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wǎng)某實驗小組同學研究太陽能實驗,為了測定夏季中午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nèi)獲得的太陽能,制作了一個太陽能集熱箱.器材有內(nèi)壁涂黑的泡沫箱一只,底面積為1m2;高0.3m;溫度計一支;玻璃板一塊(正好蓋住集熱箱并保證箱內(nèi)氣體密封),如圖所示放在陽光下(假設正午陽光正好垂直射到地面,當天室溫27℃).按時記錄溫度計的示數(shù)變化,如下表:
時間(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27 28 29.5 31 32.5 34.2 35.6 38.5 40 41.3 42
該組同學還查得空氣比熱C=1000焦/千克?℃,空氣密度約為1.29千克/米3
空氣吸收熱量的公式為Q=CM△t.根據(jù)本實驗數(shù)據(jù),試求:
(1)地球單位面積、單位時間獲得的太陽能?
(2)當溫度計溫度不再升高時該組同學發(fā)現(xiàn)玻璃板和集熱箱接觸但沒有壓力,空氣剛好沒有泄露,要想通過氣體的實驗定律計算得到集熱箱內(nèi)的最高溫度,還需要測出什么物理量?推導出計算公式?
(3)如果此實驗中存在誤差,說出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說出兩點)
分析:由于此題的實驗是為了測定某地在中午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nèi)獲得的太陽能,該數(shù)據(jù)等于氣體內(nèi)能的增加量;
氣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壓強就增大,當玻璃板和集熱箱接觸但沒有壓力,空氣剛好沒有泄露時,剛好是臨界條件;
實驗的誤差包括理論誤差和偶然誤差,理論誤差象容器與外界進行熱交換;玻璃板反射了部分太陽光;偶然誤差在溫度計的讀數(shù)上.
解答:解:(1)單位時間內(nèi)獲得的太陽能等于氣體內(nèi)能的增加量;
Q=CM△t=5805J 
 E=
Q
t
=
5805
10×60
=9.675
J/M2S                  
(2)還要知道大氣壓P0和玻璃板地質(zhì)量m.
當玻璃板和集熱箱接觸但沒有壓力時:氣體的壓強為P,
PS=P0S+mg
氣體從270C開始到最高溫度作等體積變化得:
P0
T0
=
P
T

 T=
(P0+
mg
S
)T0
P0
        
(3)實驗的誤差包括理論誤差和偶然誤差,理論誤差象容器與外界進行熱交換;玻璃板反射了部分太陽光;偶然誤差在溫度計的讀數(shù)上.
答:(1)地球單位面積、單位時間獲得的太陽能9.675J/M2S; (2)還要知道大氣壓P0和玻璃板地質(zhì)量m. T=
(P0+
mg
S
)T0
P0
;(3)容器與外界進行熱交換;玻璃板反射了部分太陽光.
點評:在解答此類實驗探究題時,一定要弄清楚實驗的目的,需要測驗的物理數(shù)據(jù),還要熟悉各種物理儀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課題研究小組,選用下列器材測定某型號手機所用鋰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nèi)阻r.(電動勢約為4V,內(nèi)阻在幾歐到幾十歐之間) 
A.電壓表V(量程6V,內(nèi)阻約為6.0kΩ)  
B.電流表A(量程2mA,內(nèi)阻約為50Ω)
C.電阻箱R(0~999.9Ω)                
D.開關S一只、導線若干
(1)某同學從上述器材中選取了電流表和電阻箱測鋰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你認為可行嗎?請說明理由:
不可行;電流表量程太小,不能測出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
不可行;電流表量程太小,不能測出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

(2)今用上述器材中的電壓表和電阻箱測鋰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根據(jù)實驗電路測得的5組U、R數(shù)據(jù),已在圖中
1
U
-
1
R
坐標系中描出了各點,請作出圖象.根據(jù)圖象求得E=
4.3
4.3
 V,r=
1.5
1.5
Ω.利用該實驗電路測出的電動勢E和內(nèi)阻r與真實值E和r相比,理論上E
=
=
E,r
r(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某校學習興趣小組在研究“探索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圖1是某次實驗得出的紙帶,所用電源的頻率為
50HZ,舍去前面比較密集的點,從0點開始,每5個連續(xù)點取1個計數(shù)點,標以1、2、3….各計數(shù)點與0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依次為
d1=3cm,d2=7.5cm,d3=13.5cm,則:
(1)物體做
勻加速直線
勻加速直線
的運動,理由是
相鄰的時間間隔位移之差相等
相鄰的時間間隔位移之差相等
;
(2)物體通過1計數(shù)點的速度υ1=
0.375
0.375
m/s;
(3)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a=
1.5
1.5
m/s2

(2)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  受合外力F及質(zhì)量M的關系實驗.圖2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打點計時器,C為裝有砂的砂桶(總質(zhì)量為m),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
①若保持砂和砂桶質(zhì)量m不變,改變小車質(zhì)量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zhì)量M及對應的
1
M
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次數(shù) 1 2 3 4 5
小車加速度a/(m?s-2 1.98 1.48 1.00 0.67 0.50
小車質(zhì)量M/kg 0.25 0.33 0.50 0.75 1.00
質(zhì)量倒數(shù)
1
M
/kg-1
4.00 3.00 2.00 1.33 1.00
根據(jù)表1數(shù)據(jù),為直觀反映F不變時a與M的關系,請在圖3所示的方格坐標紙中選擇恰當?shù)奈锢砹拷⒆鴺讼,并作出圖線.
從圖線中得到F不變時,小車加速度a與質(zhì)量M之間存在的關系是
a與M成反比
a與M成反比

②某同學在探究a與F的關系時,把砂和砂桶的總重力當作  小車的合外力F,作出a-F圖線如圖4所示,試分析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
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太大
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太大
,圖線上部彎曲的原因是
沒有滿足砂和砂桶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M
沒有滿足砂和砂桶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M

③在這個實驗中,為了探究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要保持第三個物理量不變,這種探究方法叫做
控制變量
控制變量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潮州二模)(Ⅰ)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
實驗裝置主要部件為位移傳感器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分別固定在軌道右端和小車上;通過傳感器測定兩者間位移變化,從而測出小車的加速度.

(1)在該實驗中采用的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
:保持小車的總質(zhì)量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拉力,用傳感器測小車的加速度.通過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可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象.
該實驗小組在軌道水平和傾斜的兩種情況下分別做了實驗,得到了兩條a-F圖線,如圖 (b)所示,可知在軌道右側(cè)抬高成為斜面情況下得到的圖線是
 (選填“①”或“②”).
(2)隨著鉤碼的數(shù)量逐漸增大,圖(b)中的圖線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C
C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Ⅱ)(1)某同學想測繪標有“3.8V 0.4A”字樣的小燈泡的燈絲電阻R隨電壓U變化的圖象,除了導線和開關外,有下列一些器材可供選擇:
A.電源E(電動勢為4V,內(nèi)阻約為0.04Ω).
B.電壓表V1 (量程為5V,內(nèi)阻約為5kΩ);
C.電流表A1 (量程為100mA,內(nèi)阻約為2Ω);
D.電流表A2 (量程為0.6A,內(nèi)阻約為0.3Ω);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5Ω);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100Ω);
G.開關及導線若干
為了調(diào)節(jié)方便,測量準確,實驗中應選用電流表
D
D
,滑動變阻器
E
E
 (填器材前面的選項代號)
(2)選好器材后,該同學按照該實驗要求連接電路,請完成圖甲中的實物連線.
(3)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并描繪出R-U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此燈泡在不工作時,燈絲的電阻為
1.5
1.5
Ω;
(4)任何實驗過程中均存在誤差,已知本實驗中所用的測量儀器均已校準.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D
CD

A.該實驗中的誤差來源主要是電流表的分壓作用;
B.由于電表內(nèi)阻引起的誤差屬于偶然誤差,可以通過作圖法消除;
C.若將電表的內(nèi)阻計算在內(nèi),可以消除由測量儀表引起的系統(tǒng)誤差;
D.用R-U圖象處理數(shù)據(jù),可以有效的消除由于讀數(shù)引起的失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Ⅰ)如圖為“用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精英家教網(wǎng)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
 
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
 
,用DIS測小車的加速度.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
①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
 

精英家教網(wǎng)
②(單選題)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Ⅱ)實驗室新進了一批低電阻的電磁螺線管,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個試驗來測算螺線管的電阻.他們選擇了多用電表、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導線和學生電源等.
(1)他們使用多用電表粗測金屬絲的電阻,操作過程分以下三個步驟:
①將紅表筆插入多用電表的
 
插孔(正、負)、黑表筆插入多用電表的插孔(正、負);選擇電阻檔“×1”;
 

③把紅黑表筆分別與螺線管金屬絲的兩端相接,如圖所示,讀數(shù)為
 
Ω
精英家教網(wǎng)
(2)根據(jù)多用電表示數(shù),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并在實驗中獲得較大的電壓調(diào)節(jié)范圍,應從下圖中的A、B、C、D四個電路中選擇
 
  電路來測量金屬絲電阻;
精英家教網(wǎng)
(3)他們正確連接電路,接通電源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發(fā)現(xiàn)電流始終無示數(shù).請設計一種方案,利用多用電表檢查電路故障并寫出判斷依據(jù).(只需寫出簡要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年廣東省潮州市高考物理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Ⅰ)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
實驗裝置主要部件為位移傳感器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分別固定在軌道右端和小車上;通過傳感器測定兩者間位移變化,從而測出小車的加速度.

(1)在該實驗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保持小車的總質(zhì)量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拉力,用傳感器測小車的加速度.通過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可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象.
該實驗小組在軌道水平和傾斜的兩種情況下分別做了實驗,得到了兩條a-F圖線,如圖 (b)所示,可知在軌道右側(cè)抬高成為斜面情況下得到的圖線是______ (選填“①”或“②”).
(2)隨著鉤碼的數(shù)量逐漸增大,圖(b)中的圖線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Ⅱ)(1)某同學想測繪標有“3.8V 0.4A”字樣的小燈泡的燈絲電阻R隨電壓U變化的圖象,除了導線和開關外,有下列一些器材可供選擇:
A.電源E(電動勢為4V,內(nèi)阻約為0.04Ω).
B.電壓表V1 (量程為5V,內(nèi)阻約為5kΩ);
C.電流表A1 (量程為100mA,內(nèi)阻約為2Ω);
D.電流表A2 (量程為0.6A,內(nèi)阻約為0.3Ω);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5Ω);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100Ω);
G.開關及導線若干
為了調(diào)節(jié)方便,測量準確,實驗中應選用電流表______,滑動變阻器______ (填器材前面的選項代號)
(2)選好器材后,該同學按照該實驗要求連接電路,請完成圖甲中的實物連線.
(3)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并描繪出R-U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此燈泡在不工作時,燈絲的電阻為______Ω;
(4)任何實驗過程中均存在誤差,已知本實驗中所用的測量儀器均已校準.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該實驗中的誤差來源主要是電流表的分壓作用;
B.由于電表內(nèi)阻引起的誤差屬于偶然誤差,可以通過作圖法消除;
C.若將電表的內(nèi)阻計算在內(nèi),可以消除由測量儀表引起的系統(tǒng)誤差;
D.用R-U圖象處理數(shù)據(jù),可以有效的消除由于讀數(shù)引起的失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