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崇文區(qū)二模)如圖,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邊長為 2
2
,側(cè)棱長為4,點E、F分別是棱AB、BC中點,EF與BD相交于G.
(Ⅰ)求異面直線D1E和DC所成的角;
(Ⅱ)求證:平面B1EF⊥平面BDD1B1;
(Ⅲ)求點D1到平面B1EF的距離.
分析:(Ⅰ)在正四棱柱中,異面直線D1E和DC所成的角,即D1E和AB所成的角,然后通過解直角三角形求解;
(Ⅱ)證平面B1EF⊥平面BDD1B1,只需證明EF垂直于平面BDD1B1,由正四棱柱的性質(zhì)即可證明;
(Ⅲ)求點D1到平面B1EF的距離,根據(jù)(Ⅱ)中證出的平面B1EF⊥平面BDD1B1,只要過D1作交線B1G的垂線就得到點到面的距離,然后通過借直角三角形求解.
解答:證明(Ⅰ)連結(jié)AD1
∵ABCD-A1B1C1D1 是正四棱柱,
∴AA1⊥平面ABCD.
∴平面ADD1A1⊥平面ABCD.
又AB⊥AD,
∴AB⊥平面ADD1A1
∴AB⊥AD1
由已知AD=2
2
,DD1=4,
∴AD1=
AD2+DD12
=
(2
2
)
2
+42
=2
6

而AE=
2
,
∴tan∠ADE1=
AD1
AE
=
2
6
2
=2
3

∵CD∥AB.
∴DC與D1E所成的角就是AB與D1E所成的角,即∠D1EA.
∴直線DC與D1E所成的角為arctan2
3
;
(Ⅱ) 連結(jié)AC,由已知,EF∥AC,AC⊥BD.
D1C交C1 D于E,連AE.
∴EF⊥BD.
又BB1⊥EF,且BD∩B1B=B.
∴EF⊥平面BDD1B1
∵EE?平面EFB1
∴平面B1EF⊥平面BDD1B1;
(Ⅲ)連接B1G,作D1H⊥B1G,H為垂足.
由于平面B1EF⊥平面BDD1B1,B1G為交線,
∴D1H⊥平面 B1EF.D1H的長是點D1到平面B1EF的距離.
在Rt△D1B1H中,D1H=D1B1•sina∠D1B1H.
∵D1B1=
2
A1B1=
2
•2
2
=4,sin∠D1B1H=sina∠B1GB=
4
17
,
∴D1H=
16
17
=
16
17
17

∴點D1到平面B1EF的距離為
16
17
17
點評:本題考查了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考查了面與面的垂直,考查了點到面距離的求法,綜合考查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是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6•崇文區(qū)二模)已知A={x|x<1},B={x|(x-2)(x-a)≤0},若a≤1 則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6•崇文區(qū)二模)將拋物線y=x2+4x+4的圖象按向量
a
平移,使其頂點與坐標原點重合,則
a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6•崇文區(qū)二模)若sin2α>0且sinα<0,則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6•崇文區(qū)二模)雙曲線tx2-y2-1=0的一條漸近線與直線2x+y+1=0垂直,則雙曲線的離心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6•崇文區(qū)二模)用平面α截半徑為R的球,如果球心到截面的距離為
R
2
,那么截得小圓的面積與球的表面積的比值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