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區(qū)2008屆期末考)圖17(甲)為小型旋轉電樞式交流發(fā)電機的原理圖.其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固定軸OO′勻速轉動.線圈的匝數(shù)n=100.電阻r=10 W.線圈的兩端經(jīng)集流環(huán)與電阻R連接.電阻R=90 Ω.與R并聯(lián)的交流電壓表為理想電表. 在t=0時刻.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平行.穿過每匝線圈的磁通量F隨時間t按圖17(乙)所示正弦規(guī)律變化. 求: (1)交流發(fā)電機產(chǎn)生的電動勢的最大值, (2)電路中交流電壓表的示數(shù). 答案 (1)交流發(fā)電機產(chǎn)生電動勢的最大值Em=nBSω 而Fm=BS..所以.Em=2npFm/T 由F-t圖線可知:Fm=2.0´10 -2Wb.T=6.28´10 -2s 所以Em =200 V (2)電動勢的有效值 E=Em=100 V 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電路中電流的有效值為I== A 交流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 I R=90V=127 V 題組四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神舟七號”飛船于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從甘肅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順利升空,于北京時間26日凌晨4時零5分“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變軌:由近地高度約200公里、遠地高度約347公里的橢圓軌道進入高度約343公里的圓形軌道.飛船在完成了各項太空飛行任務后于北京時間28日17時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落場,標志著“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下面關于“神舟七號”飛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神舟七號”發(fā)射時間定于9月25日晚上21時10分,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保證飛船一入軌就正好對著太陽,這對飛船太陽能帆板的打開并正常運行是很有利的B、“神舟七號”的主要任務是釋放一顆伴飛小衛(wèi)星C、飛船變軌前后的機械能是守恒的D、飛船在圓形軌道上運行時,宇航員在24小時內約能看到10次日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浦東新區(qū)一模)我國神舟七號宇宙飛船搭載的伴飛小衛(wèi)星于北京時間2008年9月27日19時24分成功釋放,以緩慢速度逐漸離開飛船,這是我國首次在航天器上開展微小衛(wèi)星伴隨飛行試驗.小衛(wèi)星與飛船斷開連接后,如果相對速度為零,且不啟動動力裝置,小衛(wèi)星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日照模擬)北京時間2008年9月27日16時34分,“神舟七號”飛船在發(fā)射升空43個小時后,接到開艙指令,中國航天員開始了中國人第一次艙外活動.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進行了t=1175s,期間,翟志剛與飛船一起飛過了s=9165km,這意味著,翟志剛成為中國“飛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假設“神舟七號”的軌道為圓周,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試推導飛船離地面高度的表達式(用題中給出的量t、s、g、R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許,“神舟七號”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載人航天發(fā)射場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點火后583秒時,飛船與火箭在高度約200公里處成功分離.它首先進入橢圓軌道I,繞行5圈后,在橢圓軌道的遠地點Q處變軌,進入圓軌道II運行,并于3天后在我國內蒙古中部草原安全著陸,其部分運行軌跡如圖.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神舟七號”的質量為m,橢圓軌道的近地點P離地面高為hl,“神舟七號”到達近地點P時的速率為V1,遠地點Q離地面高為h2,變軌前“神舟七號”運行到橢圓軌道的遠地點Q時的速率為V2,則運行到橢圓軌道的近地點P時的加速度為
(
R
R+h1
)2g
(
R
R+h1
)2g
,從橢圓軌道的近地點P運行到遠地點Q的過程中,萬有引力做的功為
1
2
mV22-
1
2
mV12
1
2
mV22-
1
2
mV12
,從橢圓軌道的遠地點Q開始變軌,到在圓軌道II上運行的過程中,發(fā)動機需提供的能量為
mgR2
2(R+h2)
-
1
2
mV22
mgR2
2(R+h2)
-
1
2
mV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