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1)某同學(xué)在做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時,誤將電流表和電壓表接成如圖1甲所示的電路,其他部分連接正確,接通電源后,小燈泡的發(fā)光情況是
小燈泡不亮
小燈泡不亮
.若本實驗給定電壓表(內(nèi)阻約為5kΩ)、電流表(內(nèi)阻約為4Ω)、滑線變阻器、電源、開關(guān)、小燈泡(額定電壓3.8V)及導(dǎo)線若干,要求小燈泡的電壓從零開始增大,實驗應(yīng)選擇圖1乙中的電路圖是
(b)
(b)
.該同學(xué)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1丙所示,從圖1中可知小燈泡的阻值隨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的增大而
逐漸增大(或增大)
逐漸增大(或增大)
,當給小電燈泡加額定電壓3.8V時,其電阻為
11.9
11.9
Ω(答案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

Ⅱ、用如圖2甲所示的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重錘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

①完成下面部分實驗步驟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A.按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
交流
交流
(填“直流”或“交流”)電源上.
C.先
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或接通電源)
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或接通電源)
,再
釋放紙帶
釋放紙帶
,讓重錘拖著紙帶從高處自由下落.
D.…
②如圖2乙是實驗打出的紙帶,O是速度為零的點,A、B、C是從合適位置選取的三個連續(xù)點(其他點未畫出),量得d1、d2、d3.取圖2乙中O和
B
B
(填“A”、“B”或“C”)點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比較簡捷方便,打點計時器打下該點時重錘的動能Ek=
(d3-d1)2
8T2
m
(d3-d1)2
8T2
m
分析:I、答本題需要掌握:電壓表內(nèi)阻很大,將電壓表串入電路,導(dǎo)致電路中電流很。换瑒幼冏杵鞯姆謮汉拖蘖鹘臃ǖ膮^(qū)別,哪些情況必須采用分壓接法;隨著溫度升高燈絲的電阻率增大,因此燈泡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根據(jù)圖丙求出電燈泡加額定電壓3.8V時的電流,然后根據(jù)歐姆定律即可求解;
II、①打點計時器用的是交流電壓,用打點計時器做實驗時,實驗步驟要求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后,釋放紙帶;
②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可用與之前后相鄰的兩點間的平均速度來代替,求出某點的速度大小,即可求出其物體動能的增加量,即可研究機械能是否守恒.
解答:解:I、電壓表內(nèi)阻很大,將電壓表串入電路,導(dǎo)致電路中電流很小,故小燈泡不亮;由圖丙可知該實驗中電壓從零逐漸變化,因此選用的是分壓電路,故選 (b);燈泡電阻隨著電壓的增大逐漸增大;根據(jù)圖丙可知小電燈泡加額定電壓3.8V時,電流為I=0.32A,故其電阻為R=
U
I
=
3.8V
0.32A
=11.9Ω

故答案為:小燈泡不亮,(b),逐漸增大(或增大),11.9.
Ⅱ、①打點計時器用的是交流電壓,用打點計時器做實驗時,實驗步驟要求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后,釋放紙帶,這樣可以盡量多的在紙帶上打點,提高紙帶的利用率;
故答案為:B.交流;  C.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或接通電源),釋放紙帶.
②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可用與之前后相鄰的兩點間的平均速度來代替,因此可知驗證從O點到B點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
B點速度為:v=
(d3-d1)
2T
,因此重錘下落到B點時的動能為:Ek=
1
2
mv2
=
(d3-d1)2
8T2
m

故答案為:B; 
(d3-d1)2
8T2
m
點評:I、題比較全面的考查了電學(xué)實驗描繪小電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和力學(xué)實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對于實驗問題一定要明確實驗原理,然后才能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解答.
II、自由落體運動測定重力加速度.注意打點計時器的使用方法,能熟練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求解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熟練應(yīng)用基本運動規(guī)律解決實驗問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圖1是某同學(xué)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
①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A、B、C、D是紙帶上四個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從圖中讀出A、B兩點間距s=
0.70cm
0.70cm
;C點對應(yīng)的速度是
0.100m/s
0.100m/s
 (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②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實際是f=51Hz,而做實驗的同學(xué)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
偏小
偏小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要測量某導(dǎo)電材料棒的電阻.
①首先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檔(倍率為×100)粗測其電阻,指針位置如圖2(a)所示,其讀數(shù)為
900
900
Ω.
②然后用以下器材用伏安法盡可能精確地測量其電阻:
A.電流表:量程為0-5mA-25mA,5mA內(nèi)阻約為10Ω,25mA內(nèi)阻約為2Ω
B.電壓表:量程為0-3V-15V,3V內(nèi)阻約為7.2kΩ,15V內(nèi)阻約為36kΩ
C.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Ω,額定電流1A
D.低壓直流電源:電壓4V,內(nèi)阻可以忽略
E.電鍵K,導(dǎo)線若干
按提供的器材,要求測量誤差盡可能小,在下面實物圖2(b)上連接正確的實驗電路.
③根據(jù)實驗的測量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描點,如圖2(c)所示.
請在圖(c)中作出該導(dǎo)電材料棒的伏安特性曲線,則其阻值為
810
81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如圖).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
(1)某同學(xué)在做該實驗時認為:
A.拉橡皮條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實驗效果較好
B.拉橡皮條時,彈簧秤、橡皮條、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個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
D.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確的是
AB
AB
(填入相應(yīng)的字母).
(2)若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分為3N、4N,且兩彈簧秤拉力方向的夾角為銳角,則
(選填“能”或“不能”)用一個量程為5N的彈簧秤測量出它們的合力,理由
因為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沒有超出了彈簧秤的量程
因為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沒有超出了彈簧秤的量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
(1)某同學(xué)在做該實驗時認為:
A.拉橡皮條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實驗效果更好
B.拉橡皮條時,彈簧秤、橡皮條、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橡皮條彈性要好,拉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時,拉力要適當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確的是
ABC
ABC
(填入相應(yīng)的字母).
(2)在做《驗證共點力的合成定則》的實驗時,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點,用兩根細繩結(jié)在橡皮條的另一端O,如圖所示.通過細繩用兩個互成角度的測力計拉橡皮條,使結(jié)點移到某一位置,拉力F1和F2的方向與OA夾角分別為1500和1350,F(xiàn)1=2N,則F2=
1.41N
1.41N
N,OA線上的拉力是
2.73N
2.73N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某同學(xué)在做“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時,從打下的若干紙帶中選出了如圖所示的一條(每兩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圖中上部的數(shù)字為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由這些已知數(shù)據(jù)計算:

①該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
2.05
2.05
m/s2
②與紙帶上D點相對應(yīng)的瞬時速度v=
1.22
1.22
 m/s.(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2)為了測量一個高樓的高度,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在一根長為l的繩兩端各拴一重球,一人站在樓頂上,手執(zhí)上端的重球無初速度的釋放使其自由下落,另一人在樓下測量兩球落地的時間差△t,即可根據(jù)l、△t、g得出高樓的高度(不計空氣阻力).
①從原理說明此方案是否可行及理由
可行,h=
1
2
gt2,h+L=
1
2
g(t+△t)2,兩個方程,兩個未知數(shù),方程可解
可行,h=
1
2
gt2,h+L=
1
2
g(t+△t)2,兩個方程,兩個未知數(shù),方程可解
.②從實際測量來看,你估計最大的困難是
△t太小,難以測量
△t太小,難以測量

(3)某同學(xué)在做測定木板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時,設(shè)計了兩種方案.
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過彈簧秤水平拉動木塊,如圖a;
方案B:木塊固定,通過細線水平拉動木板,如圖b.
上述兩方案中,你認為更合理的是
b
b
,該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彈簧秤示數(shù)F和木塊的重量G
彈簧秤示數(shù)F和木塊的重量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