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分析:(1)根據(jù)題目所給信息推導出X、Z、W三種元素,由化合物的成鍵元素來判斷化學鍵類型;
(2)根據(jù)鹽的水解原理和離子濃度大小比較的方法來回答;
(3)根據(jù)蓋斯定律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來回答;
(4)①根據(jù)溫度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來分析;
②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和該點所示的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
③根據(jù)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來回答;
④提高YZ轉化率,平衡向右移動,結合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來回答.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X、Y、Z、W、M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故X為H,Y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故Y為C,Z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故Z為O,W是同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故W為Na,M的負一價離子與Z的某種氫化物分子(應為H
2O
2)含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即18個,故M為Cl,
(1)X、Z、W形成的化合物為NaOH,其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離子鍵和共價鍵,故答案為:離子鍵、共價鍵;
(2)由Y、Z、W三元素共同構成的化合物為碳酸鈉,CO
32-水解顯堿性,方程式為:CO
32-+H
2O═HCO
3-+OH
-、HCO
3-+H
2O═H
2CO
3+OH
-,溶液中各個離子濃度的關系遵循電荷守恒,即c(Na
+)+c(H
+)═c(OH
-)+2c(CO
32-)+c(HCO
3-),故答案為:CO
32-+H
2O═HCO
3-+OH
-、HCO
3-+H
2O═H
2CO
3+OH
-;c(Na
+)+c(H
+)═c(OH
-)+2c(CO
32-)+c(HCO
3-);
(3)根據(jù)蓋斯定律,H
2與Cl
2的反應和①②③之間的關系為①-②+2×③,故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
2(g)+Cl
2(g)═2HCl(g);△H=(a+b-2c)KJ?mol
-1,故答案為:H
2(g)+Cl
2(g)═2HCl(g);△H=(a+b-2c)KJ?mol
-1;
(4)①根據(jù)圖示,當溫度相等時的A、B兩點,看出P
2時CO的轉化率高于P
1,而壓強增大,才可以達到這種結果,故P
2高于P
1,故答案為:小于;
②從圖中看出A點時,CO的轉化率為0.5,CO+2H
2CH
4O,CO的初始濃度為1mol/l,氫氣的初始濃度為2mol/l,則CO變化濃度為0.5mol/l,氫氣減少的濃度為1mol/l,故平衡時CO、H
2、甲醇的濃度分別為0.5mol/l、1mol/l、0.5mol/l,據(jù)K=
=
=1(mol/l)
-2,故答案為:1(mol/l)
-2;
③因P
2高于P
1,故C點壓強大于A點,壓強大反應速率快,故反應開始到達平衡狀態(tài)所需的時間t
A大于t
C,故答案為:大于;
④提高CO轉化率,說明平衡向右移動,根據(jù)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故可以降溫、加壓、及時的移走甲醇等,故答案為:降溫、加壓.
點評:本題是原子結構知識和化學平衡知識相結合的一道綜合題目,難度較大,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