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廢紙主要成分是木質纖維。圖甲是工業(yè)上利用廢紙生產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界中①環(huán)節(jié)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________的環(huán)境中。②中獲得的酶是__________酶。
(2)若從土壤中分離出上述微生物,應以_________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并加入_____________形成紅色復合物進行篩選,培養(yǎng)基上會出現(xiàn)以該菌的菌落為中心的_______。
(3)接種后一個平板經培養(yǎng)后的菌落分布如圖乙所示,推測接種時可能的操作失誤是___。向試管內分裝含瓊脂的培養(yǎng)基時,若試管口黏附有培養(yǎng)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凈的原因是_。
(4)生產中可以滿足④環(huán)節(jié)的常見菌種是_________。玉米秸稈中的纖維素經充分水解后的產物可為該微生物的生長提供______。
【答案】富含纖維素(“落葉較多”等) 纖維素 纖維素 剛果紅(CR) 透明圈 涂布不均勻 避免培養(yǎng)基污染棉塞 酵母菌 碳源
【解析】
1、分析題圖:①表示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②表示纖維素酶的活性鑒定,③表示纖維素發(fā)酵,④表示接種微生物,⑤表示酒精發(fā)酵,X表示酵母菌;
2、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纖維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等,它們可以產生纖維素酶;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可以把纖維素分解為纖維二糖,進一步分解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纖維素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中,纖維素分解菌能夠很好地生長,其他微生物則不能生長。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剛果紅,可與培養(yǎng)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分解后,紅色復合物不能形成,培養(yǎng)基中會出現(xiàn)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從而可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1)富含纖維素的環(huán)境中纖維素分解菌較多;②中獲得的酶是纖維素酶,該酶是一種復合酶,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
(2)篩選纖維素分解菌時,用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后,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剛果紅,其可與培養(yǎng)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分解后,紅色復合物不能形成,培養(yǎng)基中會出現(xiàn)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從而可篩選出纖維素分解菌。
(3)純化菌種時,為了得到單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種方法有兩種,即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題圖乙中采用的是稀釋涂布平板法,但菌落分布不均勻,其原因是涂布不均勻。向試管內分裝含瓊脂的培養(yǎng)基時,若試管口黏附有培養(yǎng)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凈,這樣可以避免培養(yǎng)基污染棉塞。
(4)參與酒精發(fā)酵的常見菌種是酵母菌。玉米秸稈中的纖維素經充分水解后的產物可為該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碳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a、b、c、d 分別表示不同的變異類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a 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 ② a、c 分別表示基因重組、基因突變
③ b、d 都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④ b、c、d 都能使子代表現(xiàn)出相對性狀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兩種生長狀況相似的甲、乙植物培養(yǎng)在適宜的光照強度、溫度與水分條件下,探究兩種植物 CO2 吸收速率與 CO2 濃度的關系,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實踐中常用希爾反應來測定除草劑對甲、乙植物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用不同濃度的某除草劑分別處理甲和乙的離體葉綠體并進行希爾反應(基本過程:將黑暗中制備的離體葉綠體加到含有 DCIP(氧化型)、蔗糖和 pH7.3 磷酸緩沖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產生氧氣等,溶液中的 DCIP 被還原,顏色由藍色變成無色),實驗結果如下表格所示;卮鹨韵聠栴}:
除 草 劑 相對濃度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甲放氧速率相對值 | 5.0 | 4.4 | 3.7 | 3.0 | 2.2 | 1.6 | 1.0 |
乙放氧速率相對值 | 5.0 | 3.7 | 2.2 | 1.0 | 0 | 0 | 0 |
(1)上述實驗在相對密閉容器中,通?赏ㄟ^控制不同濃度的_________ 溶液控制 CO2 濃度。相同濃度除草劑處理下,除了通過測定放氧速率判斷甲和乙受除草劑抑制效果之外,根據希爾反應還可通過_________快慢來判斷。
(2)若在紅色薄膜下進行該實驗,則圖所畫曲線的 a 點應該往______ 移;CO2 濃度為 b 時,通常甲植株的 O2 產生量_____________ (>/</=)乙植株的 O2 產生量,甲植株由 CO2 濃度為 b 調到 c 處后短時間內葉綠體中減少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 (①三磷酸腺苷②C5③(CH2O)④C3⑤NADPH)。
(3)上述希爾反應實驗中外界溶液添加蔗糖的目的是________ ,據上表除草劑處理影響葉綠體放氧速率,可知除草劑抑制主要作用于葉綠體的_______ (填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選一盆銀邊天竺葵(葉邊緣呈白色),預先放在黑暗中48小時,再用黑紙將葉片左側上下兩面夾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陽光下照射6小時,剪下此葉片,用打孔器分別在該葉片不同部位質(見圖1)取下①、②、③三個圓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熱脫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加碘液。請依據上述信息及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將銀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實驗能證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條件的對照組和實驗組是_________(填寫圖1中的序號),證明光合作用場所是葉綠體的對照組和實驗組是_________(填寫圖1中的序號)
⑵圖2中D點處限制其進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強度的外界條件是_____。(至少寫一條)
⑶圖2中B點處細胞進行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_,與此生理活動有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你對泡蘿卜酸黃瓜和酸豆角一定不陌生吧?一碟酸甜香脆的泡菜,能令人胃口大開。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泡菜宜選用新鮮的蔬菜,原因是新鮮蔬菜中 。
(2)制作泡菜所利用的菌種是 ,與釀造果酒所需菌種相比較,該菌種細胞結構上的主要特點是 。
(3)配制的鹽水需煮沸,其作用是 和 。
(4)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是亞硝酸鹽與 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 色染料。將顯色反應后的樣品與已知濃度的標準顯色液進行目測比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5)提取亞硝酸鹽的過程中使用的氫氧化鋁乳液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制備抗埃博拉病毒(EBOV)VP40蛋白單克隆抗體的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通過PCR技術獲取目的基因的過程中,反應體系中除了加入含有EBOV VP40基因的DNA、dNTP,還應該有___________酶和根據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設計的_____________。
(2)選用EcoRⅠ和XhoⅠ雙酶切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腸桿菌獲得重組質粒A,從而發(fā)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過程可稱為________。該過程首先需要用________處理大腸桿菌,使其更易吸收環(huán)境中的DNA分子。
(4)過程⑥常用的不同于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處理,該過程能產生的兩兩融合的細胞有_______種。若把在HAT選擇培養(yǎng)基上存活的細胞全部培養(yǎng)在同一培養(yǎng)基中,從中提取出的抗體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單克隆抗體。
(5)體內培養(yǎng)是指把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內進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從__________中提取單克隆抗體。圖示過程應用了哪些生物技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某興趣小組將長勢相似的不同種的植物甲和乙,分別置于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密閉透明容器內,在適宜的光照強度和溫度等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測得容器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與A點相比,C點時的植物甲在暗反應過程中[H]消耗較少
B.在B、C點對應的時間段內,植物乙的葉肉細胞中C5的消耗量比植物甲的大
C.C點對應的時間點之前,植物乙積累的有機物比植物甲積累的多
D.C點對應的時間點之后,植物甲和乙都能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一條食物鏈中的三個種群一年內能量流動統(tǒng)計的部分數(shù)據。有關敘述正確的
A.三個種群組成的食物鏈是I→II→III
B.不同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流動以有機物為載體
C.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4%
D.種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為5.45107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兩種淀粉酶A與B,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不同溫度條件下這兩種淀粉酶的活性,進行了相關實驗。圖甲是將淀粉溶液與淀粉酶溶液混合搖勻,保溫5分鐘后,對各組淀粉剩余含量進行檢測的結果;圖乙是40℃時測定酶A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麥芽糖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根據實驗結果分析,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無關變量有pH、反應時間、溶液的量等
B.酶A在20℃條件時活性較高,酶B在40℃條件時活性較高
C.其他實驗條件不變,若適當升高溫度,圖乙中P點將向左移動
D.該實驗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生成物麥芽糖的含量來表示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