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校實驗小組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的實驗過程如下:
取兩個相同的玻璃缸,分別貼上標簽A、B每天記錄蝌蚪生長發(fā)育的情況。請回答:
(1)在這個實驗設計中,有兩個步驟不夠嚴謹,請你加以改進完善:第一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缸中加入少許甲狀腺激素制劑,而B缸內不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3)如果實驗按你修改后的方案進行,預期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所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①步應該在兩缸中加同樣水質的水第②步加入1只蝌蚪太少,應要加入相同數(shù)量的小蝌蚪若干只形成對照A缸中的蝌蚪比B缸的發(fā)育快(或A缸中的蝌蚪先發(fā)育成青蛙,B缸中的蝌蚪發(fā)育成青蛙所需的時間較長)說明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蝌蚪的發(fā)育
【解析】
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要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應以甲狀腺激素為變量設置對照實驗。
(1)一組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該實驗小組設置的實驗中出現(xiàn)了兩個變量:水質、甲狀腺激素,實驗目的是為了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因此應以甲狀腺激素為實驗變量,所用的水質應是一樣的池塘水;實驗中用1只蝌蚪,結果會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說明問題,可用10只蝌蚪做實驗,可以減小誤差,當然,采用更多的蝌蚪會更好,但增加了實驗的難度。
(2)在A缸中加入少許甲狀腺激素制劑,而B缸內不加,目的是形成一組以甲狀腺激素為變量的對照實驗。
(3)如果實驗按修改后的方案進行,預期的實驗結果是A缸中的蝌蚪比B缸的發(fā)育快(或A缸中的蝌蚪先發(fā)育成青蛙,B缸中的蝌蚪發(fā)育成青蛙所需的時間較長)。該實驗所得出的結論是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蝌蚪的發(fā)育。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將細菌中的抗蟲基因轉入棉花細胞中培育出了“抗蟲棉”,其原理是基因重組,下列生物的獲得與“抗蟲棉”的獲得所利用的原理不同的是( )
A. 太空椒 B. 雜交獲得的高產抗倒伏小麥 C. 雜交水稻 D. 轉基因鯉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痛風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醫(yī)生建議,多飲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時排泄。如圖尿酸流經④結構再進入到⑤結構的過程屬于
A. 腎小管的濾過過程 B. 腎小球的濾過過程
C. 腎小管的重吸收過程 D. 腎小球的重吸收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分解成___________后,才能通過小腸的a過程進入血液運往全身。當膈肌和肋骨間的肌肉處于___________狀態(tài)時,二氧化碳出肺。
(2)若給病人靜脈注射藥物,則藥物通過心臟四腔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填序號)。
(3)由①到②的血液成分中,顯著減少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醫(yī)生對某人進行心理疏導談及地震情景時,王某表現(xiàn)出恐懼和語無倫次等緊張現(xiàn)象,這種反射類型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微生物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圖①~④代表四類微生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①是細菌,主要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
B. ①與③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③具有細胞核、液泡和葉綠體等結構
C. ②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組成
D. ④所示生物營腐生生活,能產生青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人體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方框標出的結構稱為 。經①過程后,血漿成分中不會減少的是 。
(2)經過①②過程后,血液中對人體有害的代謝廢物 等基本被清除。
(3)②過程消耗的氧氣是通過 作用從血液進入組織細胞的,請按順序寫出肺泡內氧氣到達該組織細胞所經過的主要血管及心臟腔室的名稱 。
(4)B比A中顯著增多的物質是 ,該物質主要由血液中的 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