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三二輪專題復(fù)習(xí)―立體幾何部分
一、空間位置關(guān)系與證明
1.(浙江)若是兩條異面直線外的任意一點,則(B )
A.過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與都平行
B.過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與都垂直
C.過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與都相交
D.過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與都異面
2.(06湖南)如圖,過平行六面體ABCD-A1B1C1D1任意兩條棱的中
點作直線,其中與平面DBB1D1平行的直線共有( D )
A.4條 B.6條 C.8條 D.12條
3.(湖北)平面外有兩條直線和,如果和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分別是和,給出下列四個命題:
①;
②;
③與相交與相交或重合;
④與平行與平行或重合.
其中不正確的命題個數(shù)是(。摹。
A.1 B.2 C.3 D.4
4.(湖北)關(guān)于直線、與平面、,有下列四個命題:(D )
①且,則; ②且,則;
③且,則; ④且,則.
其中真命題的序號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5.在正方形中,過對角線的一個平面交于E,交于F,則( )
① 四邊形一定是平行四邊形
② 四邊形有可能是正方形
③ 四邊形在底面ABCD內(nèi)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
④ 四邊形有可能垂直于平面
以上結(jié)論正確的為 ①③④ 。(寫出所有正確結(jié)論的編號)
6.(上海)在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有相交、平行、重合三種. 已知是兩個相交平面,空間兩條直線在上的射影是直線,在上的射影是直線.用與,與的位置關(guān)系,寫出一個總能確定與是異
面直線的充分條件: ,并且與相交(,并且與相交)
★ ★★高考要考什么
線與面的位置關(guān)系:平行、相交、線在面內(nèi);
面與面的位置關(guān)系:平行、相交;
二.轉(zhuǎn)化思想:
一.線與線的位置關(guān)系:平行、相交、異面;
;
★★★高考將考什么
【范例1】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是的中點.
(Ⅰ)證明;
(Ⅱ)證明平面;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
(Ⅰ)證明:在四棱錐中,
因底面,平面,故.
,平面.
而平面,.
(Ⅱ)證明:由,,可得.
是的中點,.
由(Ⅰ)知,,且,所以平面.
而平面,.
底面在底面內(nèi)的射影是,,.
又,綜上得平面.
(Ⅲ)解法一:過點作,垂足為,連結(jié).則(Ⅱ)知,平面,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是,則.
因此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已知,得.設(shè),
可得.
在中,,,
則.
在中,.
解法二:由題設(shè)底面,平面,則平面平面,交線為.
過點作,垂足為,故平面.過點作,垂足為,連結(jié),故.因此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已知,可得,設(shè),
可得.
,.
于是,.
在中,.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是.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是.
變式:如圖,在五面體中,點是矩形的對角線的交點,面是等邊三角形,棱.
(1)證明//平面;
(2)設(shè),證明平面.
證明:(Ⅰ)取CD中點M,連結(jié)OM.
在矩形ABCD中,,又,則,
連結(jié)EM,于是四邊形EFOM為平行四邊形.
又平面CDE, EM平面CDE, ∴ FO∥平面CDE
(Ⅱ)證明:連結(jié)FM,由(Ⅰ)和已知條件,在等邊△CDE中,
且.
因此平行四邊形EFOM為菱形,從而EO⊥FM而FM∩CD=M,
∴CD⊥平面EOM,從而CD⊥EO. 而,所以EO⊥平面CDF.
【點晴】本小題考查直線與平面平行、直線與平面垂直等基礎(chǔ)知識,注意線面平行和線面垂直判定定理的使用,考查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
【范例2】如圖,在六面體中,四邊形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四邊形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平面
,平面,.
(Ⅰ)求證:與共面,與共面.
(Ⅱ)求證:平面平面;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數(shù)值表示).
證明:以為原點,以所在直線分別為軸,
軸,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
則有.
(Ⅰ)證明:
.
.
與平行,與平行,
于是與共面,與共面.
(Ⅱ)證明:,
,
,.
與是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
平面.
又平面過.
平面平面.
(Ⅲ)解:.
設(shè)為平面的法向量,
,.
于是,取,則,.
設(shè)為平面的法向量,
,.
于是,取,則,.
.
二面角的大小為.
解法2(綜合法):
(Ⅰ)證明: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
于是,.
設(shè)分別為的中點,連結(jié),
有.
,
于是.
由,得,
故,與共面.
過點作平面于點,
則,連結(jié),
于是,,.
,.
,.
所以點在上,故與共面.
(Ⅱ)證明:平面,,
又(正方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
與是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
平面.
又平面過,平面平面.
(Ⅲ)解:直線是直線在平面上的射影,,
根據(jù)三垂線定理,有.
過點在平面內(nèi)作于,連結(jié),
則平面,
于是,
所以,是二面角的一個平面角.
根據(jù)勾股定理,有.
,有,,,.
,,
二面角的大小為.
變式如圖,已知是棱長為的正方體,
點在上,點在上,且.
(1)求證:四點共面;(4分)
(2)若點在上,,點在上,
,垂足為,求證:平面;(4分)
(3)用表示截面和側(cè)面所成的銳二面角的大小,求.
證明:(1)建立如圖所示的坐標(biāo)系,則,,,
所以,故,,共面.
又它們有公共點,所以四點共面.
(2)如圖,設(shè),則,
而,由題設(shè)得,
得.
因為,,有,又,,所以,,從而,.
故平面.
(3)設(shè)向量截面,于是,.
而,,得,,解得,,所以.
又平面,所以和的夾角等于或(為銳角).
于是.
故.
【范例3】如圖,在長方體AC1中,AD=AA1=1,AB=2,點E在棱AB上移動.
(1)證明:D1E⊥A1D;
(2)當(dāng)E為AB的中點時,求點E到面ACD1的距離;
(3)AE等于何值時,二面角D1―EC―D的大小為.
解析:法1
(1)∵AE⊥面AA1DD1,A1D⊥AD1,∴A1D⊥D1E
(2)設(shè)點E到面ACD1的距離為h,在△ACD1中,AC=CD1=,AD1=,
故
(3)過D作DH⊥CE于H,連D1H、DE,則D1H⊥CE,
∴∠DHD1為二面角D1―EC―D的平面角.
設(shè)AE=x,則BE=2-x
法2:以D為坐標(biāo)原點,直線DA、DC、DD1分別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AE=x,則A1(1,0,1),D1(0,0,1),E(1,x,0),A(1,0,0), C(0,2,0).
(1)
(2)因為E為AB的中點,則E(1,1,0),
從而,,
設(shè)平面ACD1的法向量為,
則也即,得,
從而,所以點E到平面AD
(3)設(shè)平面D1EC的法向量,
∴
由 令b=1, ∴c=2, a=2-x,
∴依題意
∴(不合,舍去), .
∴AE=時,二面角D1―EC―D的大小為.
變式:如圖,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 為矩形,AB=8,AD=4,側(cè)面PAD為等邊三角形,并且與底面所成二面角為60°.
(Ⅰ)求四棱錐P―ABCD的體積;
(Ⅱ)證明PA⊥BD.
解析:(Ⅰ)如圖,取AD的中點E,
連結(jié)PE,則PE⊥AD.
作PO⊥平面在ABCD,垂足為O,連結(jié)OE.
根據(jù)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得OE⊥AD,
所以∠PEO為側(cè)面PAD與底面所成的二面角
的平面角,由已知條件可知∠PEO=60°,PE=6,所以PO=3,
四棱錐P―ABCD的體積VP―ABCD=
(Ⅱ)法1 如圖,以O(shè)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通過計算可得P(0,0,3),
A(2,-3,0),B(2,5,0),D(-2,-3,0)
所以
因為 所以PA⊥BD.
法2:連結(jié)AO,延長AO交BD于點F.通過計算
可得EO=3,AE=2,又知AD=4,AB=8,
得所以Rt△AEO∽Rt△BAD.得∠EAO=∠ABD.
所以∠EAO+∠ADF=90° 所以 AF⊥BD.
因為 直線AF為直線PA在平面ABCD 內(nèi)的身影,所以PA⊥BD.
【點晴】本小題主要考查棱錐的體積、二面角、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等知識和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題的關(guān)鍵是二面角的使用。使用空間向量能降低對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但坐標(biāo)系的位置不規(guī)則,注意點坐標(biāo)的表示。
二、空間角與距離
★★★高考在考什么
【考題回放】
1.如圖,直線a、b相交與點O且a、b成600,過點O 與a、b都成600角的直線有( C )
A.1 條 B.2條 C.3條 D.4條
2.(江蘇•理)正三棱錐P-ABC高為2,側(cè)棱與底面所成角為,則點 到側(cè)面的距離是( B )
A. B. C.6 D.
3.(全國Ⅰ•理)如圖,正四棱柱中,,則異面直線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D )
A. B. C. D.
4.已知正四棱錐的體積為12,底面對角線的長為,則側(cè)面與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
5.(四川•理)如圖,在正三棱柱ABC-A1B
6.在棱長為的正方體ABCD―A1B
(1) 求直線A
(2) 求直線AD與平面B1EDF所成的角;
(3) 求面B1EDF 與 面ABCD所成的角。
【專家解答】
(1)如圖,在平面ABCD內(nèi),過C作CP//DE交直
線AD于P,則(或補角)為異面直線A
DE所成的角。在Δ中,易得
,由余弦定理得。
故異面直線A
(2),
∴AD在面B1EDF內(nèi)的射影在∠EDF的平分線上。而B1EDF是菱形,∴DB1為∠EDF的平分線。故直線
AD與面B1EDF所成的角為∠ADB1.在RtΔB1AD中,
則。
故直線AD與平面B1EDF所成的角為。
(3)連結(jié)EF、B1D,交于點O,顯然O為B1D的中點,從而O為正方體ABCD―A1B
在RtΔDOE中,
則由面積關(guān)系得。
在RtΔOHM中。
故面B1EDF 與 面ABCD所成的角為
★★★高考考什么
【考點透視】
異面直線所成角,直線與平面所成角,求二面角每年必考,作為解答題可能性最大.
【熱點透析】
1.轉(zhuǎn)化思想:
①
② 將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轉(zhuǎn)化為平面角,然后解三角形
2.求角的三個步驟:一猜,二證,三算.猜是關(guān)鍵,在作線面角時,利用空間圖形的平行,垂直,對稱關(guān)系,猜斜線上一點或斜線本身的射影一定落在平面的某個地方,然后再證
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作法:①定義 ②三垂線定義 ③ 垂面法
距離
【考點透視】
判斷線線、線面、面面的平行與垂直,求點到平面的距離及多面體的體積。
【熱點透析】
轉(zhuǎn)化思想:
① ;
② 異面直線間的距離轉(zhuǎn)化為平行線面之間的距離,
平行線面、平行面面之間的距離轉(zhuǎn)化為點與面的距離。
2.空間距離則主要是求點到面的距離主要方法:
①體積法; ②直接法,找出點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
★★★高考將考什么
【范例1】如圖,在中,,斜邊.可以通過以直線為軸旋轉(zhuǎn)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動點的斜邊上.
(I)求證:平面平面;
(II)當(dāng)為的中點時,求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大小;
(III)求與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
解法一:
(I)由題意,,,
是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又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又,
平面,
又平面.
平面平面.
(II)作,垂足為,連結(jié)(如圖),則,
是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
在中,,,
.
又. 在中,.
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大小為.
(III)由(I)知,平面,
是與平面所成的角,且.
當(dāng)最小時,最大,
這時,,垂足為,,,
與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為.
解法二:
(I)同解法一.
(II)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則,,,,
,,
.
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大小為.
(III)同解法一
【點晴】本題源于課本,高于課本,不難不繁,體現(xiàn)了通過平移求線線、通過射影求線面角的基本方法。
【變式】如右下圖,在長方體ABCD―A1B
E、F分別是線段AB、BC上的點,且EB= FB=1.
(1) 求二面角C―DE―C1的正切值; (2) 求直線EC1與FD1所成的余弦值.
解:(I)以A為原點,分別為x軸,y軸,z軸的正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有D(0,3,0)、D1(0,3,2)、E(3,0,0)、F(4,1,0)、C1(4,3,2),故
設(shè)向量與平面C1DE垂直,則有
(II)設(shè)EC1與FD1所成角為β,則
【點晴】空間向量在解決含有三維直角的立體幾何題中更能體現(xiàn)出它的優(yōu)點,但必須注意其程序化的過程及計算的公式,本題使用純幾何方法也不難,同學(xué)不妨一試。
【范例2】如圖,正三棱柱ABC-A1B
(Ⅰ)求證:AB1⊥面A1BD;(Ⅱ)求二面角A-A1D-B的大;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二面角的大小,點到平面的距離等知識,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
解答:解法一:(Ⅰ)取中點,連結(jié).
為正三角形,.
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
平面.
連結(jié),在正方形中,分別為
的中點, , .
在正方形中,, 平面.
(Ⅱ)設(shè)與交于點,在平面中,作于,連結(jié),由(Ⅰ)得平面.
,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由等面積法可求得,
又, .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為.
(Ⅲ)中,,.
在正三棱柱中,到平面的距離為.
設(shè)點到平面的距離為.
由得, .
點到平面的距離為.
解法二:(Ⅰ)取中點,連結(jié).
為正三角形,.
在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 平面.
取中點,以為原點,,,的方向為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
,,.
,, ,. 平面.
(Ⅱ)設(shè)平面的法向量為.
,.
,,
令得為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由(Ⅰ)知平面, 為平面的法向量.
,.
二面角的大小為.
【點晴】由線線、線面、面面的位置尋找滿足某些條件的點的位置,它能考查學(xué)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在向量方法中注意動點的設(shè)法,在方法二中注意用分析法尋找思路。
【變式】在梯形ABCD中,AB=BC=1,AD=2,,沿對角線AC將折起,使點B在平面ACD內(nèi)的射影O恰在AC上。
(1)求證:AB平面BCD(2)求異面直線BC與AD所成的角。
解:(1)在梯形ABCD中,,AD=2,
,
又平面ACD,故
又,且平面BCD
(2)因為BA=BC,,
為AC中點,取CD中點E,AB中點F,連結(jié)OE、OF、EF,則OE//AD,
OF//BC,所以AD與BC所成的角為或其補角.
作FH//BO交AC于H,連結(jié)HE, 則FH平面ACD
在三角形EOF中,又,EO=1
由余弦定理知
故異面直線BC與AD所成的角為
【點晴】折疊問題必須注意折疊前后之間的關(guān)系和區(qū)別,本題使用空間向量的方法也不失一種好方法。
【范例3】在四棱錐P-ABCD中,ABCD為正方形,PA⊥面ABCD,PA=AB=a,E為BC中點.
(1)求平面PDE與平面PAB所成二面角的大;(2)求平面PBA與平面PD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解:(1)延長AB、DE交于點F,則PF為平面PDE與平面PAD所成二面角的棱,
∵PA⊥平面ABCD, ∴AD⊥PA、AB, PA∩AB=A
∴DA⊥平面BPA于A, 過A作AO⊥PF于O,連結(jié)OD,
則∠AOD即為平面PDE與平面PA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得,故面PDE與面PA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為
(2)解法1(面積法)如圖∵AD⊥PA、AB, PA∩AB=A
∴DA⊥平面BPA于A, 同時BC⊥平面BPA于B,
∴△PBA是△PCD在平面PBA上的射影,
設(shè)平面PBA與平面PDC所成二面角大小為θ, cosθ=S△PAB/S△PCD=/2 θ=450 ,即平面BAP與平面PDC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為45°!
解法2(補形化為定義法)如圖將四棱錐P-ABCD補形
得正方體ABCD-PQMN,則PQ⊥PA、PD,于是∠APD是兩
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PAD中,PA=AD,
則∠APD=45°。即平面BAP與平面PD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為45°!
【點晴】求線面角、面面角關(guān)鍵在于準(zhǔn)確作出角,同樣遵循一作二證三計算的步驟,但應(yīng)用面積射影法求二面角可避免找角,同學(xué)們注意經(jīng)常使用。
【范例4】如圖,四面體ABCD中, O、E分別是BD、BC的中點,
(I)求證:平面BCD; (II)求異面直線AB與CD所成角的大小;
(III)求點E到平面ACD的距離。
方法一:
(I)證明:連結(jié)OC
在中,由已知可得
而
即
平面
(II)解:取AC的中點M,連結(jié)OM、ME、OE,由E為BC的中點知
直線OE與EM所成的銳角就是異面直線AB與CD所成的角
在中,
是直角斜邊AC上的中線,
異面直線AB與CD所成角的大小為
(III)解:設(shè)點E到平面ACD的距離為
在中,
而
點E到平面ACD的距離為
方法二:
(I)同方法一。
(II)解:以O(shè)為原點,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
異面直線AB與CD所成角的大小為
(III)解:設(shè)平面ACD的法向量為則
令得是平面ACD的一個法向量。
又 點E到平面ACD的距離
【點晴】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異面直線所成的角以及點到平面的距離基本知識,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
【變式】已知正三棱柱ABC-A1B
(Ⅰ)求二面角B1-AM-N的平面角的余弦值;(Ⅱ)求點B1到平面AMN的距離。
解(Ⅰ)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0,0,1),
M(0,,0),C(0,1,0), N (0,1,) , A (),
所以,,
因為
所以,同法可得。
故??為二面角―AM―N的平面角
∴??=
故二面角―AM―N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為。
(Ⅱ)設(shè)n=(x, y, z)為平面AMN的一個法向量,則由得
, 故可取
設(shè)與n的夾角為a,則。
所以到平面AMN的距離為。
【范例5】如圖,所示的多面體是由底面為ABCD的長方體被截面AEC
(Ⅰ)求BF的長;
(Ⅱ)求點C到平面AEC
解法1:(Ⅰ)過E作EH//BC交CC1于H,則CH=BE=1,EH//AD,且EH=AD.
∵AF∥EC1,∴∠FAD=∠C1EH. ∴Rt△ADF≌Rt△EHC1.
∴DF=C1H=2.
(Ⅱ)延長C1E與CB交于G,連AG,
則平面AEC
過C作CM⊥AG,垂足為M,連C
由三垂線定理可知AG⊥C
且AG面AEC
在Rt△C
解法2:(I)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D(0,0,0),B(2,4,0),
A(2,0,0),C(0,4,0),E(2,4,1),C1(0,4,3).設(shè)F(0,0,z).
∵AEC
(II)設(shè)為面AEC
的夾角為a,則
∴C到平面AEC
【點晴】本小題主要考查線面關(guān)系和空間距離的求法等基礎(chǔ)知識,空間距離也遵循一作二證三計算的步驟,但體積法是一種很好的求空間距離的方法,同學(xué)們不妨一試。
【文】正三棱柱的底面邊長為8,對角線,D是AC的中點。
(1)求點到直線AC的距離.
(2)求直線到平面的距離.
解:(1)連結(jié)BD,,由三垂線定理可得:,
所以就是點到直線AC的距離。
在中.
.
(2)因為AC與平面BD交于AC的中點D,
設(shè),則//DE,所以//平面,
所以到平面BD的距離等于A點到平面BD
的距離,等于C點到平面BD的距離,也就等于三棱
錐的高, ,
,,即直線到平面BD的距離是.
【點晴】求空間距離注意三點:
1.常規(guī)遵循一作二證三計算的步驟;
2.多用轉(zhuǎn)化的思想求線面和面面距離;
3.體積法是一種很好的求空間距離的方法.
【范例6】如圖,在四棱錐P―ABC右,底面ABCD為矩形,側(cè)棱PA⊥底面ABCD,AB=,BC=1,PA=2, E為PD的中點
(Ⅰ)求直線AC與PB所成角的余弦值;(Ⅱ)在側(cè)面PAB內(nèi)找一點N,使NE⊥面PAC,并求出N點到AB和AP的距離
解法一:(Ⅰ)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A、B、C、D、P、E的坐標(biāo)分別為A(0,0,0),B(,0,0),C(,1,0),D(0,1,0),P(0,0,2),E(0,,2).從而=(,1,0),=(,0,-2).
設(shè)與的夾角為,則,
∴AC與PB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Ⅱ) N點在側(cè)面PAB內(nèi),故可設(shè)N點坐標(biāo)為(x, 0, z),則
由NE⊥面PAC可得即
化簡得
即N點的坐標(biāo)為(,0,1),從而N點到AB、AP的距離分別為1,
解法二:(Ⅰ)設(shè)AC∩BD=O,連OE,則OE//PB,∴∠EOA即為AC與PB所成的角或其補角, 在ΔAOE中,AO=1,OE=PB=,AE=PD=,
∴, 即AC與PB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Ⅱ)在面ABCD內(nèi)過D作AC的垂線交AB于F,則.
連PF,則在RtΔADF中DF=.
設(shè)N為PF的中點,連NE,則NE//DF,
∵DF⊥AC,DF⊥PA,∴DF⊥面PAC從而NE⊥面PAC
∴N點到AB的距離=AP=1,N點到AP的距離=AF=
【點晴】由線線、線面、面面的位置尋找滿足某些條件的點的位置,它能考查學(xué)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在向量方法中注意動點的設(shè)法,在方法二中注意用分析法尋找思路。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