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正方形ABCD中,有一直徑為BC=2cm 的半圓O.兩點E、F分別從點B、點A同時出發(fā),點E沿線段BA以1cm/s的速度向點A運動,點F沿折線A-D-C以2cm/s的速度向點C運動.設點E離開點的B時間為t(s),其中1≤t<2.
(1)當t為何值時,線段EF和BC平行?
(2)EF能否與半圓O相切?如果能,求出t的值;如果不能,請說明原因.
(3)如圖2,設EF與AC相交于點P,當點E、F運動時,點P的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若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若不發(fā)生變化,也請說明理由,并求AP:PC的值.
變式:如圖3,若將上題改為,正方形ABCD中,有一直徑為BC=2cm的半圓O.點E為AB邊上的動點(不與點A、B重合),過點E與圓O相切的直線交CD所在直線為點F,設EB=x,F(xiàn)D=y.
(1)試寫出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2)是否存在切線EF,把正方形ABCD的周長分成相等的兩部分?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1)線段EF和BC平行時,AE=DF,2-t=2t-2,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其t值.
(2)當EF與半圓O相切時,根據(jù)切線的性質(zhì),作輔助線如圖,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就可以求出其t的值.
(3)當1≤t<2時,△AEP∽△CFP,就可以求出點P的位置不會發(fā)生變化AP:PC=AE:CF,而AE:CF是個定值為
1
2

變式(1),當F點在CD的延長線上在Rt△EHF中;當E點重合于D點時,在Rt△EHD中;當F點在DC上,在Rt△EHF中;運用切線的性質(zhì)及勾股定理建立等量關系就可以求出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
(2)假設EF把正方形周長分成相等兩部分,即EA+AD+DF=EB+BC+CF,從而得出2-x+2+y=x+2+2-y,可以求出x與y的關系,代入圖3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其值.
解答:解:(1)如圖1,設E、F出發(fā)后運動了t s時,有EF和BC平行.
則BE=t,DF=2t-2.
∴t=4-2t.
解得t=
4
3

∴當t=
4
3
s時,線段EF和BC平行.

(2)設E、F出發(fā)后運動了t秒時,EF與半圓相切.
作OM⊥EF于點M,ON∥CF交EF于點N,KF∥BC交AB于點K,如圖2.則
OM=1,BE=t,CF=4-2t,EK=t-(4-2t)=3t-4,ON=
1
2
[t+(4-2t)]=2-
1
2
t.
在Rt△OMN中,MN2=ON2-OM2=4t2-8t+3.
∵△OMN∽△FKE,∴
OM2
MN2
=
KF2
EK2
,
將有關數(shù)據(jù)代入上式并整理,得2t2-4t+1=0
解得t=
2
2

∵1<t<2,∴t=
2+
2
2

∴當t=
2+
2
2
s時,線段EF與半圓相切.

(3)當1≤t<2時,點P的位置不會發(fā)生變化.
證明:設1≤t<2時,E、F出發(fā)后運動了t秒時,EF位置如圖
則BE=t,AE=2-t,CF=4-2t
AE
FC
=
2-t
4-2t
=
1
2

又∵AB∥DC∴△AEP∽△CFP
AP
PC
=
AE
FC
=
1
2
,即點P的位置與t的取值無關.
∴當1≤t<2時,點P的位置不會發(fā)生變化,且AP:PC的值為
1
2

變式題答案:

(1)如圖(1),當F點在CD的延長線上,過E作EH⊥DC,交DC于F點,易證EB=EM=x,MF=FC=FD+DC=y+2,
在Rt△EHF中,由勾股定理得EH2+FH2=EF2,
即22+(y+2-x)2=(x+2+y)2,
整理得xy+2x-1=0,
y=
1-2x
x

∵1-2x>0
x<
1
2

∴點F在DC上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y=
1-2x
x
0<x<
1
2

如圖(2),當E點重合于D點時,即FD=y=0,易求出EM=EB=HC=x,DM=DC=2,
∴DH=DC-HC=2-x,
即在Rt△EHD中,ED2=EH2+HD2,
∴(x+2)2=22+(2-x)2,
解得x=
1
2

如圖(3),當F點在DC上,在Rt△EHF中,
由勾股定理得EH2+FH2=EF2
即22+(y-2+x)2=(x+2-y)2,
整理得xy=2x-1,
y=
2x-1
x
,
∵2x-1>0,
x>
1
2
,
∴點F在DC上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y=
2x-1
x
1
2
<x<2
);

(2)如圖(3),假設EF把正方形周長分成相等兩部分,即EA+AD+DF=EB+BC+CF,
∴2-x+2+y=x+2+2-y整理得x=y
由上面可知,y=
2x-1
x
=x,解得x=1,
∴存在切線EF,把正方形的周長分成相等的兩部分,此時x=1.
點評:本題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正方形的性質(zhì),直線與圓的位置的關系,圓的切線的性質(zhì),勾股定理的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1、如圖,在正方形網(wǎng)格上的一個△ABC.(其中點A、B、C均在網(wǎng)格上)
(1)作△ABC關于直線MN的軸對稱圖形;
(2)以P點為一個頂點作一個與△ABC全等的三角形(規(guī)定點P與點B對應,另兩頂點都在圖中網(wǎng)格交點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安慶一模)如圖,等腰直角△ABC沿MN所在的直線以2cm/min的速度向右作勻速運動.如果MN=2AC=4cm,那么△ABC和正方形XYMN重疊部分的面積S(cm2)與勻速運動所用時間t(min)之間的函數(shù)的大致圖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甲,在△ABC中,∠ACB為銳角.點D為射線BC上一動點,連接AD,以AD為一邊且在AD的右側作正方形ADEF.如果AB=AC,∠BAC=90°.
解答下列問題:
(1)當點D在線段BC上時(與點B不重合),如圖甲,線段CF、BD之間的位置關系為
垂直
垂直
,數(shù)量關系為
相等
相等

(2)當點D在線段BC的延長線上時,如圖乙,①中的結論是否仍然成立,為什么?(要求寫出證明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以Rt△ABC的斜邊和一直角邊為邊長向外作正方形,面積分別為169和25,則另一直角邊的長度BC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正方形網(wǎng)格上有一個△ABC.
(1)利用網(wǎng)格畫出AC邊上的中線BD(不寫畫法,寫出結論,下同);
(2)利用網(wǎng)格畫出△ABC邊BC上的高;
(3)用直尺和圓規(guī)在右邊方框中作一個△A′B′C′與△ABC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