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為點電荷A、B形成的電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帶正電,B帶負電
B. A的電荷量大于B的電荷量
C. A的左側某點電場強度可能為零
D. AB連線上從A到B電勢降低
【答案】C
【解析】A、根據電場線的特點:從正電荷出發(fā)到負電荷終止,可知A、B是異種電荷,但不能確定A、B哪個帶正電,故A錯誤;
B、電場線密集程度反映電場強弱,B附近電場線較密,場強較大,由點電荷的場強的表達式,可知B帶電量較多, B錯誤;
C、電場中任意一點電場強度是A、B產生電場場強的矢量和,由點電荷的場強的公式可知,A的左側位置距B遠,而B帶電荷量大,所以A、B產生的場強大小可能相同,又因為A、B是異種電荷,A的左側位置場強方向相反,A的左側某點電場強度可能為零,C正確;
D、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由于不能確定電場線方向,所以不能確定A、B電勢的高低,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作戰(zhàn)的需要,現在的戰(zhàn)斗機飛得越來越快,甚至有些飛機的速度已經超過了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假設某爆炸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 , 一架戰(zhàn)斗機正在爆炸點附近遠離它飛行,要使飛行員聽不到爆炸聲,飛機飛行的速度至少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通過三個并聯支路的電流之比I1∶I2∶I3=1∶2∶3,則三個并聯支路的電阻之比R1∶R2∶R3為
A.6∶3∶2B.2∶3∶6
C.1∶2∶3D.2∶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在中學階段的物理知識中,接觸并學習了很多思想方法,這些方法對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 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下列關于思想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理想化模型是對實際問題的理想化處理,即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物理學學習中 懂得忽略什么跟懂得重視什么同等重要,質點、點電荷、位移等均是理想化模型
B. 分力、合力和交變電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體現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 用兩個(或多個)物理量通過比值的方法去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即為比值定義法。電動勢,電容 ,勻強電場的場強 等都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
D. 根據加速度定義式a =,當t非常小時, 就可以表本物體在時刻的瞬時加速度,該定義應用了賦值的思想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長方體物塊將一重為G的光滑圓球抵在光滑豎直的墻壁上,現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緩慢拉動長方體物塊,在圓球與地面接觸之前,下面的相關判斷正確的是( 。
A. 球對墻壁的壓力逐漸減小 B. 地面對長方體物塊的支持力逐漸增大
C. 地面對長方體物塊的摩擦力逐漸增大 D. 水平拉力F逐漸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2月22日,我國成功發(fā)射了國內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jiān)測科學實驗衛(wèi)星(以下簡稱“碳衛(wèi) 星”)。如圖所示,設“碳衛(wèi)星”在半徑為R的圓周軌道上運行,經過時間t,通過的弧長為s,已知引力常數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碳衛(wèi)星”內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
B. “碳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大于7. 9 km/s
C. “碳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大于7. 9 km/s
D. 可算出地球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科學家在電磁學中的貢獻,下列說法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A.庫倫測出了靜電力常量K
B.安培提出了左手定則判斷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方向
C.洛倫茲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D.奧斯特首先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簡諧 機械 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波長為λ , 周期為T.t=0時刻的波形如圖1所示,a、b是波上的兩個質點.圖2是波上某一質點的振動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0時質點a的速度比質點b的大
B.t=0時質點a的加速度比質點b的小
C.圖2可以表示質點a的振動
D.圖2可以表示質點b的振動[來源:.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力可以只有受力物體B.物體發(fā)生形變時,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其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D.只有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才有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