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書上的第一批實驗.學生的實驗基礎知識不夠.教師完成有危險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時又盡可能多的給了學生動手和清楚觀察物質的機會.實驗1.2與生活經驗聯系可拉近學生與實驗的距離.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比較歸納上述四個實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組討論并交流討論結果 本節(jié)最重要的知識由學生總結.記憶深刻.培養(yǎng)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和實踐的科學精神.概括.總結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由實驗得出結論的能力和習慣.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調動個性化和開放性思維.教師列舉兩個變化.由學生判斷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么? 由學生盡可能多的舉例說明生活中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學生思考判斷 小組討論并交流討論結果學會簡單運用所學知識 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結合.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思維舉例說明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中伴隨的一個現象.[提問]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中還伴隨那些現象?小組討論并交流討論結果 了解變化中伴隨的現象.進一步說明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僅是有無新物質生成.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提問]酒精揮發(fā).鐵易生銹在本質上有何不同呢?誰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 分組討論后小組派代表舉出類似的例子.并總結歸納出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培養(yǎng)學生合作.思考.概括.總結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交流和討論.教師列舉兩個性質.由學生判斷是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為什么?學生思考判斷學會簡單運用所學知識 教師就有關物理性質的幾個基本概念作一簡單介紹認真聽講使學生了解物理性質的幾個基本概念引導學生觀察一瓶氧氣和二氧化碳.討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和知識.盡可能的描述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試著判斷哪些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區(qū)分它們.并將你的看法與同學交流. 學生觀察并討論 培養(yǎng)學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交流和討論.教師說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聯系.說明事物的變化是復雜的.對復雜事情分類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學生體會這一科學研究的方法認識科學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教后反思: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課上老師演示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分子性質的實驗.
(1)課上你觀察到的現象是
A中酚酞溶液變紅
A中酚酞溶液變紅
.課堂上,坐在前排的王同學聞到了一股刺激性的氣味,老師告訴他,這是氨水發(fā)出的氣味,他由此推斷,氨水具有
揮發(fā)性
揮發(fā)性
性.
(2)張同學查找資料知道,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是氨氣,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于是,他考慮能否減少氨氣對空氣的污染呢?與同學們討論后,一致認為,減少藥品的用量,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于是,他們用
飲料瓶蓋等
飲料瓶蓋等
(你認為適合的物品)代替小燒杯,將罩在上面的1000mL的大燒杯用250mL的燒杯代替,這樣既解決了過多氨氣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同時由于氨水與酚酞溶液的距離較近,實驗現象非常明顯.
(3)秦同學認為,要想證明分子的性質,可以采用更簡單的辦法.他取來一沓報紙,在第一張上用鋼筆畫了一個圈,再向圈中滴了一滴水,同學們一同觀察,發(fā)現水浸濕的面積擴大到圈外,這說明分子是
不斷運動的
不斷運動的
,掀開第一頁報紙,發(fā)現下面的報紙也濕了,這說明
分子間有間隔
分子間有間隔
,
分子很小
分子很小

(4)此時謝同學驚奇地發(fā)現,畫圓圈的墨水痕跡也有所擴大,只是擴大的范圍沒有水浸濕的面積大.對此謝同學的解釋是A.墨水和水的量不同;B.不同物質的分子運動速率
不同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6?甘孜州)據有關資料報道,現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設備和材料相當于年產量的20%~40%.這是多么驚人的數字啊!對于身邊的金屬材料,我們知道多少呢?
(1)找一找:寫出至少3種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不同金屬或金屬材料的名稱:
不銹鋼、黃銅、銀等
不銹鋼、黃銅、銀等
;
(2)了解金屬的物理性質:金屬通常具有金屬光澤、
導熱性(或導電性或延展性)
導熱性(或導電性或延展性)
等物理性質(任寫一條).請舉出利用金屬物理性質的一個實例
利用導熱性用鐵鍋煮飯(或利用導電性做銅芯電線或利用金屬光澤做金屬飾品或利用延展性做鋁箔等)
利用導熱性用鐵鍋煮飯(或利用導電性做銅芯電線或利用金屬光澤做金屬飾品或利用延展性做鋁箔等)

(3)探究金屬的活動性:請從鐵釘、銅片、稀鹽酸、硫酸銅溶液中選擇你所需要的實驗藥品設計實驗,探究鐵、銅的活動性.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4)保護金屬資源:防止金屬腐蝕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為防止金屬腐蝕,在家里使用刀、剪等鐵制品時應
使用后要擦干(或放在干燥通風處或將鐵制品與酸性物質分開放置或在刀上涂油等)
使用后要擦干(或放在干燥通風處或將鐵制品與酸性物質分開放置或在刀上涂油等)
.(填一種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準確測得49號元素銦的相對原子質量,這是國際上第一次采用中國測定的相對原子質量作為標準數據.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年是國際化學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進公眾對化學重要性的認識,鼓勵青年人熱愛化學,學習和研究化學”.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課本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作了綠色化改進后制取單質鐵(K1,K2是活塞):
(1)關閉K1、開啟K2,可以驗證CO還原Fe2O3的產物.

①這是關于氣體的實驗,實驗前必須對裝置進行裝置的氣密性檢查;
②CO還原Fe2O3的化學方程式為
Fe2O3+3CO
 高溫 
.
 
2Fe+3CO2
Fe2O3+3CO
 高溫 
.
 
2Fe+3CO2
;
③在f處點燃氣體的目的是
點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氣
點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氣

(2)關閉K2,開啟K1,可以將e口出來的氣體再從a通入裝置而循環(huán)使用.
①d瓶中應裝
D
D
(填序號).
A.澄清石灰水    B.水    C.石蕊溶液    D.濃硫酸
②該實驗這樣改進的主要優(yōu)點是
減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
減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

(3)小剛用一種不純的氧化鐵粉末樣品(雜質為鐵粉),通過該實驗測定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
小剛稱取10g樣品,利用上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相關實驗數據見下表:(玻璃管內的物質完全反應)
編號 稱量物 反應前 反映后
硬質玻璃管及所盛固體總質量 76.2g 73.8g
C裝置總質量 153.7g 160.3g
①由上表數據可分析出,反應后硬質玻璃管及所盛固體總質量減少的是
氧元素
氧元素
的質量.
②請依據c裝置總質量變化的數據,計算出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解:設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為x
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60.3g-153.7g=6.6g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160 132
x 6.6g
160
132
=
X
6.6g
x=8g
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
8g
10g
×100%=80%
答: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80%
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60.3g-153.7g=6.6g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160 132
x 6.6g
160
132
=
X
6.6g
x=8g
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
8g
10g
×100%=80%
答: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的裝置如下:a寫出A.B.C.D.E.F儀器的名稱
A
酒精燈
酒精燈
  B
試管
試管
   C
鐵架臺
鐵架臺
   D
導氣管
導氣管
   E
集氣瓶
集氣瓶
    F
水槽
水槽

b 這個圖有四處明顯的錯誤,請說明改正的方法(按從左至右,從上至下)
(1)
酒精燈火焰應對準有藥物的部位加熱
酒精燈火焰應對準有藥物的部位加熱
(2)
試管口應塞一團棉花
試管口應塞一團棉花
(3)
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4)
導氣管只需露出橡皮塞少許
導氣管只需露出橡皮塞少許

實驗完畢后,應該先移導氣管,還是先移酒精燈
先移導氣管
先移導氣管
    為什么?圖中收集氧氣的方法叫
排水法
排水法
,這是根據氧氣的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的性質決定的,收滿氧氣的集氣瓶應
(填:正.倒.)放在桌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