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

2008―2009學年度高中畢業(yè)班第一次調(diào)研考試

歷 史 試 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45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卷上。

3.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tǒng)一嶺南后,設置了南?ぁ⒐鹆挚ず拖罂。南海郡轄香禺、四會、龍川、博羅4縣,郡所設在番禺(今廣州)。任囂任郡尉(因南?傧驴h少,是小郡,故稱尉不稱守),是為廣州建制之始,以下有關任囂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他的職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襲     B.他事實上是南?さ淖罡咝姓L官

       C.他無權直接任免轄區(qū)內(nèi)的四個縣令     D.南少郡相當于他的封地

2.兩漢時期實行嚴密的監(jiān)察制度。東漢時期刺史的監(jiān)察權比西漢進一步加強,突出表現(xiàn)在

                                                                                                                              (    )

       A.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           

       B.全國分13州,每州設一名刺史進行監(jiān)察

       C.刺史沒有固定治所                            

       D.巡察時代表中央,可以監(jiān)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

3. 下面描述的是公元前4世紀中晚期關中地區(qū)的某個人發(fā)跡的故事。你認為以下四項中與當時的歷史情景相符的是                                                                   (    )

       ①公元前339年,他在一次戰(zhàn)爭中立功,得到了100畝土地的賞賜

       ②公元前338年,他辛勤耕種,喜獲豐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③公元前335年,他又買了幾百畝土地,成了大地主

       ④幾年后,他賣掉土地去經(jīng)商,同樣得到政府的獎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 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后開始實施的對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起過積極作用的創(chuàng)新制度是                                                  (    )

       A.郡縣制度            B.行省制度            C.八旗制度            D.猛安謀克制度

       ①它反映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②它體現(xiàn)了中國的書法藝術                   

       ③它反映了漢字的象形特征

       ④它反映了漢字由繁到簡的演變趨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從下列著成書時間上看,右圖所示

內(nèi)容,最不可能出自   (    )

       A.《農(nóng)桑輯要》

       B.《農(nóng)政全書》

       C.《齊民要術》

       D.《考工記》

市街為中心,表現(xiàn)縱橫的街市,市面店鋪

林立,標牌廣告林林總總,車馬行人摩肩

接踵。下列有關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南京是當時全國性商貿(mào)城市

       B.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發(fā)展促進了其商業(yè)繁榮

       C.南京曾是明朝的政治中心

       D.明朝放棄了抑商的政策

8. 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今天,面臨著技術進步與戰(zhàn)爭災難,經(jīng)濟發(fā)展與道德淪喪并存等問題。早在1988年,世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上就發(fā)表宣言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

       A.“兼愛”和“尚賢”                           B.“仁”和“德治”

       C.“克己復禮”                                      D.“有教無類”

       A.漢武帝派張騫出使大月氏等國

       B.中國的鐵器、絲綢等西傳

       C.中國的養(yǎng)蠶繅絲技術、造紙術西傳

       D.佛教經(jīng)此路傳入中國

10.對中國古代“人與自然”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陶淵明的田園詩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20081104

20081104

       C.古代在洞庭湖地區(qū)圍湖造田,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利影響

       D.董仲舒在“天人感應”學說完全沒有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

11.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行。在我國古代,曾經(jīng)定都北京的朝代有                                                    (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元朝                     ④清朝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④

12.博鰲亞洲論壇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論壇,其永久會址位于我國的南海之濱小城博鰲。我國的疆域南至南海之濱最早可以追溯到                                          (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元朝

13.東晉南朝時期,東南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乃至有“江南之為國盛矣”的贊嘆。該時期江南開發(fā)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北方人口大量南遷                             B.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C.統(tǒng)治者推行勸課農(nóng)桑等政策               D.農(nóng)產(chǎn)品商品化程度高

14.秦始皇、漢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段褰(jīng)通義》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報群神之功!边@表明,帝王泰山封神的主要用意在于                                     (    )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宣揚君權神授                                    D.報答天地之恩

15.北宋前朝統(tǒng)治者認為“富室連田阡陌,為國守財爾!緩急盜賊竊發(fā),邊境擾動,兼并之財,樂于輸納,皆我之物。”這表明北宋政府                                          (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縱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籌集軍費

       C.通過搜刮百姓以抗遼                          D.減輕人民負擔,限制大地主的特權

16.加強對官吏的監(jiān)察,是實現(xiàn)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歷史上,下列機構或官職具有監(jiān)察職權的是                                                  (    )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臺                  ④軍機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北宋時期,與之并存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疆域為“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甘肅固原東南)、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這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是            (    )

       A.西夏                   B.遼                      C.金                      D.吐蕃

18.英國著名的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認為,中國在公元3―13世紀之間保持著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屬于此時期的科學技術成就有                                   (    )

       ①雕版印刷術                                          ②記錄太陽黑子

       ③實測地球子午線                                   ④計算圓周率的方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合眾國人在五港口貿(mào)易,或久居,或暫住,均準其租地自行建樓,并設立醫(yī)院、禮拜堂及殯葬之處。”這一條文出自                                                                 (    )

       A.《南京條約》                                      B.《南京條約》附件                       

       C.《望廈條約》                                      D.《黃浦條約》

辟為通商口岸的城市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下列歷史人物中,為環(huán)渤海灣地區(qū)近代工業(yè)發(fā)展作出一定貢獻的人物是        (    )                

       A.曾國藩               B.左宗棠               C.李鴻章               D.張之洞

22.史學界認為,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據(jù)在于         (    )

       A.洋務運動開中國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務運動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

       C.洋務運動把西方先進生產(chǎn)力引入中國

       D.洋務運動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外交機構

23.下列關于甲午戰(zhàn)爭后民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自然經(jīng)濟進一步瓦解                          B.民間資本大量投資于鐵路

       C.清政府調(diào)整經(jīng)濟政策                          D.早期維新派“商城”思想的促進

24.1912年,孫中山自豪地說,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chuàng)舉也。”這里的“變局”和“創(chuàng)舉”指                                                                                               (    )

       A.辛亥革命的爆發(fā)                                 B.清朝統(tǒng)治被推翻

       C.中華民國的成立                                 D.《臨時約法》的頒布

25.1919年孫中山在演講中指出:“八年以來的中華民族,政治不良到這個地位,實因單破壞地面,沒有掘起地底陳土的緣故!边@里“地底陳土”指的是                (    )

       A.軍閥、官僚、政客                             B.資產(chǎn)階級保皇派

       C.地痞、土匪、煙販                             D.清朝皇室

26.1924年,當宋慶齡問孫中山“為什么需要共產(chǎn)黨加入國民黨”時,孫中山回答說:“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孫中山接受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張,發(fā)展三民主義指導思想的內(nèi)容有                   (    )

       ①提出民生主義                                       ②提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主張

       ③提出反對專制統(tǒng)治的主張                     ④提出節(jié)制資本的主張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①推翻滿清政府

       ②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結束軍閥統(tǒng)治,消滅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

       ④建立一個真正獨立、統(tǒng)一、自由、平等的資

產(chǎn)階級共和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某同學在收藏紀念章的過程中,偶得右圖一枚

發(fā)現(xiàn)了與之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引發(fā)這一重

大歷史事件的是                                   (    )

       A.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B.帝國主義制造五卅慘案

       C.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D.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

<strike id="utghb"></strike>

       ①討論了國民黨改組問題

       ②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

       ③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

       ④國民革命運動開始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明確提出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工人運動遭受挫折                             B.中共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C.中共正確分析了國情                          D.共產(chǎn)國際的支持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

  • <pre id="utghb"><meter id="utghb"></meter></pre>
    • 20081104

      1.用藍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題卷上。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nèi)的項目填寫清楚。

      3.本卷共3小題,共55分。

      31.(8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經(jīng)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省,中書省付門下;蛴形串,則門下繳駁,又上中書,中書又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又下門下。若事可行,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但主書填"奉行"而巳。

      ――《朱子類語》

      材料二 唐太宗說:"中書所出詔敕,頗有意見不同或兼錯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書,門下本擬相防過誤。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為公事……卿等特須滅私絢公,堅守直道,庶事相啟沃,勿上下雷同也。"

      ――《貞觀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發(fā)現(xiàn)有一人詐偽做官,便下令處死。但負責審理此案的戴青說:"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當時喜怒之所發(fā)耳,陛下發(fā)一朝之忿而許殺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對他說:"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憂也!"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見 (4分)

       

       

       

       

       

         (2)材料二說明唐初政治的特點是什么 (2分) 這種特點的產(chǎn)生主要取決于什么 (2分)

       

       

       

       

       

         (3)材料三所述故事實質(zhì)上是哪兩種權威之間的沖突 (2分)結局說明了什么 (2分)

       

       

       

       

       

       

         (4)結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權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約 (4分)結合我國封建制度的政治特點談談你對這一現(xiàn)象的認識。(3分)

       

       

       

       

       

       

       

       

      32.(19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甥舅和協(xié),掃彼舊怨,泯其嫌隙,喜兵革之不作,惟親好之是崇,豈不盛哉!神圣贊普可黎可足都贊陛下,盛名睿哲,代天行化,恩施內(nèi)外,威震四方。

      ――《新唐唐書?吐蕃傳箋證頁》

      材料二:自國家統(tǒng)一函夏,惟吐蕃最為西方強國,諸戎畏威憚之,劃唐人與通婚結好,而日尋干戈,未始休息。今雖臣附已久,而竊發(fā)不時,朝廷視為重地,建宣政院以統(tǒng)治焉。

      ――黃晉《黃金華文集》

      材料三:鎮(zhèn)撫,駐藏大臣督辦藏內(nèi)事務,應與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平等。自噶布倫以下番目及管事喇嘛,分系屬員,事無大小,均應稟命駐藏大臣辦理。至扎布倫寺諸務,亦具一體稟知駐藏大臣辦理,仍于巡邊之便,就近稽查管束。

      ――《衛(wèi)藏通志》

      請回答:

         (1)依據(jù)材料一回答,材料中的“甥舅”分別指什么? 舉例說明“惟親好之是崇”。9世紀前期,唐蕃“惟親好之是崇”的物證是什么?(4分)

       

       

       

       

       

         (2)依據(jù)材料二,當時政府建立宣政院的原因是什么?其職能是什么?宣政院的設置及此朝對吐蕃的管理說明了什么?(5分)

       

       

       

       

       

       

         (3)依據(jù)材料三,駐藏大臣是哪一位皇帝設置的?具有何種權力?駐藏大臣的設置說明了什么?(5分)

       

       

       

       

       

       

       

       

         (4)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怎樣的趨勢?由此談談你的認識。(5分)

       

       

       

       

       

      33.(18分)閱讀下列材料

      根據(jù)下列兩幅圖,概括19世紀末中國兩大政治運動興起的區(qū)域性特點及相互關系,并結合當時中國的經(jīng)濟、階級關系、思想等方面因素分析其原因。

       

       

       

       

       

       

       

       

       

       

       

       

       

       

       

       

       

       

       

       

       

       

       

       

       

       

       

       

       

    • <strike id="utghb"></strike>

      20081104

      20081104

       

      第Ⅰ卷

       

      1.D    2.A    3.A    4.B    5.B    6.D    7.D    8.B    9.A

      10.D   11.A   12.A   13.D   14.C   15.B   16.A   17.A   18.A

      19.C   20.C   21.C   22.C   23.B   24.C   25.A   26.D   27.D

      28.A   29.D   30.C

       

      第Ⅱ卷

       

      31.(1)包括了皇帝和中書省、門下省等部門大臣的意見。(4分)

         (2)特點是皇權之下的各部門間的相互牽制。取決于皇帝的個人品質(zhì)和能力以及唐政權建立的歷史背景。(4分)

         (3)皇權和法律權威之間的沖突,結局說明法律權威占據(jù)上風(4分)

         (4)唐初君主權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約(4分):我國封建制的特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皇權至上。但在唐朝時期皇權并非是絕對的權威;蕶嗄芊袷艿较拗浦饕Q于皇帝的個人政治品質(zhì)。(4分)

      32.(19分)

         (1)“甥舅”分別指吐蕃贊普和唐朝皇帝。(2分)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入藏。(1分)拉薩大昭寺前的唐蕃會盟碑。(1分)

         (2)元朝設立宣政院的原因有:吐蕃是中國西部最強大的民族,臣附元朝,西藏成為邊疆的重要地區(qū),為了加強統(tǒng)治,設立宣政院。(2分)宣政院的職能是統(tǒng)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qū)。(2分)說明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qū)。(1分)

         (3)駐藏大臣是雍正帝設置的。(1分)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2分)其設置標志著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的加強。(2分)

         (4)通過三則材料可以看出,西藏同中央政府的關系日益密切,由結盟發(fā)展到加強管理。(2分)說明了西藏地區(qū)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藏之間聯(lián)系源遠流長,歷代政府都非常重視對西藏地區(qū)的管理和統(tǒng)治。(學生寫其他答案,只有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3分)

      33.(18分)

         (1)區(qū)域性特點:戊戌變法運動興起于南方;義和團運動興起于北方。(3分)

         (2)形成原因:經(jīng)濟因素,南方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相對發(fā)達;北方相對落后,自然經(jīng)濟根深蒂固。階級關系因素:南方民族資產(chǎn)階級力量壯大并形成一股較大的政治勢力,北方主要表現(xiàn)為農(nóng)民、手工業(yè)者的秘密結社。思想因素:南方資產(chǎn)組織維新派新思想播較廣,北方則盛行小農(nóng)平均主義和封建迷信。(6分)

         (3)關系:雖共同形成又 一次革命高潮 ,但各自為戰(zhàn),沒有機會結合(或沒有匯集成為統(tǒng)一的力量)。(3分)

         (4)原因:①民族危機加劇,民族民主意識增強。(2分)

      ②民族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局限性,害怕人民革命,不敢發(fā)動群眾,而僅僅依靠無權的光緒帝實行自上而下的變革。(2分)

      ③農(nóng)民的落后性,盲目排外的思想不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