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半徑是地球3倍、質量是地球36倍的行星,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A.4倍B.6倍C.13.5倍D.18倍
A

試題分析:根據(jù)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可得:,故有重力加速度,所以可求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與地球重力加速度之比為,故只有A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0年10月1日,繼 “嫦娥一號” 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之后, “嫦娥二號”衛(wèi)星再次發(fā)射成功.這是我國航天史上的另一重要成果!版隙鸲枴卑l(fā)射后先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經(jīng)多次變軌,最終進入距月面h =" 100" km的圓形工作軌道,開始進行科學探測活動. 設月球半徑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A.嫦娥二號繞月球運行的周期為
B.由題目條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為
C.嫦娥二號在軌道上繞行的線速度為
D.嫦娥二號軌道處的加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2分)中國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神舟號”飛船,目前已經(jīng)達到或優(yōu)于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其發(fā)射過程簡化如下: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由長征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為A、遠地點為B的橢圓軌道上,A點距地面的高度為h1,飛船飛行五周后進行變軌,進入預定圓軌道,如圖所示,設飛船在預定圓軌道上飛行n圈所用時間為t,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半徑為R,求:

⑴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⑵飛船經(jīng)過橢圓軌道近地點A時的加速度大;
⑶橢圓軌道遠地點B距地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地球同步衛(wèi)星到地球中心的距離為4.24×107m,地球自轉的角速度為7.29×10-5rad/s,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為9.8m/s2,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離為3.84×108m.假設地球上有一棵蘋果樹筆直長到了接近月球那么高,則當蘋果脫離蘋果樹后,將(   )
A.沿著樹干落向地面
B.將遠離地球,飛向宇宙
C.成為地球的“蘋果月亮”
D.成為地球的同步“蘋果衛(wèi)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北斗導航系統(tǒng)中兩顆衛(wèi)星,均為地球同步衛(wèi)星.某時刻位于軌道上的A、 B兩位置.設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半徑為R,地球自轉周期為T.則

A.兩衛(wèi)星線速度大小均為
B.兩衛(wèi)星軌道半徑均為
C.衛(wèi)星l由A運動到B所需的最短時間為
D.衛(wèi)星l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萬有引力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月球與地球質量之比約為1:80,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月球繞地球運動,其軌道可近似認為是圓周軌道,但有研究者提出,地球的質量并非遠遠大于月球質量,故可認為月球和地球可視為一個由兩質點構成的雙星系統(tǒng),他們都圍繞地球與月球連線上某點O做勻速圓周運動。在月地距離一定的情況下,試計算這種雙星系統(tǒng)所計算出的周期T1與一般情況所計算出的周期T2之比。(結果可用根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小行星繞恒星運動,恒星均勻地向四周輻射能量,質量緩慢減小,可認為小行星繞恒星運動一周的過程中近似做圓周運動,則經(jīng)過足夠長的時間后,小行星運動的(   )
A.半徑變大B.速率變大
C.角速度變大D.加速度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公交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前方黃燈亮起后,司機立即采取制動措施,使汽車開始做勻減速運動直到汽車停下。已知開始制動后的第1s內和第2s內汽車的位移大小依次為8m和4m。則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m/s2;開始制動時汽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 m/s;開始制動后的3s內,汽車的位移大小為___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嫦娥三號”探月衛(wèi)星計劃于2013年下半年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將實現(xiàn)“落月”的新階段。已知月球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1、周期為T1;“嫦娥三號”探月衛(wèi)星繞月球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2、周期為T2。引力常量為G,不計周圍其他天體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jù)題目條件能求出“嫦娥三號”探月衛(wèi)星的質量
B.根據(jù)題目條件能求出地球的密度
C.根據(jù)題目條件能求出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引力
D.根據(jù)題目條件可得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