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1所示.一同學實驗時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cè)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圖2所示,一同學實驗時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cè)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如圖1所示,把兩只相同自重為2N的彈簧測力計甲和乙串接起來,甲掛在支架上,乙的秤鉤上吊一重10N的物體,當物體靜止時,則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所示,2012年的“財富”的象征--有車有房有切糕!切糕密度較大,一小塊都很沉,賣價以兩(1兩=50g)為單位,致使很多人莫名上當受騙.為了測量切糕的密度,同學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A.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按照如圖2所示,調(diào)節(jié)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將切糕用極薄的保鮮膜包好,再用細線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記下水和切糕的總體積;
D.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
E.在天平左右盤各墊上同樣大小的紙片,將切糕放在左盤中,在右盤中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請你回答下面問題:
(1)如圖甲所示,在使用天平過程中的錯誤是:
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游碼沒有調(diào)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游碼沒有調(diào)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
(2)改正錯誤后,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A、B
EDC
EDC
;
(3)正確稱量時,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質(zhì)量、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切糕的質(zhì)量為
22.8
22.8
g;用量筒測量切糕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切糕的密度是
1.14×103
1.14×103
kg/m3.到此,明白了小切糕,大質(zhì)量,花錢多的秘密了.
(4)由于切糕具有吸水性,為了防止其吸水,同學們使用了該方案.本次實驗測出的密度值比真實值偏大
偏小
偏小
(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切糕的體積變大了
切糕的體積變大了

(5)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實驗設(shè)計能力,老師只給了一個大燒杯、細線、足夠的水、保鮮膜、一個彈簧測力計.請你再一次測切糕的密度:
實驗步驟:(測得的量用字母表示)
 ①
將切糕用保鮮膜包好,再用細線系好后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量其重力為G
將切糕用保鮮膜包好,再用細線系好后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量其重力為G
;
 ②
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切糕完全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
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切糕完全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

切糕密度的表達式:
G
G-F
×ρ
G
G-F
×ρ
.(用①②中測得的量及ρ來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在使用杠桿時,每次都保持杠桿
水平
水平
并靜止,達到平衡狀態(tài).這樣做的好處是
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2)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F2l2.他這樣得出的結(jié)論是否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為什么?
用實驗來探究物理規(guī)律時,只有一次實驗,實驗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
用實驗來探究物理規(guī)律時,只有一次實驗,實驗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

(3)實驗結(jié)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同學利用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結(jié)論有影響
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結(jié)論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所示,2012年的“財富”的象征--有車有房有切糕!切糕密度較大,一小塊都很沉,賣價以兩(1兩=50g)為單位,致使很多人莫名上當受騙.為了測量切糕的密度,同學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A.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按照如圖2所示,調(diào)節(jié)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將切糕用極薄的保鮮膜包好,再用細線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記下水和切糕的總體積;
D.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
E.在天平左右盤各墊上同樣大小的紙片,將切糕放在左盤中,在右盤中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請你回答下面問題:
(1)如圖甲所示,在使用天平過程中的錯誤是:______;
(2)改正錯誤后,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A、B______;
(3)正確稱量時,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質(zhì)量、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切糕的質(zhì)量為______g;用量筒測量切糕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切糕的密度是______kg/m3.到此,明白了小切糕,大質(zhì)量,花錢多的秘密了.
(4)由于切糕具有吸水性,為了防止其吸水,同學們使用了該方案.本次實驗測出的密度值比真實值偏大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
(5)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實驗設(shè)計能力,老師只給了一個大燒杯、細線、足夠的水、保鮮膜、一個彈簧測力計.請你再一次測切糕的密度:
實驗步驟:(測得的量用字母表示)
①______;
②______.
切糕密度的表達式:______.(用①②中測得的量及ρ來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yīng)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達到水平平衡狀態(tài).
(2)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______.他這樣得出的結(jié)論是否合理?______;為什么?______.

(3)實驗結(jié)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
(4)實驗時只有8個相同的鉤碼,杠桿上每格等距,如圖1,當在A點掛4個鉤碼時,則怎樣掛鉤碼可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請設(shè)計兩種方案)
①.______;②______.
(5)杠桿不處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見不同.甲認為能平衡.于是他讓每次杠桿傾斜時靜止,做這個實驗也得出了杠桿平衡條件.
甲認為杠桿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這種說法對嗎?______ (選填對或錯),甲這種方案與乙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做實驗的方案相比較,你認為哪個實驗方案好,并說明理由:______實驗方案好;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