綠體和二氧化碳;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是探究變量葉綠體的一組實驗(或葉片A的綠色部分和葉片B的綠色部分是探究變量二氧化碳的一組實驗)
(2)實驗前葉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或實驗前葉片含有的)
(3)在實驗前,將實驗裝置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
點評:分清對照組與惟一變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聊城)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營養(yǎng)學會將我國成年人鈣供給量定為0.8克/天,處于生長發(fā)育旺盛的青少年對鈣的需求量更高,但我國絕大多數(shù)人遠未達到這一標準.據(jù)調查顯示,我國95%的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鈣.
材料二:下面是不同食物中鈣的相對量.(單位:mg/100克食物)
食物品種 大米 饅頭 瘦肉 青菜 馬鈴薯 牛奶 豆腐
含鈣量 3.6 30.0 6.0 102.0 30.0 11.0 100.0 160.0材料三:少年兒童骨內無機物含量接近2/3,實驗證明組成骨的無機物主要是鈣鹽,使骨脆硬.
(1)材料顯示:鈣是
的重要組成成分,少年兒童缺少鈣易患
佝僂
佝僂
。
(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僅從鈣的需求看,“谷類”遠遠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所以還建議常吃
奶類、豆類或其制品、魚肉等含鈣豐富的食物
奶類、豆類或其制品、魚肉等含鈣豐富的食物

(3)人體攝入的鈣等無機鹽主要是在
小腸
小腸
處被吸收的.
(4)王剛同學某日的食譜如下:(單位:克)

      食物 饅頭 青菜 豆腐 瘦肉
      質量 500 500 100 100請計算一下王剛同學該日攝入鈣的質量是
      0.466
      0.466
      克.參照以上數(shù)字,僅從人體對鈣的需求考慮,談談教育部號召開展“豆奶工程”的意義是
      滿足鈣的需求,提高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
      滿足鈣的需求,提高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8?聊城)去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給四川人民造成重大損失,災難也給成千上萬兒童造成心理疾。拐鹁葹,眾志成城,許多心理醫(yī)生奔赴災區(qū),通過語言、視聽、游戲等方法醫(yī)治兒童的心理疾。睦磲t(yī)生的醫(yī)治方法屬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8?聊城)農民王小二在政府的幫助下,走上了飼養(yǎng)牛蛙和野雞的致富之路.他觀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對”形式進行繁殖、野雞是以“交配”形式進行繁殖,你認為這兩種動物的受精方式分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一項研究表明,DDT在生物體內通過食物鏈進行逐級富集,最后在生物體內的濃度可以達百萬倍以上.某水城為DDT所污染,經(jīng)檢測該水城中DDT濃度可表示為0.0005,該水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A、B、C、D、E5種生物種群體內也有不同濃度的DDT,經(jīng)檢測,其含量分別如下表.請據(jù)表分析回答:

      (1)該水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渠道是食物鏈,即
      A
      A
      E
      E
      C
      C
      B
      B
      D
      D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主要成分是表中的
      A
      A
      ,即
      生產者
      生產者

      (3)DDT對生物有毒害作用,根據(jù)
      生物富集
      生物富集
      原理,上述生物中受害最大的是
      D
      D
      ,其次是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s id="qqeh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