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木塊M上表面是水平的,當木塊m置于M上,并與M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靜止開始下滑,在下滑過程中( 。
分析:分析兩物體的受力及運動,由功的公式可求得各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解答:解:A、木塊M對木塊m的支持力豎直向上,而位移沿斜面向下,力和位移夾角大于90°,故支持力做負功,故A錯誤;
B、m重力方向豎直向下,位移沿斜面向下,力和位移夾角小于90°,故重力做正功,故B正確;
C、將兩物體作為整體處理,則加速度為gsinθ,兩物體的加速度相同,對m則有m應受向上的支持力及向左的摩擦力,才有可能合力沿斜面向下,故摩擦力與位移的夾角為銳角,故摩擦力做正功,故C錯誤;
D、m除了重力做功外還有支持力做功,機械能不守恒,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判斷外力是否做功可由功的公式直接分析,也可以由動能定理求合外力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體下滑的加速度與物體質量及斜面傾角是否有關系,實驗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長木板(長度為L);    B.小車;      C.質量為m的鉤碼若干個;
D.方木塊(備用于墊木板);         E.米尺;       F.秒表.
①實驗過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傾角不變時,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中,通過向小車放入鉤碼來改變物體的質量,只要測出小車由斜面頂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時間t,就可以由公式a=
2L
 t2
2L
 t2
求出a,某同學記錄了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質量
時間
t次數(shù)
M M+m M+2m
1 1.42 1.41 1.42
2 1.40 1.42 1.39
3 1.41 1.38 1.42
根據(jù)以上信息,我們發(fā)現(xiàn),在實驗誤差范圍內質量改變之后平均下滑時間
不改變
不改變
(填“改變”或“不改變”),經(jīng)過分析得出加速度和質量的關系為
斜面傾角一定時,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無關
斜面傾角一定時,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無關

第二步,在物體質量不變時,探究加速度與傾角的關系.實驗中通過改變方木塊墊放位置來調整長木板傾角,由于沒有量角器,因此通過測量出木板頂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
h
L
.某同學記錄了高度h和加速度a的對應值如下表:
L(m) 1.00
H(m) 0.10 0.20 0.30 0.40 0.50
Sinα=
h
L
0.10 0.20 0.30 0.40 0.50
α(m/s2 0.97 1.950 2.925 3.910 4.900
請先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紙上建立適當?shù)淖鴺溯S后描點作圖,然后根據(jù)所作的圖線可知物體的加速度a與斜面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成
正比
正比
(填“正比”或“反比”)關系.通過進一步計算可知,光滑斜面上物體下滑的加速度a與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的關系式為
a=9.80sinα
a=9.80sinα

②該探究小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足夠長的木板A以速度v沿斜面勻速下滑,在其下滑過程中將一質量也為M的木塊B輕輕放在A的上表面上,A、B之間無摩擦,則(  )
A、當B的速度為
v
2
時A的速度為
v
2
B、當B的速度為2v時A的速度為0
C、A、B物體總動量一直不守恒
D、A、B物體總動量一直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某同學在測量物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利用打點計時器得到了如圖所示的紙帶,紙帶上每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計時點未標出,打點計時器所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忽略紙帶所受的阻力.
精英家教網(wǎng)
①由此可判斷紙帶的
 
 (“左端”或“右端”)與物塊連接.根據(jù)紙帶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計算打點計時器在打下A點和B點時物塊的速度,其中VA=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從圖示紙帶不能得到的物理量是
 

A.木塊運動的加速度a               B.A、B間的平均速度
C.物塊質量m                      D.A、B對應的運動時間t
③如要測量在AB段合外力對物塊所做的功WAB,還需要提供的實驗器材是
 

A.秒表                B.天平                 C.彈簧
(2)某物理興趣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知道將鋅、銅兩電極插入水果中,其“水果電池”電動勢會有1V多一點,甲同學找來了一個檸檬做實驗,用量程為0~3V、內阻約50kΩ的電壓表測其兩極時讀數(shù)為0.96V,但當他將四個這樣的電池串起來給標稱值為“3V 0.5A”的小燈泡供電時,燈泡并不發(fā)光,檢查燈泡、線路均無故障,這是因為“檸檬電池”的內阻較大的原因.
①乙同學用內阻約為500Ω的靈敏電流表直接連“檸檬電池”的兩極,測得電流為0.32mA,根據(jù)前茅電壓表測得的0.96V電壓,估算出“檸檬電池”的內組值約為
 

②為了更準確測定一個“檸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室提供了一下一些器材可供選擇:
A.靈敏電流表A1(量程0~0.6mA,內阻為800Ω)
B.靈敏電流表A2(量程0~250μA,內阻未知)
C.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約10Ω)
D.變阻箱R′(0~9999Ω)
E.開關s和導線若干
為了盡可能準確測定“檸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中除了帶有鋅、銅兩極的水果電池外,還應選擇的器材是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體下滑的加速度與物體質量及斜面傾角是否有關系,實驗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長木板(長度為L);    B.小車;      C.質量為m的鉤碼若干個;
D.方木塊(備用于墊木板);         E.米尺;       F.秒表.
①實驗過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傾角不變時,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中,通過向小車放入鉤碼來改變物體的質量,只要測出小車由斜面頂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時間t,就可以由公式a=______求出a,某同學記錄了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質量
時間
t次數(shù)
M M+m M+2m
1 1.42 1.41 1.42
2 1.40 1.42 1.39
3 1.41 1.38 1.42
根據(jù)以上信息,我們發(fā)現(xiàn),在實驗誤差范圍內質量改變之后平均下滑時間______(填“改變”或“不改變”),經(jīng)過分析得出加速度和質量的關系為______
第二步,在物體質量不變時,探究加速度與傾角的關系.實驗中通過改變方木塊墊放位置來調整長木板傾角,由于沒有量角器,因此通過測量出木板頂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
h
L
.某同學記錄了高度h和加速度a的對應值如下表:
L(m) 1.00
H(m) 0.10 0.20 0.30 0.40 0.50
Sinα=
h
L
0.10 0.20 0.30 0.40 0.50
α(m/s2 0.97 1.950 2.925 3.910 4.900
請先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紙上建立適當?shù)淖鴺溯S后描點作圖,然后根據(jù)所作的圖線可知物體的加速度a與斜面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成______(填“正比”或“反比”)關系.通過進一步計算可知,光滑斜面上物體下滑的加速度a與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的關系式為______.
②該探究小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qū)田家炳中學高三(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體下滑的加速度與物體質量及斜面傾角是否有關系,實驗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長木板(長度為L);    B.小車;      C.質量為m的鉤碼若干個;
D.方木塊(備用于墊木板);         E.米尺;       F.秒表.
①實驗過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傾角不變時,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中,通過向小車放入鉤碼來改變物體的質量,只要測出小車由斜面頂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時間t,就可以由公式a=______求出a,某同學記錄了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質量
時間
t次數(shù)
MM+mM+2m
11.421.411.42
21.401.421.39
31.411.381.42
根據(jù)以上信息,我們發(fā)現(xiàn),在實驗誤差范圍內質量改變之后平均下滑時間______(填“改變”或“不改變”),經(jīng)過分析得出加速度和質量的關系為______
第二步,在物體質量不變時,探究加速度與傾角的關系.實驗中通過改變方木塊墊放位置來調整長木板傾角,由于沒有量角器,因此通過測量出木板頂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某同學記錄了高度h和加速度a的對應值如下表:
L(m)1.00
H(m)0.100.200.300.400.50
Sinα=0.100.200.300.400.50
α(m/s20.971.9502.9253.9104.900
請先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紙上建立適當?shù)淖鴺溯S后描點作圖,然后根據(jù)所作的圖線可知物體的加速度a與斜面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成______(填“正比”或“反比”)關系.通過進一步計算可知,光滑斜面上物體下滑的加速度a與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的關系式為______.
②該探究小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