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美的肉湯放置久了會變酸,這是微生物搞的“惡作劇”.這些微生物來自哪里?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通過巧妙的實驗解答了這一問題.右圖是巴斯德的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nèi)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zhì);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乙圖),數(shù)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zhì).請回答:
(1)巴斯德提出的問題是:______?
(2)巴斯德做出的假設是:______.
(3)甲、乙兩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都是______.
A.瓶子的大小B.細菌的有無C.肉湯的多少
(4)乙圖中控制該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甲圖中控制變量的方法則是______.
(5)甲圖中肉湯仍保鮮的是______瓶.乙圖中將瓶頸打斷后,變質(zhì)的原因是空氣中的______進入瓶內(nèi).
(1)分析題意可知,食品中的這些細菌是從哪里來呢?是有食品自然產(chǎn)生的,還是來自空氣?對此,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則他提出的問題可以是:肉湯變質(zhì)是由空氣中細菌引起的嗎?
(2)巴斯德做出的假設是肉湯變質(zhì)是由空氣中細菌引起的.
(3)甲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是細菌的有無,乙圖中A瓶空氣能進入瓶中而細菌會落在彎曲部位,不能進入;B瓶將瓶頸打斷,空氣中的細菌可以落入肉湯,因此它們的控制變量也是細菌的有無.
(4)甲圖A瓶中的肉湯煮沸即高溫滅菌,因此A瓶內(nèi)無菌,而B沒有高溫滅菌,因此B瓶內(nèi)有細菌,故肉湯仍然保鮮的是A瓶;因此甲圖實驗所控制的變量是細菌的有無.
(5)甲圖中的A瓶煮沸即高溫滅菌,A瓶是無菌的,A瓶雖然與空氣相通但細菌只落在鵝頸瓶的彎曲處,肉湯仍然保鮮.乙圖中將瓶頸打斷后,空氣中的細菌進入了肉湯,并大量繁殖,使肉湯變質(zhì).
故答案為:
(1)肉湯變質(zhì)是由空氣中細菌引起的嗎?(2)肉湯變質(zhì)是由空氣中細菌引起的(3)B(4)高溫滅菌(5)A、細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中考生物教材知識鞏固復習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溺水者搶救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進行人工呼吸時用最大力氣按壓胸部

B.直接對溺水者的口吹氣

C.人工呼吸前將溺水者的口、鼻內(nèi)的污物清除使其呼吸道暢通

D.翻身靜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實驗設計的主要依據(jù)是研究者( 。
A.發(fā)現(xiàn)的問題B.現(xiàn)有條件C.作出的假設D.得出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設探究實驗時,下列有兩個變量的是(  )
A.透光和黑暗B.有光和無水
C.海水和自來水D.有空氣和密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探究水溫的變化對金魚呼吸的影響”時,要測量記錄不同水溫時金魚鰓蓋開閉的次數(shù),并重復實驗幾次,其目的是______;該實驗提出的問題是______;該實驗設計的變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實驗法是進行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實驗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驟:①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②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③______、④設計實驗方案、⑤______、⑥分析實驗現(xiàn)象⑦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探究活動中,當實驗結(jié)果不支持假設時,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
A.重新實驗B.更改實驗結(jié)果
C.根據(jù)資料確定結(jié)果D.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許多鳥種在營巢時,若巢內(nèi)有破蛋,會將蛋殼置于巢外,為了研究這種行為是否與巢的安全有關,科學家將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殼,觀察其被天敵吃掉的比率,下表是實驗的結(jié)果.根據(jù)敘述結(jié)果所做的下列推論中,正確的是( 。
蛋殼與蛋的距離被烏鴉吃掉的蛋沒有被烏鴉吃掉的蛋被吃掉的比率
15cm63顆87顆42%
100cm48顆102顆32%
200cm32顆118顆21%
A.蛋與蛋殼的距離不影響天敵吃蛋的比率
B.蛋殼有助于天敵發(fā)現(xiàn)蛋,造成蛋被捕食的機會增大
C.蛋殼離蛋越遠,越能防止細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機會
D.蛋殼離蛋越遠,蛋被天敵發(fā)現(xiàn)捕食的機會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食物腐敗與霉菌的關系,設計了探究實驗,認真觀察并做好觀察記錄.請認真閱讀相關內(nèi)容,回答以下問題:
實驗過程:取大小相同的4個新鮮橘子和4個大小規(guī)格一致的密封袋備用,將一個發(fā)霉的橘子放到事先準備好的燒杯中,用解剖針先在發(fā)霉的橘子的霉斑處反復刮蹭,使解剖針帶上霉菌的“種子”.用不同的方式,將解剖針上的霉菌“種子”,分別接種到4個新鮮橘子上,接種完后逐個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密封袋中密封,編號,常溫下放好.一周后觀察結(jié)果.
實驗材料接種與編號1號2號3號4號
4個新鮮橘子;
4個大小規(guī)格一致
的密封袋;
一個發(fā)霉的橘子和
解剖針等
解剖針接種在橘皮表面輕
點,不損傷橘皮
在橘皮中穿刺,
不刺入果肉
削去橘皮在
果肉中穿刺
在橘皮中穿刺,
不刺入果肉,之
后用酒精消毒
記錄沒有
霉菌
有少量
霉點
霉菌較多
橘子腐敗
沒有
霉菌
(1)該組同學使用的實驗法的一般步驟是: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______→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現(xiàn)象→______.
(2)1號和3號比較,兩者間的變量是______,編號為1號中的橘子沒有長霉菌的原因是______.
(3)通過實驗,你認為橘皮在防止發(fā)霉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4)根據(jù)同學們的實驗結(jié)果,請指出我們在挑選和搬運水果時,為了使水果在自然狀態(tài)下存放的時間更長而不易腐敗,應當怎樣做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