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2009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試卷
命題:王少華 校對:汪健群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1―30題每小題1分,第31―40題每小題2分,總分50分)
1.下圖表示細胞中4類有機化合物的關系,每個橢圓形代表一類有機物,則列出這4種化合物名稱中最合理的一組是( )
A.①-④:脂質、酶、蛋白質、激素
B.①-④:激素、脂質、蛋白質、酶
C.①-④:酶、蛋白質、激素、脂質
D.①-④:激素、脂質、蛋白質、酶
2.在哺乳動物的受精過程中,精子能夠與卵細胞相互識別,精子將其頭部鉆入卵細胞中,與卵細胞發(fā)生結合,當一個精子進入后,細胞發(fā)生變化,不再讓其他精子進入。這一現(xiàn)象體現(xiàn)出細胞膜能夠( )
A.保障細胞內部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 B.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C.卵細胞攝入所需要的精子 D.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3.紫色洋蔥表皮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正確圖是( )
4.下圖縱軸為酶反應速度,橫軸為底物濃度,其中能正確表示酶量增加1倍時,底物濃度和反應速度關系的是 ( 。
5.下圖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實驗裝置。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裝置甲中Na0H的作用是吸收CO2
B.裝置乙應將B處液體提取分離進而檢測是否有酒精生成
C.裝置乙應讓B先反應一會再連接
D.兩個裝置均需要在黑暗條件下進行實驗
6.農科所技術員研究溫度對某蔬菜新品種產量的影
響, 將實驗結果繪制成如下曲線。據(jù)此提出以下結論,你認為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適溫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適溫度
B.陰影部分表示5~
C.光照越強,該蔬菜新品種的產量越高
D.溫室栽培該蔬菜時溫度最好控制在25~
7.某生做CO2與光合作用的相關實驗,若下圖甲為實驗組,則對照組應為( )
8. 下列實驗試劑或材料與其實驗名稱不相符合的是 ( )
A.吡?紅和健那綠――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B.澄清石灰水和重鉻酸鉀――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C.斐林試劑――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D.龍膽紫或醋酸洋紅液――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9. 下圖為某高等動物的一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分析判斷中,正確的是 ( )
A.乙產生的子細胞基因型為AaBbCC,丙產生的細胞基因型必為ABC和abC
B.甲、乙、丙三個細胞中均含有二個染色體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C.甲細胞形成乙細胞和丙細胞過程中產生的基因突變通常都能遺傳到子代個體中
D.丙細胞產生子細胞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0.用純種的高稈(D)抗銹。═)小麥與矮稈(d)易染銹。╰)小麥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如下,下列有關此育種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高稈抗銹病小麥
× F1 雄配子 幼苗 選出符合要求的品種
矮稈易染銹病小麥
A.該過程涉及基因重組及染色體變異 B.過程②為有絲分裂
C.過程③必須經過受精作用 D.過程④必須使用生長素處理
11.兩對等位基因AaBb,若形成四種配子,且比例為1:1:1:1,則其體細胞之基因組合為( )
12.在艾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用DNA酶處理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的DNA并與R型菌混合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基上僅有R型菌生長。設置本實驗步驟的目的是( )
A.證明R型菌的生長并不需要S型活細菌的DNA
B.用以補充R型菌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
C.直接證明S型菌DNA不是促進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因素
D.與“以S型菌的DNA與R型菌混合培養(yǎng)”的實驗形成對照
13. 下列有關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染色體中DNA的一個堿基缺失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B.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均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
C.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
D.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因是促進染色單體分離使染色體增倍
14.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全部位于染色體上
②自然選擇使基因發(fā)生定向變異
③某基因的頻率即該基因在種群個體總數(shù)中所占的比例
④每一個基因都包含特定的堿基序列,具有特異性
⑤人體內的肝臟細胞和成熟紅細胞所含的基因相同
A.①②④ B.②③⑤ C.只有③ D.只有④
15.細胞信息交流是指一個細胞發(fā)出的信息通過介質傳遞另一個細胞產生相應的反應。細胞可以通過分泌化學信號進行通訊。下列有關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與靶細胞結合,能調節(jié)靶細胞的代謝活動
B.胰島B細胞產生的胰島素作用于肝細胞時,能促進單糖合成肝糖元
C.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會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
D.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前提是細胞識別,它是通過細胞膜實現(xiàn)的
16.為了研究用基因重組方法生產的干擾素對癌癥的治療效果,有人計劃進行如下實驗:第一步,從癌癥患者身上取得癌細胞,并培養(yǎng)此種細胞;第二步,給培養(yǎng)中的癌細胞添加干擾素;第三步,觀察干擾素是否對癌細胞的生長帶來了變化。有人認為上述的實驗計劃中存在不足,并提出下列幾種改進方法:①將培養(yǎng)的癌細胞分成兩組,一組添加干擾素,一組不添加干擾素,分別觀察生長情況;②直接給癌癥患者注射干擾素,進行臨床實驗;③設置一系列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干擾素制劑,分別添加給培養(yǎng)中的癌細胞,觀察生長情況。你認為最佳的方法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7.科學家做了下面的實驗:把家蠅分成多組,每組分為A、B兩部分,用DDT處理每一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觸DDT),處理后選死亡率最低的一組的B部分飼養(yǎng)繁殖后,把后代分成多組,每組分成A、B兩部分,重復上述實驗。這樣一代一代選擇下去,就可以從B部分中選出強抗性的家蠅,上述的實驗事實說明( )
A.家蠅的抗藥性是DDT使其基因突變的結果
B.家蠅的抗藥性是DDT使其染色體變異的結果
C.家蠅的抗藥性原來已存在,不是DDT誘導的結果
D.家蠅的抗藥性是家蠅逐代對毒性強的DDT識別能力提高的結果
18.D、d和T、t是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在不同情況下,下列敘述符合因果關系的是 ( )
A.DDTT和ddtt雜交,F(xiàn)2中具有雙顯性性狀且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比例是9/16
B.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與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雜交,后代只有一種性狀
C.基因型為DdTt的個體,如果產生有tt的配子類型,則可能發(fā)生了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D.后代的表現(xiàn)型數(shù)量比接近為1∶1∶1∶1,則兩個親本的基因型一定為DdTt和ddtt
19.下列有關人類神經傳導與傳遞的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 )
A.兩個神經元的細胞膜并不直接接觸
B.神經沖動會自發(fā)生之部位向鄰近的細胞膜依次傳遞
C.突觸只允許神經沖動由樹突末端傳到另一神經元的軸突或細胞體
D.當某處神經纖維受到一定強度刺激時,該部位細胞膜內外電位會發(fā)生逆轉
20.右下圖表示人體細胞內或細胞間的某些信息傳遞機制的模式圖,圖中箭頭表示信息傳遞的方向。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如果該圖表示反射弧,則當e被切斷時,刺激a,機體將沒有感覺
B.如果該圖中的a為下丘腦、b為垂體、c為甲狀腺,則c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對a分泌d、b分泌e都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該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則d過程只發(fā)生于細胞核中
D.如果該圖為細胞免疫過程,則a為吞噬細胞,b為漿細胞,c為靶細胞
21.肥胖老鼠服用阿斯匹林三周后喂食葡萄糖,180分鐘內的血中胰島素濃度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對照組老鼠未服用阿斯匹林)?( )
① 肥胖老鼠的胰臟對葡萄糖刺激不起反應,無法制造胰島素
② 喂食葡萄糖可在15分鐘內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
③ 服用阿斯匹林后,老鼠血中胰島素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
④ 服用阿斯匹林后,使老鼠胰臟對葡萄糖刺激不起反應,無法制造胰島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下圖為人體體液免疫過程的示意圖,關于此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過程Ⅳ、Ⅴ、Ⅵ為體液免疫的效應階段
B.通過過程Ⅴ產生的“某物質”是淋巴因子
C.細胞①③分別為吞噬細胞和T細胞,均能識別抗原
D.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機體時,細胞⑤會迅速增殖、分化
23.動物的吲哚乙酸是最早在人體的尿液中發(fā)現(xiàn)和提取的.下列對此問題的敘述,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
A.在人體內有合成生長素的酶系統(tǒng),所以人糞、尿的肥效很高
B.人通過食用大量的植物果實和新鮮嫩葉而獲得生長素, 但人體不存在破壞生長素的酶。生長素也不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因而最后通過腎臟形成尿液而排出
C.在人體的腎臟中有將色氨酸轉變成生長素的酶。在腎臟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體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D.題干部分的敘述是錯誤的,在人體的尿液中沒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類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這些物質是人體內無生理功能的代謝副產品,但對植物卻有強烈的促進生長的作用
24.在某一生態(tài)保護區(qū)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種群變化如圖。
依據(jù)上圖的數(shù)據(jù)推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捕食者與被捕食者兩種群不互相影響,種群變化無規(guī)則性
B.捕食者與被捕食者兩種群相互影響,使種群大小呈現(xiàn)波動現(xiàn)象
C.捕食者種群大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種群變化不受捕食者種群大小的影響
D.被捕食者種群大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種群變化不受被捕食者種群大小的影響。
25.假若某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四種生物,并構成一條食物鏈a→b→c→d,在某一時間分別測得這四種生物a、b、c、d所含的有機物總量分別為m1、m2、m3、m4。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四種生物中所含的能量歸根到底來自于a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
B.在一段時間內,若b種群數(shù)量增加,則a種群數(shù)量下降,d種群數(shù)量增加
C.若m1<
D.d個體所含的有機物的質量一定比c個體所含的有機物的質量小
26.農村綜合發(fā)展型生態(tài)工程的優(yōu)點包括 ( )
①能量的多級利用 ②物質循環(huán)再生 ③廢物資源化
④做到了自然、經濟和社會效益三結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7.下列避孕方法中哪項最不可靠
( )
A.宮內節(jié)育器 B.避孕套 C.安全期避孕 D.避孕藥
28.下列關于動物胚胎移植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受孕母畜體內的受精卵或胚胎均能移植
B.受體母畜必須處于與供體母畜同步發(fā)情的狀態(tài)
C.超數(shù)排卵技術要使用一定的激素
D.試管嬰兒只是受精及早期卵裂過程在試管中進行
29.高等哺乳動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開始進行細胞分裂。經桑椹胚、囊胚、原腸胚和組織器官的分化,最后發(fā)育成一個完整的幼體,完成胚胎發(fā)育的全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高等哺乳動物胚胎發(fā)育經歷的時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腸胚期→幼體,其中桑椹胚和囊胚期可獲得全能干細胞
B.高等哺乳動物胚胎發(fā)育中的細胞分化開始于囊胚期,終止于生命結束
C.左圖是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囊胚期示意圖,其中③內細胞團
D.進行胚胎分割時,應選擇原腸胚期的胚胎進行。
30.臍血是新生嬰兒臍帶被結扎后由胎盤臍帶流出的血,其內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細胞。利用臍血干細胞移植,對治療白血病等疾病的效果顯著,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
A.造血干細胞可通過不同的細胞分裂方式形成淋巴細胞
B.與早期囊胚細胞相比,造血干細胞的分化程度更低
C.由造血干細胞形成淋巴細胞的過程屬于非條件反射
D.由免疫學角度分析,臍血自身移植的優(yōu)點是排斥反應小
31.植物在冬季來臨之前,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其體內會發(fā)生一系列適應低溫的生理生化變化,抗寒力逐漸增強。右圖為冬小麥在不同時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變化關系圖。請根據(jù)右圖推斷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冬季來臨之前,自由水明顯減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結合水與自由水含量的比值,與植物的抗寒性呈現(xiàn)明顯的正相關
C.隨著氣溫和土壤溫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減少,組織的含水量下降
D.隨溫度的緩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漸減弱,有利于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32.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進行培養(yǎng),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得了該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成右圖的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①BC段較AB段CO2濃度增加減慢,是因為低溫使植物呼吸作用減弱
②CO2濃度下降從DE段開始,說明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③FG段CO2濃度下降不明顯,是因為氣孔關閉,葉片對CO2的吸收減少
④H點CO2濃度最低,說明此時植物對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下列關于RNA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RNA的基本組成單位還可以轉變?yōu)橹苯幽茉次镔|
B.在真核細胞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可被吡?紅染成紅色
C.RNA分子通常是單鏈的
D.自然界存在三種RNA:信使RNA、轉移RNA和核糖體RNA。
34.某同學從生物學資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葉能合成生長素,防止葉柄脫落”。為了驗證這一結論,該同學利用右圖所示的植株進行實驗,實驗中所需要的步驟是( )
①選取同種生長狀況相同的植株3株,分別編號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將3株全部去掉頂芽 ③將3株全部保留頂芽 ④將甲、乙兩株去掉葉片,保留葉柄,并在甲株的葉柄橫斷面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丙株保留幼葉 ⑤將去掉葉片的甲、乙兩株葉柄橫斷面均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 ⑥觀察3株植株葉柄脫落情況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5.三對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得到的的F2的分離比分別為9:7,9:6:1,和15:1,那么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分離比分別是( )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36.下列大腸桿菌某基因的堿基序列的變化,對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響最大的是(不考慮終止密碼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