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化學新高考押題②
我不敢猜題,因為我猜不到;我很想猜題,因為這很有挑戰(zhàn)。猜不到是肯定的,雖然我絞盡了腦汁、流了不少汗,無奈我智力低下,更無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希望讀者朋友在做這些試題時不要抱有太多的期望。我是給那些臨時抱佛腳的朋友送一程,如果有百分之一的相中,那就是我們的幸運。
第Ⅰ卷(選擇題)
1.
A.水分子的化學性質(zhì)改變 B.水分子中氫氧鍵縮短
C.水分子間的作用力減小 D.水分子間結構、物理性質(zhì)改變
答案:D
解析:小分子團水仍是以分子為基本單位組成的聚集體,所以分子結構并沒有改變,分子中的氫氧鍵并沒有縮短,化學性質(zhì)更不會改變。它改變的是分子間的結構,分子間作用力增強,物理性質(zhì)改變。
2.
A.硫酸鹽不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堆積在火星表面,而氯化物與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進入了火星土壤內(nèi)部。
B. 硫酸鹽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不上氯化物,它們往往會最先被水分離出來,這意味著水在向下浸濕,將氯化物帶到了硫酸鹽之下的更深層的火星土壤中。
C. 在火星上硫酸鹽的密度與氯化物的小。
D. 火星的大氣中含有硫酸鹽而不含有氯化物。
答案: B
解析:由于硫酸鹽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不上氯化物所以硫酸鹽在火星表面,而氯化物在火星降雨過程中溶解在水中則進入更深層的火星土壤中。這一現(xiàn)象表明“火星的液態(tài)水曾來自天空下的毛毛雨和地表收集的露水”。
3.含有2~5個碳原子的直鏈烷烴沸點和燃燒熱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
烷烴名稱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沸點(℃)
-88.6
-42.1
36.1
燃燒熱(kJ?mol-1)
1560.7
2877.6
3535.6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丁烷的沸點有可能在
B.上述四種烷烴中戊烷最容易液化,打火機中所用的燃料就是戊烷
C.丙烷完全燃燒生成4mol氣態(tài)水,所放出的熱量小于2877.6kJ
D.烷烴的含碳量越高,其燃燒熱值也就越大
答案:B
解析: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沸點、燃燒熱均隨碳原子數(shù)增多而增加,丁烷沸點應高于-
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標準狀況下
B.化學式符合XOH(X代表某一元素)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堿
C.標準狀況下,
D.汽油、石油、植物油、柴油均是碳氫化合物
答案B
解析:標準狀況下
5.下列實驗操作中,儀器需插入液面以下的有( )
①制備Fe(OH)2時將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所用的膠頭滴管 ②制取H2的簡易裝置中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 ③分餾石油時控制溫度所用的溫度計 ④用乙醇制備乙烯時所用的溫度計 ⑤用水吸收NH3時的導氣管 ⑥向試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 H2SO4所用的膠頭滴管
A.③⑤⑥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制備Fe(OH)2時,為防止氫氧化亞鐵被氧氣氧化,將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所用的膠頭滴管需要插入液面以下; ②簡易裝置制H2用于加稀硫酸的長頸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氫氣從長頸漏斗揮發(fā);③分餾石油時需要測的是揮發(fā)出的氣體餾分的溫度的用的溫度計水銀球要位于上端的支管口處;④用乙醇制備乙烯時要控制液體的溫度,所用的溫度計的水銀球藥插入液面以下;⑤用水吸收NH3時的導氣管 為防止倒吸,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⑥為了防止H2SO4被BaCl2溶液污染,向試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 H2SO4所用的膠頭滴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6. 參照反應Br + H2HBr +H的能量對反應歷程的示意圖,下列對上述正反應敘述中正確的 ( )
A. 反應熱:過程I>過程Ⅱ
B. 反應速率:過程Ⅱ=過程I
C.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D. 過程I使用了催化劑
答案: C
解析:從圖像可以分析,過程I與過程Ⅱ反應物總能量與生成物總能量均是相等,只要反應物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過程I與過程Ⅱ反應熱相同;由于反應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所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由于過程I活化能大于過程Ⅱ,所以說明過程Ⅱ使用催化劑,反應速率過程Ⅱ比過程I快。
7.X、Y、Z、W原子系數(shù)依次增加的短周期元素。已知①X、Y的氫化物的熔沸點在所在族中是最高,且常溫下X、Y的氫化物的狀態(tài)不同。②Y與Z是同一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四種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W
B.X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最強
C.單質(zhì)的氧化性:W > Z
D.氣態(tài)氫化物的熔點和沸點:Z> Y
答案: C
解析:X、Y的氫化物的熔沸點在所在族中是最高的,且常溫下X、Y的氫化物的狀態(tài)不同,在短周期中能形成氫鍵只有三種元素,N、F、O。常溫下X、Y的氫化物的狀態(tài)不同
得出Y為氧元素,則X為氮元素,Y與Z是同一族,則Z為硫元素,W為氯元素。A,四種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硫;B,X、Z、W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HClO4;C,因為氯和硫為同周期元素,氯的原子半徑比硫原子小,氧化性比硫強;D,相同條件下,Z、Y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為H2S和H2O,它們結構相似,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其熔點和沸點越高。但是水分子之間有氫鍵,分子間作用力強,常溫為液體,H2S為氣體,水比H2S熔沸點高。
8.科學家用NaNO3和Na2O在一定條件下化合制得由鈉離子和陰離子B構成晶體NaxNO4,測定陰離子B中的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都達到了8電子穩(wěn)定結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3
B.N的化合價為+3
C. 陰離子B電子式可能為
D.此反應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B
解析:NaNO3+ (x-1)/2Na2O= NaxNO4,有O守恒則x=3;每個氮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為5,每個氧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為6,1個NO43-離子中,含有1個氮原子和4個氧原子,并帶3個單位的負電荷,每個NO43-的電子總數(shù)為1×5+4×6+3=32,32可以寫成4×8,根據(jù)題意可知,Na3NO4中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達到了8電子穩(wěn)定結構,所以NO43-的電子式為:,氮的化合價為+5。
9. 在由水電離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Ba2+、、Cl- B.Cl-、、Na+、K+
C.、、Fe2+、Mg2+ D.Na+、K+、ClO-、I-
答案:B
解析:本題屬離子共存題。由題干條件知c(H+)=1×10-12 mol?L-1的溶液的pH=2或pH=12。當溶液呈酸性時,C中的、Fe2+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D中ClO-、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當溶液呈堿性時,A中與OH-生成弱電解質(zhì)NH3?H2O,C中Fe2+、Mg2+分別與OH-生成了Fe(OH)2、Mg(OH)2沉淀,D中的ClO-、I-仍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故只有B正確。
10.甲、乙兩容器都發(fā)生反應
A.φ1>φ2 B.n1>n
答案:B
解析:因為若X=3則恒壓或恒容條件都一樣,只要符合比例就等效,達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則A、D錯誤;由于兩容器的“初始壓強”相同,即初始體積不一樣,開始時兩容器體積比為物質(zhì)的量之比3:2.7=10∶9,即此時乙比甲投料總物質(zhì)的量少(乙容器相當于充入1.8 mol A和0.9 mol B),所以達平衡時n1>n2 ,則C錯誤,B正確。
11.下列化學實驗的的原理或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A.用溴水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B.配制硫酸亞鐵溶液時,要加入少量還原鐵粉
C.用固體NaOH與NH4Cl混和,在玻璃試管中加熱制NH3
D.用Fe3+檢驗工業(yè)廢水中是否含有苯酚
答案C
解析:固體NaOH對玻璃有強腐蝕性,特別是在加強熱條件下,故C不正確。
12. 阻斷病毒附著于敏感細胞的金剛乙胺,對于多種甲型流感病毒都具很好的抑制作用,金剛乙胺可由金剛烷制得。1-溴金剛烷的結構如圖所示,若它與NaOH醇溶液反應后所得物質(zhì)的同分異構體中,含有苯環(huán)且只有一個取代基的同分異構體有:
A.5種 B.4種 C.3種 D.2種
答案B
解析:根據(jù)反應后的化學式為C10H14,可知含有苯環(huán)且只有一個取代基時,取代基為丁基,而丁基有四種,故選B。
13.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A.足量硫化氫氣體通入硫酸鐵溶液中:H2S+Fe3+=Fe2++S↓+2H+
B.足量鐵與稀硝酸反應:Fe+4H++NO3-=Fe2++2H2O+NO↑
C.醋酸溶液與純堿反應:CO32- +2H+=+H2O+CO2↑
D.等物質(zhì)的量的Ba(OH)2與NaHSO4在溶液中反應:Ba2++OH-+H++SO42-=BaSO4↓+H2O
答案D
解析:A中電荷不守恒,B中電荷、電子均不守恒,C中醋酸是弱酸,D正確。
14.下列各離子組,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大量共存的是
A.K+ Na+ HSO3- NO3- B.Mg2+ Al3+ SO42- OH-
C.K+ Fe2+ Cl- S2- D.K+ Ba2+ NO3- SO32-
答案A
解析:BCD是因為復分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A中HSO3-會發(fā)生部分電離而使溶液顯酸性,又有NO3-會氧化HSO3-。故選A。
15.在理論上不能用于設計原電池的化學反應是 ( )學科網(wǎng)
A.Al(OH)3(s)+NaOH(aq)===NaAl(OH)4(aq);△H<0學科網(wǎng)
B.CH3CH2OH(l)+3O2(g)→2CO2(g)+3H2O(l);△H<0學科網(wǎng)
C.CO2(g)+C(g)===2CO(g);△H>0學科網(wǎng)
D.H2(g)+Cl2(g)===2HCl(g);△H<0學科網(wǎng)
答案:A
解析:在原電池中,一定要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才能有電子轉(zhuǎn)移形成電流,A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故不能用于設計原電池。
16.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學科網(wǎng)
A.23gNO2和23gN2O4所含原子數(shù)目均勻為1.5NA學科網(wǎng)
B.18gD2O所含電子數(shù)目為10NA學科網(wǎng)
C.標準狀況下,
D.
答案:A
解析:
17.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H2、O2三種氣體,當它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從小到大的是 ( )學科網(wǎng)
A.p(Ne)<p(H2)<p(O2) B.p(O2)<p(Ne)<p(H2) 學科網(wǎng)
C.P(H2)<p(O2)<p(Ne) D.p(H2)<p(Ne)<p(O2) 學科網(wǎng)
答案:B
解析:由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nRT,m=ρV,m=nM可推出,即氣體的分子量越大,壓強越小,即可得出答案B。
18.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學科網(wǎng)
A.pH=7的溶液學科網(wǎng)
B.c(NH4+)=c(Cl-)的NH4Cl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學科網(wǎng)
C.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學科網(wǎng)
D.CH3COONa溶液學科網(wǎng)
答案:B
解析:沒有溫度限定,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A錯;在NH4Cl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學由電荷守恒知,c(NH4+)+ c(H+)=c(Cl-)+ c(OH-),當c(NH4+)=c(Cl-)時,則c(H+)= c(OH-),溶液呈中性,故B正確;pH的和為14時,當為強酸和強堿等體積混合時,則得到的溶液一定呈中性,當酸是弱酸,堿是強堿時,所得溶液呈酸性,當酸是強酸,堿是弱堿時,所得溶液呈堿性,故C錯;CH3COONa是強堿弱酸鹽,誰強顯誰性,則其溶液顯堿性,故D錯。
19.將Cu片放入0.1mol?L-1FeCl3溶液中,反應一定時間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則Cu2+與Fe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學科網(wǎng)
A.3:2 B.3:
答案:C
解析:Cu片放入FeCl3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則生成的c(Fe2+):c(Cu2+)=2:1,已知c(Fe2+):c(Fe3+)=3:2,則c(Cu2+):c(Fe3+)=1.5∶2=3∶4,即答案C正確。
20.已知在熱的堿性溶液中,NaClO發(fā)生如下反應: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條件下NaClO2也能發(fā)生類似的反應,其最終產(chǎn)物是 ( )學科網(wǎng)
A.NaCl、NaClO B.NaCl、NaClO3 學科網(wǎng)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學科網(wǎng)
答案:B
解析:3NaClO→2NaCl+NaClO3中Cl元素發(fā)生了岐化反應,則NaClO2中的Cl也應該發(fā)生岐化反應,即Cl的化合價既有升高的,又有降低的,故A、D中Cl化合價只向一個方向變化,錯誤,C中NaClO不穩(wěn)定,還會生成NaCl和NaClO3,故B正確。
21.我國第五套人民幣中的一元硬幣材料為鋼芯鍍鎳,依據(jù)你所掌握的電鍍原理,你認為在硬幣制作時,鋼芯應做 ( )學科網(wǎng)
A.陰極 B.陽極 C.正極 D.負極學科網(wǎng)
答案:A
解析:在電鍍中,鍍層金屬做陽極,鍍件做陰極,故鋼芯應做陰極,故A正確。
22.下列有關鎂的敘述正確的是 ( )學科網(wǎng)
A.鎂條燃燒可用CO2進行撲滅 B.鎂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放出H2學科網(wǎng)
C.鎂制容器可用來裝濃NHO3 D.鎂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物全是MgO學科網(wǎng)
學科網(wǎng)
答案:B
解析:鎂條在二氧化碳中可以燃燒,所以不能用CO2進行撲滅,故A錯;鎂是活潑金屬,在常溫下就可與濃硝酸反應,故不能來裝濃NHO3,故C錯;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時,空氣中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都能與鎂條反應,故生成的產(chǎn)物不僅有MgO,還有Mg3N2和單質(zhì)C等,故D錯。
第II卷(非選擇題)
23.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K+、Mg2+、I―、SO32―、SO42―等離子中的全部或其中的幾種。現(xiàn)分別進行以下實驗操作:
①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焰色呈黃色;②取原溶液,滴加少量溴水,振蕩后溶液仍為無色。③取原溶液,加入鹽酸酸化的Ba(NO3)2溶液后,產(chǎn)生白色沉淀。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
(2)上述①~③,的操作中, 是錯誤的,應改為 ,以便確定 離子的存在。
(3)為確定 離子是否存在,應補充的實驗是①
② 。
答案: (1)Na+、SO32- ;Mg2+ .
(2) ③ ;先加鹽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 ;SO42-
(3)I-、K+; 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焰色呈紫色的則含有K+,否則沒有K+;
取原溶液少許加入試管,滴入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黃色沉淀,則有I-,否則沒有I-。
解析:關鍵要從②中信息得出一定有SO32―,一定沒有Mg2+,而I―不能確定,還要注意③中加入的是Ba(NO3)2,在酸性條件下,能將SO32―氧化成SO42―對檢驗造成干擾。
24. 物質(zhì)A-H有下圖所示轉(zhuǎn)化關系(有些產(chǎn)物沒有列出)。其中,B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D是能使?jié)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的物質(zhì),G是難溶于水的藍色固體。
試填寫下列空白:
(1)寫出Cu與H的濃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寫出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 ;
(3)用電子式表示A和B的形成過程: 、 ;
(4)用惰性電極電解F的水溶液時,兩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正極 ;
負極 。
答案:(1)Cu+4HNO3=Cu(NO3)2 +2NO2↑+2H2O (2)Cu+4H+ +2NO3-=Cu2++2NO2↑+2H2O
(3)、
解析:根據(jù)B是極易溶于水的氣體,且是A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的,可知B是HCl氣體,再根據(jù)G是藍色固體,可知G為Cu(OH)2 。C能與G反應,也能與Cu和NaNO3 反應生成E和F,C應該顯酸性,故C只能為NaHSO4溶液。則D為NO氣體。H為HNO3
25. 將一塊銅板浸泡在一定濃度的FeCl3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取出,得到一混合溶液,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分析該混合溶液的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 取50.0mL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過濾、干燥、稱量,沉淀質(zhì)量為
② 另取50.0mL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
③ 再取50.0mL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20.0
mL稀硝酸,得到一種無色氣體,其體積換算成標準狀況時為
請根據(jù)以上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分析計算:
⑴ 原FeCl3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反應過程中過程中溶液體積的變化忽略不計);
⑵ 所得混合溶液中c(Cu2+)的取值范圍;
⑶ 若要進一步求得混合溶液中c(Cu2+)的具體數(shù)值,在只單獨使用AgNO3溶液、鐵粉
或稀硝酸的前題下,還可測出哪些數(shù)據(jù),必須進行哪些實驗?
答案及解析:
⑴ 解:由I得50.0mL混合溶液中c(Cl-)=
所以原FeCl3溶液中c(FeCl3)=
⑵ 解:Ⅱ中加入1.4gFe無固體剩余,即發(fā)生的反應為:Fe+2Fe3+=3Fe2+
所以50.0mL混合溶液中至少含有Fe3+:
Ⅲ中加入20.0mL稀硝酸后產(chǎn)生的氣體為NO,反生的反應為
3Fe2++4H++NO3-=3Fe3++NO↑+2H2O
即50.0mL混合溶液中至少含有Fe2+:
50.0mL混合溶液中根據(jù)鐵元素守恒有:
n (Fe2+) + n (Fe3+) = 4.0 mol/L×
根據(jù)電荷守恒有:3n (Fe3+)+2n (Fe2+)+2n (Cu2+)=n (Cl-)=
當n (Fe3+) 有最小值時,n (Fe2+)、n (Cu2+)有最大值,且由上述兩等式可求得
n (Cu2+)的最大值為0.075 mol
當n (Fe2+)有最小值時,n (Fe3+) 有最大值,n (Cu2+)有最小值,同樣可求得
n (Cu2+)的最小值為0.03 mol
所以,50.0mL混合溶液中n (Cu2+)的取值范圍為:[0.600 mol/L,1.50 mol/L]
⑶ 解:還可測出50.0mL混合溶液中n (Fe2+)的值,應進行的實驗是向50.0mL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測出生成的氣體體積(標準狀況)。
26. A、B、C、D、E五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且均不超過18。其中A與C、B與E分別為同族元素。原子半徑A<B<E<D<C,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3倍,C、D的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與B、E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相等;卮鹣铝袉栴}:
(1)A B (用元素符號表示)
(2)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為 。
(3)C與E組成的常見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
答案:(1)H O (2)Al(OH)3
(3)Na+ Na+
解析: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3倍,則B為O,B與E分別為同族元素,則E為S;A與C為同族元素,且原子半徑B<E<D<C,則A只能為H,C為Na,則再由C、D的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與B、E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相等可推出D為Al,故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Al(OH)3,C與E組成的常見化合物為Na2S。
27. 已知H2B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電離:
一級電離:H2B H++HB-,二級電離:HB- H++B2-
請回答以下問題:
(1)NaHB溶液 (填“呈酸性”、“呈堿性”或“無法確定”),原因是
。
(2)若0.1mol?L-1的H2B溶液在某溫度下的pH=3,c(B2-)=1×10-6mol?L-1,則H2B的一級電離的電離度為 。
(3)某溫度下,在0.1mol?L-1的NaHB溶液中,以下關系一定不正確的是 ( )
A.c(H+)?c(OH-)=1×10-14
B.pH>1
C.c(OH-)=
D.c(Na+)=0.1mol?L-1≥c(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