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分)用輕彈簧豎直懸掛一質量未知的鐵塊,靜止時彈簧伸長量為L,現將鐵塊置于傾斜木板上,用該彈簧沿木板向上勻速拉動鐵塊,此時彈簧的伸長量仍為 L , 已知木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 θ=30°,則可測出鐵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多大?

解析試題分析:鐵塊受重力mg,拉力F,摩擦力f,支持力FN共四個力作用,由力的平衡條件,在沿木板方向
F-mgsinθ-f=0   ,其中F=kL
在垂直木板方向FN=mgcosθ
又F="=kL" =mg,f=μFN
聯(lián)立解出μ=
考點:胡克定律及物體的平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另一端連著物塊,為彈簧原長(圖中O點位置)。開始時用外力把物塊拉至P點不動,松開后,物塊在粗糙地面上向左運動,無往返,運動至Q點停下。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塊運動至O點時有最大速度
B.P與O點距離等于Q與O點距離
C.物塊到達Q點前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D.物塊速度最大位置在P與O之間的某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緩沖裝置可抽象成如右圖所示的簡單模型,圖中A、B為原長相等、勁度系數分別為k1、k2(k1≠k2)的兩個不同的輕質彈簧.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裝置的緩沖效果與兩彈簧的勁度系數無關
B.墊片向右移動穩(wěn)定后,兩彈簧產生的彈力之比F1∶F2=k1∶k2
C.勢片向右移動穩(wěn)定后,兩彈簧的長度之比l1∶l2=k2∶k1
D.墊片向右移動穩(wěn)定后,兩彈簧的壓縮量之比x1∶x2=k2∶k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分)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時,某同學把兩根彈簧如圖1連接起來進行探究。

(1)某次測量如圖2所示,指針示數為___________cm。
(2)在彈性限度內,將50g的鉤碼逐個掛在彈簧下端,得到指針A、B的示數LA和LB如表1。用表1數據計算彈簧1的勁度系數為_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由表1數據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計算出彈簧2的勁度系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為了探求彈簧彈力F和彈簧伸長量x的關系,某同學選了A?B兩根規(guī)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根據測得的數據繪出如圖所示的圖象。

(1)從圖象上看,該同學沒能完全按實驗要求做,使圖象上端成為曲線,圖象上端成為曲線的原因是________.
(2)B彈簧的勁度系數為____________.
(3)若要制作一個精確度較高的彈簧秤,應選彈簧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分)如圖所示,物塊Α、Β用一勁度系數為k=200N/m的輕彈簧相連靜止于水平地面上,Α物體質量mA=2kg, Β物體質量mB="4Kg." 現用一恒力F=30N豎直向上拉物體A, 使Α從靜止開始運動,當Α運動到最高點時Β剛好要離開地面但不能繼續(xù)上升。若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取g = 10m/s2。求:

(1)Β剛要離開地面時,拉力F做的功;
(2)Β剛要離開地面時Α的加速度大。
(3)從Α開始運動到Α到達最高點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對Α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質量為2k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長為8cm的輕質彈簧水平拉該物體,當其剛開始運動時,彈簧的長度為11cm,當彈簧拉著物體勻速前進時,彈簧的長度為10.5cm,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k=200N/m。求:

(1)物體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為多大?
(2)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多大?
(3)物體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是多少?(g均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分)如圖所示,質量為20kg的方形物體置于水平面上,它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兩等長輕彈簧OA、OB一端分別連接于物體上相距為24cm的A、B兩點,另一端共同連結于O點。當兩輕彈簧剛好處于自由狀態(tài)時,它們構成了一個1060的張角,F用一垂直于AB連線的水平力F向右拉O點,當把兩彈簧之間的張角拉成740時,物體恰好能在水平面上勻速前進,此時兩彈簧還等長。求動摩擦因數μ的大小。(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 =1000N/m  sin370=0.6  g=10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物體A、B都靜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們的質量分別為mA、m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μA、μB,用水平拉力F分別拉物體A、B,所得加速度a與拉力F關系圖線如圖中A、B所示,則

A.μA>μB,mA>mB
B.μA<μB,mA<m   
C.μA>μB,mA<mB 
D.μA<μB,mA>m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