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三角形ABC,
(1)請畫出另一個三角形,使它與已知三角形相似比為1:2(尺規(guī)作圖,要求不寫作法,只保留作圖痕跡);
(2)若給出原三角形ABC的面積為2a,求所作三角形的面積.
分析:(1)先作出△ABC三邊的中點,再順次連接各個中點,即可得出出新的三角形與已知三角形相似比為1:2;
(2)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原三角形ABC的面積,即可求出所作三角形的面積.
解答:解:(1)作圖如下:


(2)∵新作三角形與已知三角形相似比為1:2,
∴新作三角形與已知三角形的面積之比為1:4,
∴所作三角形的面積是:
1
4
•2a=
a
2
;
點評:此題考查了作圖-相似變換,用到的知識點所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尺規(guī)作圖,解題的關鍵是根據(jù)要求作出圖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5、如圖,已知CD⊥AB,BE⊥AC,垂足分別為D、E,BE、CD相交于點O,且AO平分∠BAC,那么圖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三角形ABC中,∠B=90°,O是AB上一點,以O為圓心,OB為半徑的圓與AB交于精英家教網(wǎng)點E,與AC切于點D.
(1)求證:DE∥OC;
(2)若AD=2,DC=3,求tan∠ADE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直線AB與x軸交于A(6,0)點,與y軸交于B(0,10)點,點M的坐標為(0,4),點P(x,y精英家教網(wǎng))是折線O→A→B上的動點(不與O點、B點重合),連接OP,MP,設△OPM的面積為S.
(1)求S關于x的函數(shù)表達式,并求出x的取值范圍;
(2)當△OPM是以OM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時,求S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1•裕華區(qū)二模)如圖①,將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疊放在一起,使上面三角板的一個銳角頂點與下面三角板的直角頂點重合,并將上面的三角板繞著這個頂點逆時針旋轉,在旋轉過程中,當下面三角板的斜邊被分成三條線段時,我們來研究這三條線段之間的關系.
(1)實驗與操作:
如圖②,如果上面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旋轉到CM的位置時,它的斜邊恰好旋轉到CN的位置,請在網(wǎng)格中分別畫出以AM、MN和NB為邊長的正方形,觀察這三個正方形的面積之間的關系;
(2)猜想與探究:
如圖③,在Rt△ABC中,BC=AC,∠ACB=90°,M、N是AB邊上的點,∠MCN=45°,作DA⊥AB于點A,截取DA=NB,并連接DC、DM.
我們來證明線段CD與線段CN相等.
∵∠CAB=∠CBA=45°,又DA⊥AB于點A,
∴∠DAC=45°,∴∠DAC=∠CBA,
又∵DA=NB,BC=AC,
∴△CAD≌△CBN.
∴CD=CN.

請你繼續(xù)解答:
①線段MD與線段MN相等嗎?為什么?
②線段AM、MN、NB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為什么?
(3)拓廣與運用:
如圖④,已知線段AB上任意一點M(AM<MB),是否總能在線段MB上找到一點N,使得分別以AM與BN為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的和等于以MN為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若能,請在圖④中畫出點N的位置,并簡要說明作法;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按要求畫圖并填空:如圖,已知三角形ABC及點D,CB⊥AB,B為垂足.
(1)作直線AD;
(2)延長AB到E,使得BE=AB,連接CE;
(3)作射線DE;
(4)圖中線段
CB
CB
的長表示點C到線段AE所在直線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