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9716  159724  159730  159734  159740  159742  159746  159752  159754  159760  159766  159770  159772  159776  159782  159784  159790  159794  159796  159800  159802  159806  159808  159810  159811  159812  159814  159815  159816  159818  159820  159824  159826  159830  159832  159836  159842  159844  159850  159854  159856  159860  159866  159872  159874  159880  159884  159886  159892  159896  159902  159910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木板P下端通過光滑鉸鏈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的O點,物體A、B疊放在木板上且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物體B的上表面水平.現使木板PO點緩慢旋轉到虛線所示位置,物體A、B仍保持靜止,與原位置的情況相比(  )

A. AB的作用力減小

B. BA的支持力減小

C. 木板對B的支持力增大

D. 木板對B的摩擦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為mab兩物體,放在兩固定的水平擋板之間,物體間用一豎直放置的輕彈簧連接,在b物體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兩物體始終保持靜止狀態(tài),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物體對水平擋板的壓力大小可能為2mg

B. b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F

C. a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F

D. 彈簧對b物體的彈力大小可能等于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斜面于水平面間的夾角θ=37°.物體AB的質量分別為mA=10kgmB=5kgAB間用質量不計的細繩相連.試求:

1當斜面光滑時,兩個物體的加速度及繩的張力各是多少?

2A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2時,兩個物體的加速度及繩的張力各是多少?

3A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μA=0.2、μB=0.8時,則釋放后的開始階段,兩個物體的加速度及繩的張力又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為用等效代替法“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裝置圖

1本實驗中“等效代替”的含義是________

A橡皮筋可以用細繩替代

B左側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側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

C右側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側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

D兩彈簧測力計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個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替代

2請將下面實驗的主要步驟補充完整

①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點,另一端拴上兩根繩套,每根繩套分別連著一個彈簧測力計;

②沿著兩個方向拉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拉到某一位置,記錄 ,并記錄兩個拉力的大小及方向;

③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也拉至O點,記錄

3如圖2所示,是某同學根據實驗數據按照一定的標度標度未畫出畫出的力的圖示F1、F2、F、F' 中不是由彈簧測力計測得的力是 填字母).

4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下列操作必要的是

A實驗前,將兩個彈簧測力計相互鉤住,水平反向拉伸,檢查讀數是否相同

B實驗時,應保持繩套與紙面平行

C實驗時,為便于計算,拉力F1和F2必須相互垂直

D確定拉力的方向時,應使兩個點的距離盡量遠一些

【答案】1D 2結點O的位置 拉力的大小及方向;3F′;4ABD

【解析】

試題分析:1該實驗采用了等效法,即用兩個彈簧秤拉橡皮筋的效果和用一個彈簧秤拉橡皮筋的效果是相同的,即要求橡皮筋的形變量相同,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

2②沿著兩個方向拉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拉到某一位置,記錄結點O的位置,并記錄兩個拉力的大小及方向;③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也拉至O點,記錄拉力的大小及方向

3F是根據平行四邊形法則得到的兩個分力的合力,故F1、F2、F、F' 中不是由彈簧測力計測得的力是

F

4實驗前,將兩個彈簧測力計相互鉤住,水平反向拉伸,檢查讀數是否相同,選項A正確;實驗時,應保持繩套與紙面平行,以減小試驗的誤差,選項B正確;實驗時,拉力F1和F2沒有必要必須相互垂直,選項 C錯誤;確定拉力的方向時,應使兩個點的距離盡量遠一些,以減小試驗的誤差,選項D正確;故選ABD

考點: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名師點睛】該題屬于基礎題目,考查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基礎知識,如等效思想即一個合力與幾個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

型】實驗題
束】
13

【題目】某天,小明在上學途中沿人行道以v1=1m/s速度向一公交車站走去,發(fā)現一輛公交車正以v2=15m/s從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駛過,此時他們距車站s=50m。為了乘上該公交車,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1=2.5m/s2,能達到的最大速度vm=6m/s.假設公交車在行駛到距車站s0=25m處開始剎車,剛好到車站停下,停車時間t=10s,之后公交車啟動向前開去.(不計車長)求:

1若公交車剎車過程視為勻減速運動,其加速度a2大小是多少?

2若小明加速過程視為勻加速運動,通過計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該公交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粗糙的平行金屬軌道平面與水平面成θ角,兩軌道上端用一電阻R相連,該裝置處于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軌道平面向上.質量為m的金屬桿ab以初速度v0從軌道底端向上滑行,滑行到某高度h后又返回到底端.若運動過程中金屬桿始終保持與導軌垂直且接觸良好,軌道與金屬桿的電阻均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屬桿ab上滑過程與下滑過程通過電阻R的電量一樣多
B.金屬桿ab上滑過程中克服重力、安培力與摩擦力所做功之和等于 mv02
C.金屬桿ab上滑過程與下滑過程因摩擦而產生的內能不一定相等
D.金屬桿ab在整個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等于裝置產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備有小車、一端附有滑輪的木板、打點計時器、紙帶、細線、鉤碼等器材,組裝成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可以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也可以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

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用此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時,必須平衡摩擦力

B.用此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時,應使鉤碼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C.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a與力F的關系時,應使鉤碼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D.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時,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之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得到一條如圖所示的紙帶,紙帶上各點為計數點,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各有四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出1、2、、6各點到0點的距離分別為:0.75、3.006.75、12.00、18.75、27.00cm,通過打點計時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時,某同學保持所掛鉤碼質量m不變,在滿足m<<M的前提下,改變小車質量M,作出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若不考慮系統(tǒng)誤差,從圖象可以求出所掛鉤嗎的質量m=___g.(取g=10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量為0.3 kg的物體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 圖中的兩條直線表示物體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兩種情形下的vt圖象g10 m/s2,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平拉力大小可能等于0.3 N

B. 水平拉力大小一定等于0.1 N

C.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0.1 N

D.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等于0.2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9月15日,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正式點火升空,“天空二號”順利地進入運行圓軌道.某同學從網上查得“天宮二號”的運行軌道離地高度為h,地球的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由此可得天宮二號的( )
A.運行周期T=2
B.運行的線速度v=
C.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大小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平行邊界MN、PQ之間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兩邊界間距為d,邊界MN上有一粒子源A,可沿紙面內各個方向向磁場中輸入質量均為m,電荷量均為+q的粒子,粒子射入磁場的速度大小v= 不計粒子的重力,則粒子能從PQ邊界射出的區(qū)域長度與能從MN邊界射出的區(qū)域長度之比為( )

A.1:1
B.2:3
C. :2
D.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物體以6m/s的速度沿一光滑傾斜木板從底端向上滑行,經過2s,物體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為1m/s.若增大木板傾角,仍使物體以6m/s的速度從底端向上滑行,經過2s,物體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變?yōu)?/span>1m/s.以沿木板向上為正方向,用a1a2分別表示物體在前后兩種情況下的加速度,則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

A. a1=﹣2.5 m/s2,a2=﹣2.5 m/s2

B. a1=﹣3.5 m/s2,a2=﹣3.5 m/s2

C. a1=﹣2.5 m/s2,a2=﹣3.5 m/s2

D. a1="3.5" m/s2,a2=﹣3.5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