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mL稀鹽酸.將兩個分別裝有0.3gNaHCO3.0.3gNa2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將氣球內的NaHCO3.Na2­CO3同時倒入試管中.觀察到現(xiàn)象如下:①試管中(填產生沉淀或氣體及反應速率相關現(xiàn)象) ②兩試管中氣球大小體積之比約為 ,③甲同學用手觸摸試管.發(fā)現(xiàn)盛NaHCO3粉末的試管變冷.而盛Na2CO3的試管溫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狀態(tài)如何.NaHCO3和HC1反應為吸熱反應.而Na2CO3和HC1反應為放熱反應.類似如中和熱.甲同學寫出了下列熱化學方程式(其中“aq 代表水合成無限稀釋的含義):HCO3―(aq)+H+(aq)=H2O(1)+CO2(g),△H>0CO32―(aq)+2H+(aq)=H2O(1)+CO2(g),△H<0甲下結論的方法是否正確 (2)為研究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繼續(xù)進行了下列實驗(每次實驗3次平行實驗.取平均值),序號試劑1試劑2混合前溫度混合后最高或最低溫度①50mL水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原高中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mL稀鹽酸,將兩個各裝有0.3g NaHCO3或 Na2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將氣球內的NaHCO3或Na2CO3同時倒入試管中,觀察到現(xiàn)象如下:
(1)兩支試管均產生大量氣體,投入
NaHCO3
NaHCO3
的試管中氣體產生較快,投入
NaHCO3
NaHCO3
的試管中氣球變得更大(以上均填化學式).
(2)甲同學用手觸摸試管,發(fā)現(xiàn)盛NaHCO3粉末的試管變冷,而盛Na2CO3的試管溫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狀態(tài)如何,NaHCO3和HCl反應為吸熱反應,而Na2CO3和HCl反應為放熱反應.甲同學寫出了下列熱化學方程式(其中“aq”的含義是表示水溶液):HCO3-(aq)+H+(aq)=H2O(l)+CO2(g)△H>0      CO32-(aq)+2H+(aq)=H2O(l)+CO2(g)△H<0
甲下結論的方法是否正確
不正確
不正確
(填“正確”或“不正確”);為研究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乙同學繼續(xù)進行了下列實驗(每次實驗各做3次平行實驗,取平均值):
序號 試劑1 試劑2 混合前溫度 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溫度
35mL水 2.5g NaHCO3固體 20℃ 18.5℃
35mL水 3.2Na2CO3固體 20℃ 24.3℃
35mL稀鹽酸 含2.5g NaHCO3的飽和溶液32.5mL 20℃ 19℃
35mL稀鹽酸 含3.2g Na2CO3的飽和溶液23.1mL+10ml水 20℃ 24.2℃
35mL稀鹽酸 2.5gNaHCO3固體 20℃ 16.2℃
35mL稀鹽酸 3.2g Na2CO3固體 20℃ 25.1℃
請你幫助填寫相關內容:
該研究報告的題目可擬為《
NaHCO3、Na2CO3 和鹽酸反應過程中熱效應的研究(或相關內容)
NaHCO3、Na2CO3 和鹽酸反應過程中熱效應的研究(或相關內容)

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四條結論:
①NaHCO3的溶解是
吸熱
吸熱
 (填“吸熱”或“放熱”)過程;
②Na2CO3的溶解是
放熱
放熱
 (填“吸熱”或“放熱”)過程;
③NaH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
吸熱
吸熱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④Na2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
放熱
放熱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原高中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mL稀鹽酸,將兩個各裝有0.3g NaHCO3或 Na2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將氣球內的NaHCO3或Na2CO3同時倒入試管中,觀察到現(xiàn)象如下:
(1)兩支試管均產生大量氣體,盛       的試管中氣體產生較快,盛        的試管中氣球變得更大;
(2)甲同學用手觸摸試管,發(fā)現(xiàn)盛NaHCO3粉末的試管變冷,而盛Na2CO3的試管溫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狀態(tài)如何,NaHCO3和HCl反應為吸熱反應,而Na2CO3和HCl反應為放熱反應。甲同學寫出了下列熱化學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合或無限稀釋的含義):
HCO3(aq)+ H+(aq) ="===" H2O(l)+ CO2(g)    △H>0
CO32—(aq)+ 2H+(aq) ="===" H2O(l)+ CO2(g)   △H<0
甲下結論的方法是否正確             (填“正確”或“不正確”)
(3)為研究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乙同學繼續(xù)進行了下列實驗(每次實驗各做3次平行實驗,取平均值):

序號
試劑1
試劑2
混合
前溫度
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溫度

35mL水
2.5g NaHCO3固體
20℃
18.5℃

35mL水
3.2 Na2CO3固體
20℃
24.3℃

35mL稀鹽酸
含2.5g NaHCO3的飽和溶液32.5mL
20℃
19℃

35mL稀鹽酸
含3.2g Na2CO3的飽和溶液23.1mL+10ml水
20℃
24.2℃

35mL稀鹽酸
2.5gNaHCO3固體
20℃
16.2℃

35mL稀鹽酸
3.2g Na2CO3固體
20℃
25.1℃
請你幫助填寫相關內容:
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五條結論
a:NaHCO3的溶解是             (吸熱或放熱)過程; 
b:Na2CO3的溶解是              (吸熱或放熱)過程;
c:NaH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              (吸熱或放熱)反應; 
d:Na2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               (吸熱或放熱)反應;
e:NaHCO3固體與稀鹽酸反應的反應熱是由             (填a→d的字母)的熱效應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原高中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mL稀鹽酸,將兩個各裝有0.3g NaHCO3或 Na2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將氣球內的NaHCO3或Na2CO3同時倒入試管中,觀察到現(xiàn)象如下:
(1)兩支試管均產生大量氣體,投入______的試管中氣體產生較快,投入______的試管中氣球變得更大(以上均填化學式).
(2)甲同學用手觸摸試管,發(fā)現(xiàn)盛NaHCO3粉末的試管變冷,而盛Na2CO3的試管溫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狀態(tài)如何,NaHCO3和HCl反應為吸熱反應,而Na2CO3和HCl反應為放熱反應.甲同學寫出了下列熱化學方程式(其中“aq”的含義是表示水溶液):HCO3-(aq)+H+(aq)=H2O(l)+CO2(g)△H>0   CO32-(aq)+2H+(aq)=H2O(l)+CO2(g)△H<0
甲下結論的方法是否正確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為研究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乙同學繼續(xù)進行了下列實驗(每次實驗各做3次平行實驗,取平均值):
序號試劑1試劑2混合前溫度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溫度
35mL水2.5g NaHCO3固體20℃18.5℃
35mL水3.2Na2CO3固體20℃24.3℃
35mL稀鹽酸含2.5g NaHCO3的飽和溶液32.5mL20℃19℃
35mL稀鹽酸含3.2g Na2CO3的飽和溶液23.1mL+10ml水20℃24.2℃
35mL稀鹽酸2.5gNaHCO3固體20℃16.2℃
35mL稀鹽酸3.2g Na2CO3固體20℃25.1℃
請你幫助填寫相關內容:
該研究報告的題目可擬為《______》
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四條結論:
①NaHCO3的溶解是______ (填“吸熱”或“放熱”)過程;
②Na2CO3的溶解是______ (填“吸熱”或“放熱”)過程;
③NaH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④Na2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原高中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mL稀鹽酸,將兩個各裝有0.3g NaHCO3或 Na2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將氣球內的NaHCO3或Na2CO3同時倒入試管中,觀察到現(xiàn)象如下:
(1)兩支試管均產生大量氣體,投入______的試管中氣體產生較快,投入______的試管中氣球變得更大(以上均填化學式).
(2)甲同學用手觸摸試管,發(fā)現(xiàn)盛NaHCO3粉末的試管變冷,而盛Na2CO3的試管溫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狀態(tài)如何,NaHCO3和HCl反應為吸熱反應,而Na2CO3和HCl反應為放熱反應.甲同學寫出了下列熱化學方程式(其中“aq”的含義是表示水溶液):HCO3-(aq)+H+(aq)=H2O(l)+CO2(g)△H>0      CO32-(aq)+2H+(aq)=H2O(l)+CO2(g)△H<0
甲下結論的方法是否正確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為研究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乙同學繼續(xù)進行了下列實驗(每次實驗各做3次平行實驗,取平均值):
序號 試劑1 試劑2 混合前溫度 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溫度
35mL水 2.5g NaHCO3固體 20℃ 18.5℃
35mL水 3.2Na2CO3固體 20℃ 24.3℃
35mL稀鹽酸 含2.5g NaHCO3的飽和溶液32.5mL 20℃ 19℃
35mL稀鹽酸 含3.2g Na2CO3的飽和溶液23.1mL+10ml水 20℃ 24.2℃
35mL稀鹽酸 2.5gNaHCO3固體 20℃ 16.2℃
35mL稀鹽酸 3.2g Na2CO3固體 20℃ 25.1℃
請你幫助填寫相關內容:
該研究報告的題目可擬為《______》
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四條結論:
①NaHCO3的溶解是______ (填“吸熱”或“放熱”)過程;
②Na2CO3的溶解是______ (填“吸熱”或“放熱”)過程;
③NaH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④Na2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原高中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mL稀鹽酸,將兩個各裝有0.3g NaHCO3或 Na2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將氣球內的NaHCO3或Na2CO3同時倒入試管中,觀察到現(xiàn)象如下:
(1)兩支試管均產生大量氣體,投入    的試管中氣體產生較快,投入    的試管中氣球變得更大(以上均填化學式).
(2)甲同學用手觸摸試管,發(fā)現(xiàn)盛NaHCO3粉末的試管變冷,而盛Na2CO3的試管溫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狀態(tài)如何,NaHCO3和HCl反應為吸熱反應,而Na2CO3和HCl反應為放熱反應.甲同學寫出了下列熱化學方程式(其中“aq”的含義是表示水溶液):HCO3-(aq)+H+(aq)=H2O(l)+CO2(g)△H>0      CO32-(aq)+2H+(aq)=H2O(l)+CO2(g)△H<0
甲下結論的方法是否正確    (填“正確”或“不正確”);為研究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乙同學繼續(xù)進行了下列實驗(每次實驗各做3次平行實驗,取平均值):
序號試劑1試劑2混合前溫度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溫度
35mL水2.5g NaHCO3固體20℃18.5℃
35mL水3.2Na2CO3固體20℃24.3℃
35mL稀鹽酸含2.5g NaHCO3的飽和溶液32.5mL20℃19℃
35mL稀鹽酸含3.2g Na2CO3的飽和溶液23.1mL+10ml水20℃24.2℃
35mL稀鹽酸2.5gNaHCO3固體20℃16.2℃
35mL稀鹽酸3.2g Na2CO3固體20℃25.1℃
請你幫助填寫相關內容:
該研究報告的題目可擬為《   
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四條結論:
①NaHCO3的溶解是     (填“吸熱”或“放熱”)過程;
②Na2CO3的溶解是     (填“吸熱”或“放熱”)過程;
③NaH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④Na2CO3的飽和溶液和鹽酸的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8  BCDAA  BDADB  DBBCC  BDB

19.(1)略(3分)

   (2)根據(jù)轉移電子分析:4 x 2.5 x 2=n(BrF3) x 3  n(BrF3)=16/15 mol(3分)

20.略

21.略

22.(1)abc

   (2)c

    20081210

       (4)9.5

       (Ⅱ)(1)ABCD

       (2)將容量瓶中的溶液倒出并洗滌干凈后,再重新配制。

    23.(1)①兩支試管中都產生大量氣泡,但盛NaHCO3的試管中反應速率要快得多(2分)

    ②約為53/42(2分)

    ③不正確(1分)

       (2)托盤天平、溫度計;a吸熱b:放熱c:NaHCO3溶解和NaHCO3與鹽酸反應(各1分)

    24.(1)第2次實驗產生沉淀質量為2.758(3分)

       (2)0.056mol?L1(3分)

       (3)第1、2、3次實驗均為Ba(OH)3過量,選取第1次計算;

    設樣品混合物中NaHCO3和K2CO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 mol、y mol,則有:

    (4分)

    解方程得、x=0.002mol  y=0.005mol

    故NaHCO3和K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5

    25.(1)Na2CO3  NaOH;(2分)  0.5mol  0.5m mol(2分)

       (2)1/3≤x≤12(3分)

       (3)n=mcl-3x/27(4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
    <dfn id="r82kq"><center id="r82kq"><dl id="r82kq"></dl></center></dfn>
    <input id="r82kq"></input>
    <span id="r82kq"><legend id="r82kq"></legend></span>
  • <strong id="r82kq"><acronym id="r82kq"></acronym></strong>
  • <li id="r82kq"><samp id="r82kq"><pre id="r82kq"></pre></samp></li>

    <menuitem id="r82kq"></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