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西藏拉薩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價鍵總數(shù)為10NA
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離子數(shù)之和為0.1NA
C.鈉在空氣中燃燒可生成多種氧化物。23g鈉充分燃燒時轉移電子數(shù)為1NA
D.235g核素U發(fā)生裂變反應:U+nSr+U+10n凈產(chǎn)生的中子(n)數(shù)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浙江省溫州市高三上學期返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年7月31日,中國獲得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這將促進中國冰雪運動。以下關于冰的說法正確的是
A.冰與水共存物屬于混合物 B.冰的密度比水大
C.冰與二氧化硅的晶體類型相似 D.氫鍵在冰晶體結構中起關鍵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一上學期第二次診斷性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下面是實驗室制氯氣的化學方程式:MnO2+4HCl = MnCl2+Cl2 ↑+2H2O
已知標準狀況下有1.12LCl2生成,則消耗的HCl的物質的量為 ,被氧化的HCl的物質的量為 。
(2)在標準狀況下,42.6g氯氣的體積是___________。將其完全與鐵化合,需要鐵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將生成的固體全部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則該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將此溶液取出50mL加水配制成200mL溶液,則其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一上學期第二次診斷性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化學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制備等的自然科學
B.化學是一門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可以利用化學知識創(chuàng)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C.化學的發(fā)展經(jīng)過了從宏觀到微觀,從感性到理性的逐步深化的過程
D.隨著化學的發(fā)展,人們最終會實現(xiàn)通過化學變化使水變油的夢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蒸餾實驗中,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蒸餾燒瓶中盛體積的自來水,并放入幾粒沸石
B.將溫度計水銀球插入自來水中
C.冷水從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蒸餾水時,應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N2(g)+3H3(g)2NH3(g) ΔH<0達到平衡,當單獨改變下列條件后,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加催化劑,v(正)、v(逆)都發(fā)生變化,且變化的倍數(shù)相等
B.加壓,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數(shù)大于v(逆)增大的倍數(shù)
C.降溫,v(正)、v(逆)都減小,且v(正)減小的倍數(shù)小于v(逆)減小的倍數(shù)
D.加入氬氣,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數(shù)大于v(逆)增大的倍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紅色七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很多生活中的現(xiàn)象均與化學有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酸可除銹”“洗滌劑可去油”都是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B.魚蝦放久了會產(chǎn)生不愉快的腥臭氣味,應當用水沖洗,并在烹調(diào)時加入少量食醋
C.被蜂蟻蜇咬會感到疼痛難忍,這是蜂蟻咬人時將甲酸注入人體的緣故,此時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氫鈉溶液,可以減輕疼痛
D.食品包裝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潮解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既能跟稀硫酸反應,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①NaHCO3 ②(NH4)2SO3 ③Al2O3 ④Al(OH)3 ⑤Al
A.全部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③④⑤ D.只有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