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國際單位制由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組成.下列物理單位屬于基本單位的是( 。

A. m/s B. N C. m D. J

【答案】C

【解析】力學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個,它們分別是長度、質(zhì)量、時間,它們的單位分別為m、kg、s;

m/sN、J是導出單位,不是基本單位,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伏安法測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在電路中接一阻值為2Ω的電阻R0保護電阻,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得到幾組電表的實驗數(shù)據(jù):

UV

110

086

070

054

006

IA

010

016

020

024

036

請完成下列問題

1本實驗系統(tǒng)誤差主要因素是 ;

2用作圖法在坐標系內(nèi)作出U-I圖線;

3利用圖線,測得電動勢E= V,內(nèi)阻r= Ω。

4電動勢測量值 真實值,內(nèi)阻測量值 真實值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球的質(zhì)量相等,彈簧的質(zhì)量不計,傾角為θ的斜面光滑,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與細線均平行于斜面,在細線被燒斷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小球的瞬時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為gsinθ

BB球的受力情況未變,瞬時加速度為零

CA球的瞬時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為2gsinθ

D.彈簧有收縮的趨勢,B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下,瞬時加速度都不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帶電荷量為q的金屬球,固定在絕緣的支架上,這時球外P點的電場強度為,當把一電荷量也是q的點電荷放在P點時,測得作用在這個點電荷的靜電力為,當把一電荷量為aq的點電荷放在P點時,測得作用在這個點電荷的靜電力為,則在國際單位制中

A. 的數(shù)值等于

B. 的數(shù)值等于

C. a1小得越多,的數(shù)值越接近

D. a1小得越多,的數(shù)值越接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速度、速度改變量、加速度,正確的說法是( )

A.物體運動的速度改變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為零

C.某時刻物體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一定為零

D.加速度很大時,運動物體的速度一定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三個質(zhì)量均為m的物塊,用兩個輕彈簧和一根輕繩相連,掛在天花板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將之間的輕繩剪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剛剪斷輕繩的瞬間,b的加速度大小為g

B在剛剪斷輕繩的瞬間,c的加速度大小為2g

C剪斷輕繩后,下落過程中,兩者一直保持相對靜止,兩者之間的輕彈簧一定處于原長狀態(tài)

D剪斷輕繩后,下落過程中加速度相等的瞬間,兩者之間的輕彈簧一定處于原長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輛值勤的警車停在公路邊,當警員發(fā)現(xiàn)從他旁邊以v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的貨車嚴重超載時,決定前去追趕,經(jīng)過5.5 s后警車發(fā)動起來,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但警車的行駛速度必須控制在90 km/h以內(nèi).問:

1)警車在追趕貨車的過程中,兩車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判定警車在加速階段能否追上貨車.(要求通過計算說明)

3)警車發(fā)動后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貨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帶正電的金屬滑塊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與絕緣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水平面上方有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如果在A點給滑塊一個向左的大小為v的初速度,運動到B點速度恰好為零,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滑塊運動到B點后將返回向A運動,來回所用時間相同

B、滑塊運動到B點后將返回向A運動,到A點時速度大小仍為v

C、滑塊回到A點時速度大小為

D、AB兩點間電勢差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條寬馬路上某一處有甲、乙兩車,它們同時開始運動,取開始運動時刻為計時零點,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0-t4這段時間內(nèi)的情景是( )

A. 甲在0t1時間內(nèi)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t1時刻改變運動方向

B. t2時刻甲車速度為零,然后反向運動,此時兩車相距最遠

C. t4時刻甲車追上乙車

D. t4時刻,兩車相距最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