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條直線同時運動,其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t1時間內兩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
B.t1~t2時間內甲物體始終在乙物體的前面
C.t2時刻兩物體相遇
D.t1~t2時間內,甲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答案】B,D
【解析】解:A、0~t1時間內兩物體均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A錯誤;
B、t1~t2時間內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甲物體始終在乙物體的前面,B正確;
C、t2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兩者距離一直變大,t2時兩物體相距最遠,C錯誤;
D、t1~t2時間內,甲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D正確;
故選:BD.
【考點精析】關于本題考查的V-t圖象,需要了解v-t圖像:①在速度圖像中,可以讀出物體在任何時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圖像中,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大小等于物體的速度圖像與這段時間軸所圍面積的值;③在速度圖像中,物體在任意時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圖像上所對應的點的切線的斜率;④圖線與橫軸交叉,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反向;⑤圖線是直線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或勻速直線運動;圖線是曲線表示物體做變加速運動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三個共點力,大小分別是3N、7N12N,則其合力可能是( 。

A.1NB.8NC.15ND.2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要測量一個量程已知的電壓表的內阻,所備器材如下:

A.待測電壓表V(量程3 V,內阻未知)

B.電流表A(量程3 A,內阻0.01 Ω)

C.定值電阻R(阻值2 kΩ,額定電流50 mA)

D.蓄電池E(電動勢略小于3 V,內阻不計)

E.多用電表

F.開關K1、K2,導線若干

有一同學利用上面所給器材,進行如下實驗:

(1)首先,用多用電表進行粗測,選用“×100”擋且操作方法正確.若這時刻度盤上的指針位置如圖①所示,則測量的結果是___________

(2)為了更精確地測出此電壓表內阻,該同學設計了如圖②、③所示的實驗電路,你認為其中較合理的電路圖是___________

(3)用你選擇的電路進行實驗時,請簡述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所測量的符號表示電壓表的內阻RV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豎直平面內有一圓形絕緣細管,細管截面半徑遠小于半徑R,在中心處固定一帶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帶電小球在圓形絕緣細管中做圓周運動,當小球運動到最高點時恰好對管無作用力,求當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對管壁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人站在電梯中的體重計上,隨電梯一起運動.下列各種情況中,體重計的示數(shù)最大的( )

A.電梯勻減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為1.0 m/s2
B.電梯勻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為1.0 m/s2
C.電梯勻減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為0.5 m/s2
D.電梯勻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為0.5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體A、B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 從第3s起,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同,且vA>vB

B. 兩物體由同一位置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C. 在5s內物體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 5s內A、B的平均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理學發(fā)展中,有許多科學家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卡文迪許測出了引力常量B.密立根測定了最小電荷量

C.麥克斯韋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D.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白光通過三棱鏡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光是由不同頻率的光組成的

B.棱鏡材料對各種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C.棱鏡材料對紅光的折射率大,對紫光的折射率小

D.出現(xiàn)色散現(xiàn)象的原因是棱鏡改變了顏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燈泡通電后其電流I隨所加電壓U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P為圖線上一點,PN為圖線的切線,PQU軸的垂線,PMI軸的垂線.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大,小燈的電阻減小

B. 對應P點,小燈泡電阻為功率為P=U1I2

C. 對應P點,小燈泡電阻為R=U1/I2功率為P=U1I2

D. 對應P點,小燈泡電阻為圖中矩形PQOM所圍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