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析:向試管中加入固體時.先把試管橫放.防止打碎試管底部.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實驗室常里用于制取氧氣的方法有:a、加熱氯酸鉀晶體和二氧化錳粉末;
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c、用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使過氧化氫(H2O2)溶液分解產(chǎn)生水和氧氣.實驗室制取氧氣常用裝置如下列圖A、圖B所示.請回答有關問題:
(1)請仔細分析圖A的特點,推測所用制取氧氣的方法是
b
b
(填“a”、“b”、“c”),
寫出該方法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該反應屬于
分解
分解
反應.A中的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

(2)采用c方法制氧氣,應選用裝置
B
B
(填“圖A”、“圖B”).為檢驗裝置B中氧氣是否收集滿,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這是利用了氧氣
支持燃燒
支持燃燒
的性質(zhì).利用圖A裝置制氧氣,在結束實驗時要先撤離導管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
防止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
防止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
;利用圖B裝置制氧氣時,長頸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防止裝置漏氣(或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防止裝置漏氣(或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3)實驗室里,常用氯化銨晶體跟氫氧化鈣粉末混合加熱制取氨氣.它是一種無色的,有刺激性氣味的,密度比空氣小,而溶于水且能跟水反應生成氨水的氣體,制取氨氣過程中還有氯化鈣和水生成.實驗室制取氨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
A
A
(填“A”或“B”),其理由是
反應物為固體,需要加熱
反應物為固體,需要加熱
;收集氨氣可用
向下排空氣
向下排空氣
法,理由是
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溶于水
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興趣小組進行了“二氧化碳制備及其性質(zhì)探究”的實驗.試根據(jù)以下實驗事實填空或簡答.
(1)甲同學向分別盛有白色碳酸鈉粉末、石灰石顆粒的兩支試管內(nèi)加入適量稀鹽酸,仔細觀察、思考并記錄如下:
①盛白色粉末的試管內(nèi)迅速冒出白色泡沫,片刻后形成平靜的無色溶液.
②固體顆粒表面持續(xù)產(chǎn)生較多氣泡,固體顆粒漸漸變。
③反應過程中,用手握住盛白色粉末的試管底部,感覺微熱.
④反應過程中,用手握住盛固體顆粒的試管底部,無明顯發(fā)熱感.
⑤碳酸鈉與鹽酸反應,能迅速產(chǎn)生CO2,難以控制.
⑥石灰石與鹽酸反應,能持續(xù)、穩(wěn)定地產(chǎn)生CO2,便于控制.
你認為甲同學的上述記錄中,屬于描述現(xiàn)象的是
1234
1234
,屬于實驗結論的是
56
56
(填序號).
(2)乙同學取兩支小試管,分別倒入約3mL 蒸餾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試管內(nèi)的蒸餾水中通入一會兒CO2,再分別向兩支試管內(nèi)各滴入相同滴數(shù)的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兩支試管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你認為乙同學在觀察溶液顏色變化過程中,還需要的操作是
振蕩
振蕩
;其中另一支試管內(nèi)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對比作用
對比作用

(3)如圖A~F是實驗室制備某些常見氣體的裝置示意圖.

(1)實驗室制備CO2的文字表達式為:
石灰石+稀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石灰石+稀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可用的發(fā)生裝置有:
BCDEF
BCDEF
(選填上圖字母序號).
(2)裝置E或F相對于裝置C在操作方面的優(yōu)勢為:
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3)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
比較項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氣體生成和從水面逸出的速率遠大于其溶解和與水反應的速率 CO2密度比空氣大,且
不與空氣反應
不與空氣反應
收集過程分析 集滿現(xiàn)象:
集氣瓶內(nèi)液面下降至瓶口,且氣泡從瓶內(nèi)向外冒出
集氣瓶內(nèi)液面下降至瓶口,且氣泡從瓶內(nèi)向外冒出
“驗滿”分析:因氣體無色,故集滿與否較難確定.即使用燃著木條移近容器口火焰熄滅,也難以證明空氣完全排近
向收集到CO2的集氣瓶內(nèi)倒入等體積適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蕩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由上述實驗可得結論 (1)
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排空氣法更純
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排空氣法更純
(2)
排水法集滿現(xiàn)象明顯好操作
排水法集滿現(xiàn)象明顯好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興趣小組進行了“二氧化碳制備及其性質(zhì)探究”的實驗.試根據(jù)以下實驗事實填空或簡答.
(1)甲同學向分別盛有白色碳酸鈉粉末、石灰石顆粒的兩支試管內(nèi)加入適量稀鹽酸,仔細觀察、思考并記錄如下:
①盛白色粉末的試管內(nèi)迅速冒出白色泡沫,片刻后形成平靜的無色溶液.
②固體顆粒表面持續(xù)產(chǎn)生較多氣泡,固體顆粒漸漸變。
③反應過程中,用手握住盛白色粉末的試管底部,感覺微熱.
④反應過程中,用手握住盛固體顆粒的試管底部,無明顯發(fā)熱感.
⑤碳酸鈉與鹽酸反應,能迅速產(chǎn)生CO2,難以控制.
⑥石灰石與鹽酸反應,能持續(xù)、穩(wěn)定地產(chǎn)生CO2,便于控制.
你認為甲同學的上述記錄中,屬于描述現(xiàn)象的是______,屬于實驗結論的是______(填序號).
(2)乙同學取兩支小試管,分別倒入約3mL 蒸餾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試管內(nèi)的蒸餾水中通入一會兒CO2,再分別向兩支試管內(nèi)各滴入相同滴數(shù)的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兩支試管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你認為乙同學在觀察溶液顏色變化過程中,還需要的操作是______;其中另一支試管內(nèi)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
(3)如圖A~F是實驗室制備某些常見氣體的裝置示意圖.

(1)實驗室制備CO2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
可用的發(fā)生裝置有:______(選填上圖字母序號).
(2)裝置E或F相對于裝置C在操作方面的優(yōu)勢為:______.
(3)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
比較項目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O2氣體生成和從水面逸出的速率遠大于其溶解和與水反應的速率CO2密度比空氣大,且______
收集過程分析集滿現(xiàn)象:______“驗滿”分析:因氣體無色,故集滿與否較難確定.即使用燃著木條移近容器口火焰熄滅,也難以證明空氣完全排近
向收集到CO2的集氣瓶內(nèi)倒入等體積適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蕩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由上述實驗可得結論(1)______(2)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興趣小組根據(jù)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進行了氣體的制備實驗.
(1)甲同學選用如A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氧氣.
①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_.
②甲同學應選取的試劑是________(填化學式)
③常溫下,如在試管中分別加入下列物質(zhì),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不能使木條復燃的是________
A.5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
B.5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錳
C.5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和氧化鐵
D.5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和少量紅磚粉末
B中MnO2固體在該反應中起________作用.
④實驗前,甲同學先向儀器a中加入水,然后將導管放人水槽中,并打開儀器A的活塞,觀察導管口是否有連續(xù)的氣泡出現(xiàn).該實驗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檢查B裝置氣密性,發(fā)現(xiàn)裝置漏氣,在圖B中用箭頭標出可能發(fā)生漏氣的地方.
(2)乙同學稱取一定質(zhì)量KMnO4放在大試管中,如圖B加熱,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fā)現(xiàn)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chǎn)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l: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請你補充猜想Ⅲ:________.
做出猜想l和Ⅱ的理由是________.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為兩組,猜想l和Ⅱ來證明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①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zhì)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zhì)量不變.則猜想________錯誤.
②第二組同學取K2MnO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zhì)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論.
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
[拓展延伸]實驗發(fā)現(xiàn),K2MnO4受熱只能部分分解,經(jīng)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對其分解產(chǎn)生影響.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________.
(3)丙同學設計了實驗室制取CO2裝置(如圖1所示),
①裝置中出現(xiàn)了一個錯誤,你的糾正方法是________;
②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③此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展開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學選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制取氧氣.制取過程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實驗前小明同學先向儀器A中加入水,然后將導氣管放入水槽中,并打開儀器A的活塞,觀察導氣管口是否有連續(xù)的氣泡出現(xiàn).該實驗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小雨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雙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還可用氧化銅等物質(zhì)作催化劑,于是他對氧化銅產(chǎn)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
氧化銅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
【設計實驗】
小雨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KClO3質(zhì)量其他物質(zhì)質(zhì)量待測數(shù)據(jù)
1.2gl
1.2gCuO  0.5g
1.2gMnO2 0.5g
①上述實驗應測量的“待測數(shù)據(jù)”是________.
②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shù)據(jù)”更________(填“大”或“小”),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
③將實驗②反應后的固體經(jīng)提純分離仍得到0.5克黑色粉末,再將黑色粉末放入試管中,________(簡述操作和現(xiàn)象),說明氧化銅還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評價設計】你認為小雨設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________.
(3)小林同學對“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對反應速度有何影響”展開如下探究:取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12345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1%3%5%10%15%
MnO2粉末用量/g0.50.50.50.50.5
收集到500mL氣體時所用時間/秒5601861033512
①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分析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對反應速度有怎樣的影響:________;
②小芳同學驗證實驗后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是否仍為0.5g,她取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如下操作:________、洗滌、干燥、稱量,她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試指出圖中的三處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