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空氣屬于_____(純凈物混合物”)?諝獬煞种,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是_____,用微觀示意圖表示空氣的主要成分(已知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shù)之比),如圖中最合理的是_____。

【答案】混合物 氮氣(N2) C

【解析】

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和二氧化碳等物質(zhì)組成的,所以空氣屬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分別是:氮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78%、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21%等,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故填氮氣(或N2)。

空氣中,氮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78%、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21%,按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shù)之比計算,空氣中,氮分子與氧分子的個數(shù)比約為4:1,則用微觀示意圖表示空氣的主要成分中最合理的是C,故填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學習中,我們常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學習常見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等知識,下面A、B、C三個都是研究物質(zhì)組成的實驗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A. B. C.

(1)A實驗通過觀察干冷燒杯內(nèi)壁的現(xiàn)象,得出甲烷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

(2)B實驗是通過證明生成物的組成來推斷水的組成,理論依據(jù)是_________定律。

(3)C實驗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內(nèi)的氧氣,來推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該實驗中選用的可燃物是_________;從研究方法來看,A實驗與__________(填“B”或“C”)實驗方法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近兩個月的化學學習,相信你一定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jié)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帶標號的儀器的名稱:① __________;② 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該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為防止加熱時冷凝水回流試管底部而引起試管炸裂,在固定試管時,試管口要_______;為了收集到比較純凈的氧氣,最適宜的收集的時間為_____,分別寫出鐵和磷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研究小組對蠟燭(主要由碳、氫元素組成)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設計圖1所示實驗,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請推測靠近三通管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滅,理由是__________

(2)某同學用大燒杯將高低2支燃燒的蠟燭罩住(如圖2所示),觀察到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后熄滅。

(提出問題)導致高的蠟燭先熄滅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假設1:可能是高蠟燭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導致其先熄滅;

假設2:可能是高蠟燭火焰附近的氧氣濃度過低導致其先熄滅。

(設計實驗)甲同學按圖2裝置進行實驗,點燃蠟燭,用大燒杯罩住。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貼在燒杯內(nèi)上部的濾紙條先褪色(石灰水能使酚酞變紅,碳酸鈣不能使酚酞變紅),說明此時高蠟燭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比低蠟燭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_____(填“高”或“低”)。

(3)為進一步驗證假設1,乙同學收集一瓶含20%氧氣和80%二氧化碳的氣體,將點燃的蠟燭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閉,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慢慢熄滅,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假設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同學使用傳感器測得密閉裝置內(nèi)蠟燭從燃燒到熄滅的過程中(80 s時蠟燭熄滅),裝置內(nèi)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曲線如圖3。則可得出蠟燭燃燒的條件是______

(5)結(jié)合已有知識和上述實驗分析,乙同學的實驗中,蠟燭完全熄滅后瓶內(nèi)含有的氣體有_____ (至少填三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

(1)水廠處理水時,有時會向水中加漂白粉,此過程發(fā)生的是______(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

(3)電解水時,用__________來檢驗右圖B試管中的氣體。

(4)若在水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溫度明顯會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空氣制取氮肥的主要流程如下.

(1)過程Ⅰ是利用空氣中各成分沸點不同,分離得到N2,該過程發(fā)生的是_____(物理化學”)變化.

(2)過程Ⅱ中,N2H2反應生成NH3,該反應為_____(化合分解”)反應.

(3)過程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4NO+6H2O

若參加反應的NH368kg,理論上生成NO的質(zhì)量為_____ kg.

(4)過程Ⅳ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程Ⅳ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同學為驗證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設計如圖1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如下:

(1)將集氣瓶的體積分為五等分,并________________(填實驗操作)。

(2)將彈簧夾夾在___________(填“乳膠管”或“玻璃管”),點燃燃燒匙內(nèi),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自動熄滅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待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應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此時瓶內(nèi)剩余的氣體是_________。

(4)乙同學也設計了圖2實驗裝置來證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用足量硫粉代替紅磷,為使實驗成功,需事先在集氣瓶中加入足量的A溶液,則A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及其氧化物性質(zhì)的應用。

(1)如圖所示,向盛有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集氣瓶里投入幾小塊烘烤過的木炭,紅棕色消失,說明木炭具有_____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_____的結(jié)構。

(2)在書寫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時,規(guī)定應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____

(3)將一定質(zhì)量的金剛石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固體全部消失,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將生成的產(chǎn)物用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來充分吸收并測定其質(zhì)量,當金剛石的質(zhì)量恰好等于_____時,則可證明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

(4)在實驗室里,檢驗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氫氧化鈉溶液,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甲和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卮鹣铝袉栴}:

(1)當溫度為______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

(2)圖中a點對應的甲溶液是_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當溫度為t3℃時,要將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甲溶液100g變成飽和溶液,需要加入_______g甲固體(不含結(jié)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