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受到彈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大小 C.B受到斜面對它的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 D.A、B之間必存在摩擦力
試題詳情
3.如圖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用細(xì)線相連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運(yùn)動,已知F1<F2,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有 ( )
試題詳情
A.若撤去F1,則甲的加速度一定變大 B.若撤去F1,則細(xì)線上的拉力一定變小 C.若撤去F2,則乙的加速度一定變大 D.若撤去F2,則細(xì)線上的拉力一定變小
試題詳情
4.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m的兩木塊a與b疊放在水平面上,a受到斜向上與水平成θ角的力作用,b受到斜向下與水平成θ角的力作用,兩力大小均為F,兩木塊保持靜止?fàn)顟B(tài),則
( ) A.a(chǎn)、b之間一定存在靜摩擦力 B.b與地之間一定存在靜摩擦力 C.b對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地對b的支持力一定大于2mg
試題詳情
5.如圖所示,一根輕質(zhì)彈簧上端固定,下端掛一質(zhì)量為m0的平盤,盤中有一物體,質(zhì)量為m.當(dāng)盤靜止時,彈簧的長度比其自然長度伸長了l.今向下拉盤使彈簧再伸長△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開.設(shè)彈簧總處在彈性限度以內(nèi),則剛松開手時盤對物體的支持力等于 ( )
試題詳情
A.
試題詳情
B.
試題詳情
C.
試題詳情
D.
試題詳情
6.如圖,一個長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向左勻速運(yùn)動,與木塊A相連的水平的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試題詳情
A.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B.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的大小為T C.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 大小為T D.若木板以2v的速度勻速運(yùn)動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T
試題詳情
7.物體沿一直線運(yùn)動,在t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S,它在S/3處的速度為v1,在中間時刻t/2時的速度為v2,則v1和v2的關(guān)系為 ( ) A .當(dāng)物體作勻加速直線運(yùn)動時,v1>v2 B.當(dāng)物體作勻減速直線運(yùn)動時,v1>v2 C.當(dāng)物體作勻速直線運(yùn)動時,v1=v2 D.當(dāng)物體作勻減速直線運(yùn)動時,v1<v2
試題詳情
8.一條河寬為d,河水流速為v1, 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2,要使小船在渡河過程中所行路程s最短,則: ( )
試題詳情
A.當(dāng)v1<v2時,s = d
B.當(dāng)v1<v2時,s =
試題詳情
C.當(dāng)v1>v2時,s = D.當(dāng)v1>v2時,s =
試題詳情
9.物體以速度V勻速通過直線上的A、B兩點(diǎn)間,需時為t,F(xiàn)在物體由A點(diǎn)靜止出發(fā),勻加速(加速度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勻減速運(yùn)動(加速度為a2)至B點(diǎn)停下,歷時仍為t,則物體的 ( ) A.Vm
只能為2V,無論a1 、a2為何值 B.Vm 可為許多值,與a1 a2的大小有關(guān)
試題詳情
C.a(chǎn)1 、a2值必須是一定的 D.a(chǎn)1 、a2必須滿足。
試題詳情
10.從離地H高處自由下落小球a,cy同時在它正下方H處以速度V0豎直上拋另一小球b,不計(jì)空氣阻力,有: ( )
試題詳情
(1)若V0>,小球b在上升過程中與a球相遇
試題詳情
(2)若V0<,小球b在下落過程中肯定與a球相遇
試題詳情
(3)若V0=,小球b和a不會在空中相遇
試題詳情
(4)若V0=,兩球在空中相遇時b球速度為零! A.只有(2)是正確的 B.(1)(2)(3)是正確的 C.(1)(3)(4)正確的 D.(2)(4)是正確的。
試題詳情
11.如圖所示,兩個木塊的質(zhì)量關(guān)系是ma=2mb,用細(xì)線連接后放在傾角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在它們沿斜面自由下滑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它們的加速度大小關(guān)系是aa<ab B.它們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a<gsinθ C.連接它們的細(xì)線上的張力一定為零 D.連接它們的細(xì)線上的張力一定不為零
試題詳情
12.如圖所示,一個重為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與水平面間 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用一個與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F推動木箱沿地
試題詳情
面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則推力的水平分力等于
①Fcosθ? ②μG/(cosθ-μsinθ) ③μG/(1-μtanθ)? ④Fsinθ 其中正確的是
( ) A.只有① B.只有④ C.①③ D.②④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3.由于剎車,汽車開始以12m/s的初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yùn)動,若剎車后在第1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9.5m/s,那么,汽車在剎車后3s內(nèi)的位移是
m.
試題詳情
14.如圖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直角劈質(zhì)量為M、傾角為θ, 有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其上以加速度a勻加速下滑而直角劈仍 保持靜止,則直角劈對地面的壓力為
試題詳情
15.電梯以加速度a=0.6g從靜止由地面開始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yùn)動,內(nèi)有用細(xì)繩吊著的小球距電梯的地板2m,電梯向上運(yùn)動了2s,繩突然斷了,小球落到地板上需要的時間為__________ s,當(dāng)小球恰好落到地板上時,小球離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___ m,。
試題詳情
16.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kg的小球穿在固定的直桿上,桿與水平方向成30°,球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當(dāng)小球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F=20N時,小球沿桿上滑的加速度為________________。(m/s2)
試題詳情
17.如圖在傾角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繩子拴著的長木 板,木板上站著一只貓。已知木板的質(zhì)量是貓的質(zhì)量的2倍。 當(dāng)繩子突然斷開時,才苑貓立即沿著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對 斜面的位置不變。則此時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為 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三、計(jì)算題(本大題共44分,要求字跡清楚,步驟詳盡) 18.在一條平直的公路上,乙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甲車在乙車的后面作初速度為15m/s,加速度大小為0.5m/s2的勻減速運(yùn)動,則兩車初始距離L滿足什么條件時可以使(1)兩車不相遇;(2)兩車只相遇一次;(3)兩車能相遇兩次(設(shè)兩車相遇時互不影響各自的運(yùn)動)。
試題詳情
19.如圖所示,在質(zhì)量為mB=30kg的車廂B內(nèi)緊靠右壁,放一質(zhì)量mA=20kg的小物體A(可視為質(zhì)點(diǎn)),對車廂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且F=120N,使之從靜止開始運(yùn)動。測得車廂B在最初t=2.0s內(nèi)移動s=5.0m,且這段時間內(nèi)小物塊未與車廂壁發(fā)生過碰撞。車廂與地面間的摩擦忽略不計(jì)。
試題詳情
(1)計(jì)算B在2.0s的加速度。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求t=2.0s內(nèi)A在B上滑動的距離。
試題詳情
20.一水平的淺色長傳送帶上放置一煤塊(可視為質(zhì)點(diǎn)),煤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初始時,傳送帶與煤塊都是靜止的。現(xiàn)讓傳送帶以恒定的加速度α0開始運(yùn)動,當(dāng)其速度達(dá)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勻速運(yùn)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跡后,煤塊相對于傳送帶不再滑動。求此黑色痕跡的長度。
試題詳情
21.如圖所示,斜面和豎直擋板均光滑,斜面傾角為θ,A、B兩個光滑小球如圖放置在斜面和豎直擋板之間,兩小球質(zhì)量均為m,求: (1)斜面對小球A和B的支持力; (2)豎直擋板對小球B的支持力。
試題詳情
22.如圖所示,1、2木塊用短鉤相連,放在水平地面上。1和2兩木與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m1=1.0千克和m2=2.0千克。它們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均為m=0.10。在t=0秒時開始用向右的水平恒力F=6.0牛拉木塊2。過一段時間后短鉤脫開。到t=6.0秒時1、2兩木塊相距S=18.0米,此時木塊1早已停住。求此時木塊2的速度。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BC ABD AC A AC BC AC AD C C C 二、填空題 13. 14.4m 14.(M+m)g-masinθ 15. 0.5s 18.75m或75/4 16.2.5m/s2 17.1.5gsinα 三、計(jì)算題 18. 甲→V甲=1.5m/s 乙→V2=10m/s (1)s=25m<L A=o.5m/s2 (2)s=25m=L 考慮兩車速度相等時的相對位移S (3)s=25m>L 2as=(15-10)2 ∴s==25m 19. (1) 對B有s=a1t2 ∴a1= (2) 對B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的F-f=mB?a1⇒f=45N ∴ ∴vA=aA?t=4.5m/s (3) ∆S=SB-SA=5-aA?t2=0.5m 20. 對B: t1= 對A: v1=a1?t1=μg? A再次與B相對靜止t2= ∆S=SB-SA= 21.(1)NA=mgcosθ
22. F-μ(m1+m2)g=(m1+m2)a1⇒a1=1m/s2 a2=μg=1m/s2 a3= (a1t1)(6-t1)+ a3(6-t1)2=18 ⇒ t1=(6-6)s V=a1t1+a3(6-t1)=(18-6)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