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初中化學優(yōu)質課(華北區(qū)、東北區(qū))大賽說課一等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
一、教材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二氧化碳,知道其重要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和主要用途。
(2)懂得設計實驗來驗證物質性質的方法。
(3)學會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3)經過親自動手實驗,學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進行實驗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思維的嚴密性。
(2)通過用紫色石蕊試紙來進行實驗探究,學生親自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和對化學學習的持續(xù)興趣。
(3)通過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對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感受化學就在他們身邊,增強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三)教學重點、難點
1.二氧化碳的性質
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由于初三學生的思維方式正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移,他們習慣于依靠感性來認識事物,因此本節(jié)課以引導探究為主,多媒體為輔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驗體現(xiàn)學科特點,發(fā)揮實驗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動探索精神,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感知和探索知識,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自己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初三年級學生大多數(shù)處在14―15 歲的年齡段,正處在身心迅速成長的時期,大腦機能顯著發(fā)展并趨于成熟,他們對化學的興趣逐步由“直覺興趣―操作興趣―具有因果關系的興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認知興趣遷移”。往往通過自主探究來了解一類物質的規(guī)律知識,喜歡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實驗和觀察活動。因此本節(jié)課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總結得出結論,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發(fā)展新知識,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合作學習,達到發(fā)展思維能力的目的。
本節(jié)課堂實驗較多,聯(lián)系生活和生產實際也較多,因此,我在設計時以探究可樂飲料為活動線,以獲得二氧化碳性質用途為知識線。將二氧化碳的性質等知識搭上了趣味、愉悅、競爭的載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新課標“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這一教學宗旨。
五、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設置情景
【引入】趣味實驗《跳動的硬幣》
學生觀看,思考
利用有趣的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
探究活動一
【展示】同學們熟悉的可樂汽水
【創(chuàng)設問題】可樂中產生的氣泡是什么氣體?
【總結板書】與石灰水反應CO2+Ca(OH)2=CaCO3↓+H2O
【多媒體展示】反應方程式
【介紹】有關的用途
觀看,聯(lián)想,躍躍欲試
【探究活動一】:
【猜想假設】氣體是二氧化碳
【討論交流】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
【實驗驗證】根據(jù)器材和實驗方案
【歸納小結】總結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
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發(fā)學生對探究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從身邊事物發(fā)現(xiàn)化學問題,探究的意識。
探究活動一
【引入】可樂中產生二氧化碳,如何用實驗驗證二氧化碳溶于水
【探究活動二】:
【設計方案】
【交流展示】各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設計思路,講述自己的設計和如何實施實驗
【評價反思】師生共同相互交流學生討論方案
【實驗驗證】根據(jù)給出的器材,確定實驗方案。
【解釋與結論】分析實驗后礦泉水瓶子變癟的原因。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實驗評價能力,通過小組的合作,互相啟迪、互相補充、完善自己的設計方案;通過讓學生講述自己的設計,提高表述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探究的快樂,激發(fā)探究熱情。
探究活動二
【設疑】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中是否發(fā)生化學反應?.
【引導】:判斷化學反應的主要依據(jù)
【提供素材】演示把鹽酸溶液中滴加到石蕊試紙上
【啟發(fā)設疑】碳酸也是一種酸,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那么“碳酸飲料”中有沒有碳酸,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板書總結】
CO2+H2O=H2CO3
【講解】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時候一部分發(fā)生反應了
聆聽、思考、討論、交流
【討論】依據(jù)是有新物質生成
【猜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可能是碳酸
【探究活動二】:
【觀察】學生將剛才變癟礦泉水瓶子中的液體滴到紫色石蕊試紙上觀察變色情況
【分析推測】剛才得到的液體中都有二氧化碳、水、碳酸,是那種物質使石蕊變色?
【討論設計】:討論交流,確定實驗方案
【實驗探究】
四、設計思路
1、將水滴在干燥的石蕊試紙上
2、將干燥的石蕊試紙放入裝有二氧化碳的試管中
3、將潤濕的石蕊試紙放入裝有二氧化碳的試管中
4、將變紅的石蕊試紙烘干
【總結歸納】碳酸容易分解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探究,讓學生親自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并學會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得出結論,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演示】二氧化碳使燒杯中一高一矮的兩支點燃的蠟燭先后熄滅
【板書】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不可燃,不助燃。
觀察,討論總結二氧化碳的性質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展示圖片】深井救人
【設疑】救人時為什么先通氧氣?
【板書】不供給呼吸
小組討論。師生交流、解決疑惑
聯(lián)系實際,感受生活中的化學。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播放視頻】“干冰”的汽化,介紹“干冰”的性質
【播放視頻】溫室效應的危害讓同學們建立環(huán)境觀念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知道二氧化碳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造福于人類,又會因“溫室效應”的加劇而給人類帶來災難,所以利用好、控制好二氧化碳是人類永恒的話題
使學生能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懂得運用有關的化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反思與小結
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把有關我們學習二氧化碳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反思與小結】聆聽、思考、躍躍欲試、展示交流
我是二氧化碳分子,我也有個很長的英文名carbon dioxide,可是我就沒能像水姐姐那樣,還有個water的英文名字,好記又好聽,羨慕死了5555555,你們暫時就記住我的中文名字吧――干冰。
在有趣的故事中學到了知識,加深了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掌握。
課后實踐
查閱有關資料,通過有關媒體,多了解二氧化碳的知識。然后以“二氧化碳分子流浪記”為題寫一篇科普小文章,將其有關知識盡量多的展示出來。
讓學生多動手、多思考,他們就會有更多的心得和體會,對化學的學習也就更有興趣。
板書設計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