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有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光電效應現(xiàn)象中,入射光的強度越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越大
B.湯姆生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C.U衰變?yōu)? Rn要經過4次α衰變和2次β衰變
D.玻爾原子理論不僅能解釋氫原子光譜,而且也能解釋其它原子光譜

【答案】C
【解析】解:A、由光電效應方程:Ekm=hγ﹣W,在光電效應現(xiàn)象中,入射光的頻率越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越大,故A錯誤;

B、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故B錯誤;

C、 U衰變?yōu)? Rn,質量數減小16,而質子數減小6,經過一次次α衰變,質量數減小4,質子數減小2,而﹣次β衰變質量數不變,則質子數增大1,因此要經過4次α衰變和2次β衰變,故C正確;

D、玻爾原子理論只能解釋氫原子光譜,故D錯誤;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若有一顆“宜居”行星,其質量為地球的p倍,半徑為地球的q倍,則該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CD是一直角梯形棱鏡的橫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內的一束光線由O點垂直AD邊射入,已知棱鏡的折射率n= ,AB=BC=8cm,OA=3cm,∠OAB=60°.

(1)求光線第一次射出棱鏡時,出射光線的方向.
(2)第一次的出射點距C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核電站發(fā)電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發(fā)電機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B.汽輪機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核電站是利用核聚變釋放的核能
D.核電站是利用化學反應釋放的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釙(Po)放出的α射線轟擊鈹(Be)時會產生A粒子流,用粒子流A轟擊石蠟時,會打出粒子流B . 下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核反應方程: Be+ He→ C+ n
B.該實驗是查德威克發(fā)現(xiàn)質子的實驗
C.粒子A為中子,粒子B為質子
D.粒子A為質子,粒子B為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O點的轉軸上,另一端與一質量為m、套在粗糙固定直桿A處的小球(可視為質點)相連,直桿的傾角為30°,OA=OC,B為AC的中點,OB等于彈簧原長.小球從A處由靜止開始下滑,初始加速度大小為aA , 第一次經過B處的速度為v,運動到C處速度為0,后又以大小為aC的初始加速度由靜止開始向上滑行.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小球可以返回到出發(fā)點A處
B.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 mv2
C.撤去彈簧,小球可以在直桿上處于靜止
D.aA﹣aC=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m1=10kg的物體甲通過三段輕繩懸掛,三段輕繩的結點為O,輕繩OB水平且B端與站在水平面上的質量為m2的人相連,輕繩O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物體甲及人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2,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求:

(1)輕繩OA、OB拉力大。

(2)地面對人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3)若人的質量m2=60kg,人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35,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動,則物體甲的質量m1最大不能超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車上有一個定滑輪,跨過定滑輪的繩一端系一重球,另一端系在彈簧秤上,彈簧秤固定在小車上,開始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時,與靜止狀態(tài)相比較,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彈簧秤讀數變大,小車對地面壓力變大
B.彈簧秤讀數變大,小車對地面壓力變小
C.彈簧秤讀數變大,小車對地面的壓力不變
D.彈簧秤讀數不變,小車對地面的壓力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如圖1甲,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OC為細繩.圖1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圖乙中的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理論值;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2)如圖2,這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可從圖中讀出.由圖2可讀得兩個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別為____N_____N(只需讀到0.1N).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