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了研究物質(zhì)的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里分別盛入水和煤油,用同樣的電熱器給它們加熱,得到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液體 質(zhì)量/g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min
1 200 20 28 8
2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1)比較1、3次實驗可得結論: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
 
 (填“相同”或“不同”)
(2)比較
 
、
 
次實驗可得結論:同種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質(zhì)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
(3)比較3、4次實驗可得結論:
 

(4)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物質(zhì)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
 
、
 
 
有關.
(5)該實驗小組獲得探究成功,主要得益于采用了
 
法.
分析:(1)根據(jù)Q=cm△t得,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比熱容、質(zhì)量和升高的溫度有關,在探究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變量法;
(2)實驗中通過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吸收的熱量多少,采用了轉(zhuǎn)換法.
解答:解:(1)1、3次實驗數(shù)據(jù),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物質(zhì)的種類不同,加熱時間不同,可得結論: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2)1、2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物質(zhì)的種類和升高的溫度相同,物質(zhì)的質(zhì)量不同,且質(zhì)量越大,加熱時間越長,吸收熱量越多,可得結論:同種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質(zhì)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
(3)3、4次實驗數(shù)據(jù),物質(zhì)的種類和質(zhì)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不同,升高的溫度越大,加熱時間越長,說明吸收熱量越多,可得結論:質(zhì)量相同的同種物質(zhì),升高的溫度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
(4)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物質(zhì)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zhì)的種類、質(zhì)量和升高的溫度有關;.
(5)由上分析知,該實驗主要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故答案為:(1)不同;(2)1;2;(3)質(zhì)量相同的同種物質(zhì),升高的溫度越高,吸收熱量越多;(4)物質(zhì)種類;質(zhì)量;升高的溫度;(5)控制變量.
點評:此題是探究影響物體吸熱多少的物理量實驗,主要采用了控制變量法,注意實驗中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物質(zhì)吸收熱量的多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徐匯區(qū)一模)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將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橡皮薄膜,豎直插入水中不同深度,觀察到橡皮薄膜均向上凸起,實驗現(xiàn)象如圖1,2所示.
①觀察圖1和2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他們猜想:
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可能與深度有關
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可能與深度有關

②為了驗證猜想,他們用儀器測出不同深度處水的壓強p,并將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二中.
表二 水  密度為1.0×103千克/米3實驗序號深度h(厘米)液體壓強p(帕)
實驗序號 深度h
(厘米)
液體壓強p
(帕)
1 5 490
2 10 980
3 15 1470
表三
實驗
序號
深度h
(厘米)
液體壓強p
(帕)
4   ****
5   ****
6   ****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與3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距水面深度h1、h2、h3處對應的水的壓強為p1、p2、p3,它們之間滿足的關系:
p1:p2:p3=h1:h2:h3
p1:p2:p3=h1:h2:h3
(填數(shù)量關系).由此,小明得出初步結論:水內(nèi)部的壓強與水的深度成正比;小華得出初步結論:同種液體內(nèi)部,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成正比.
分析上述實驗過程和相關條件,
小明
小明
得出的初步結論更合理些(選填“小明”或“小華”).
③小紅還要繼續(xù)研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液體種類的關系,為此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
密度不同的其它液體
密度不同的其它液體
.為了和表二獲取的實驗數(shù)據(jù)作比較,她設計了記錄表三,請將表三內(nèi)的空格填寫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們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讓鋼球從斜面由靜止?jié)L下,撞到一個在水平面上放置的小木塊上,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木塊被撞的越遠,表示鋼球的動能越大.同學們進行了兩組實驗,第一組實驗是將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滾下,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一.第二組實驗是將質(zhì)量相同的鋼球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滾下,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二.  
表一 (鋼球撞擊木塊時的速度v=5cm/s) 表二 (質(zhì)量為10g的鋼球)
序號 鋼球質(zhì)量/g 木塊被撞擊的距離/cm 序號 鋼球撞擊木塊時的速度(cm/s) 木塊被撞擊的距離/cm
1 10 6 4 5 6
2 20 12 5 10 24
3 30 18 6 15 54
(1)第一組實驗的三次是將鋼球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滾下,而第二組實驗的三次是將鋼球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滾下,其目的是各是為了
控制鋼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使鋼球到達水平面上的速度不相等
控制鋼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使鋼球到達水平面上的速度不相等

(2)分析表一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
運動速度相等時,物體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
運動速度相等時,物體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

(3)分析表二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
物體質(zhì)量相等時,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物體質(zhì)量相等時,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4)分析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對物體動能大小影響較大的因素是
速度
速度
,你這樣判斷的依據(jù)是
物體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物體的動能與物體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物體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物體的動能與物體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用到如下器材:電壓恒為4V的電源,阻值為5Ω、10Ω、15Ω、20Ω、25Ω、30Ω的定值電阻各一只,“15Ω 1A”的滑動變阻器一只,學生用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只,開關和導線若干,設計的電路如圖1所示.
精英家教網(wǎng)
(1)實驗時,該小組同學選用電壓表的量程是0-3V,根據(jù)題意,請你選擇合適的電流表量程,并幫助該組同學按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2中實物圖的連接.(要求滑動變阻器使用A接線柱)
(2)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是
 
(填“斷開”或“閉合”)的,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
 
(填“A”或“B”)端;
(3)由于電路中電流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探究某一因素變化對電流的影響時,必須保持其它因素不變,即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其中此實驗被控制的變量是
 
,滑動變阻器R'的作用是
 

(4)在實驗中,要使電路中的電流增大,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向
 

滑動,此時電阻R兩端的電壓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通過實驗,測得6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其中第3次實驗時電流表的指針位置如圖3所示,請把測得的電流數(shù)值填入表格中.
U=3 V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電阻R 5 10 15 20 25 30
電流I/A 0.6 0.3 0.2   0.12 0.1
(6)在此探究實驗過程中,當E、F兩點間的電阻由5Ω更換為10Ω后,為了探究上述問題,你認為應該采取的操作是
 

A.閉合開關,讀出電流表的讀數(shù)
B.閉合開關,將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左移
C.改變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
D.閉合開關,將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右移
(7)該實驗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8)該實驗結論:
 

(9)用此實驗電路圖你還可以測量哪些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省安慶市九年級畢業(yè)班21校正月聯(lián)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了研究物質(zhì)的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里分別盛入水和煤油,用同樣的電熱器給它們加熱,得到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液體

質(zhì)量/g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min

1

200

20

28

8

2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1)比較1、3次實驗可得結論: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         (填“相同”或“不同”)

(2)比較      、      次實驗可得結論:同種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質(zhì)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

(3)比較3、4次實驗可得結論:                                       

(4)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物質(zhì)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                      、            有關。

(5)該實驗小組獲得探究成功,主要得益于采用了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