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物體從高270m處自由下落,把它運動的總時間分成相等的3段,則這3段時間內(nèi)下落的高度分別為?

(2)若把下落的總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則物體依次下落這3段高度所用的時間之比為?

【答案】30 90 150

【解析】

由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在相鄰的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位移之比為1:3:5可知下落的高度分別為30m,90m,150m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寒冷的冬天,路面很容易結(jié)冰,在冰雪路面上汽車一定要低速行駛.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車輛遇緊急情況剎車時,車輪會抱死而打滑.如圖X37所示,假設某汽車以10 m/s的速度行駛至一個斜坡的頂端A時,突然發(fā)現(xiàn)坡底前方有一位行人正以2 m/s的速度做同向勻速運動,司機立即剎車,但因冰雪路面太滑,汽車仍沿斜坡滑行.已知斜坡的高AB3 m,長AC5 m,司機剎車時行人距坡底C點的距離CE6 m,從廠家的技術(shù)手冊中查得該車輪胎與冰雪路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約為0.5.

(1)求汽車沿斜坡滑下的加速度大小.

(2) 汽車沿斜坡滑下到坡底C點的速度。

3)試分析此種情況下,行人是否有危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zhì)量為0.3 kg的物體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 圖中的兩條直線表示物體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兩種情形下的vt圖象g10 m/s2,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平拉力大小可能等于0.3 N

B. 水平拉力大小一定等于0.1 N

C.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0.1 N

D.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等于0.2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放在空氣中的平行玻璃磚,表面MN平行,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與M平行)

①如果入射角大于臨界角,光在表面M即發(fā)生反射。

②無論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也不會發(fā)生全反射。

③可能在表面N發(fā)生全反射。

由于MN平行,光只要通過M,則不可能在表面N發(fā)生全反射。

則上述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質(zhì)點,初速度的大小為2m/s,末速度的大小為4m/s,則(

A. 速度改變量的大小可能是1 m/s

B. 速度改變量的大小可能是6 m/s

C. 速度改變量的方向可能與初速度方向相同

D. 速度改變量的方向可能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BC是半徑為R=1m的1/4圓弧形光滑且絕緣的軌道,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其下端與水平絕緣軌道平滑連接,整個軌道處在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為E=2.0×10-4N/C,今有一質(zhì)量為m=1kg、帶正電q=1.0×10-4C的小滑塊,(體積很小可視為質(zhì)點),從C點由靜止釋放,滑到水平軌道上的A點時速度減為零。若已知滑塊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求:

(1)滑塊通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

(2)滑塊通過B點時圓軌道B點受到的壓力大。

(3)水平軌道上A.B兩點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A的物塊A用不可伸長的細線吊著,在A的下方用彈簧連著質(zhì)量為mB的物塊B,開始時靜止不動.現(xiàn)在B上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緩慢拉動B使之向下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希望撤去力F后,B向上運動并能頂起A,則力F的最小值是 ( )

A. (mA+mB)g B. mBg C. 2(mA+mB)g D. m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某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關于這個質(zhì)點在4s內(nèi)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質(zhì)點始終向同一方向運動

B. 4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4m,而位移為零

C. 4s末質(zhì)點離出發(fā)點最遠

D. 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波長為λ1λ2的單色光AB分別照射兩種金屬CD的表面單色光A照射兩種金屬時都能產(chǎn)生光電效應現(xiàn)象;單色光B照射時,只能使金屬C產(chǎn)生光電效應現(xiàn)象不能使金屬D產(chǎn)生光電效應現(xiàn)象設兩種金屬的逸出功分別為WCWD,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 λ1>λ2,WC>WD

B. λ1>λ2,WC<WD

C. λ1<λ2WC>WD

D. λ1<λ2,WC<W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