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 ,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e=1.非彈性碰撞的e<1,某同學借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驗證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是否為1,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zhì)小球1和2,(他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視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zhì)量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實驗步驟如下:

安裝實驗裝置,做好測量前的準備,并記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 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 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的C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第一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 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在上述實驗中,

(1)P點是                                                  的平均位置.

M點是                                                    的平均位置.

N點是                                                    的平均位置.

(2)寫出用測量量表示的的恢復系數(shù)的表達式                            

(3)三個落地點距O點的距離OM、OP、ON與實驗所用的小球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1)(3分)實驗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

                 實驗第二步中小球1落點。

                 實驗第二步中小球2落點。

(2)(4分)

(3)(3分) OP與小球的質(zhì)量無關(guān),OMON與小球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有一游標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標上有20個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測量一小球的直徑,如圖A所示的讀數(shù)是
13.55
13.55
mm.如圖B,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根金屬絲的直徑,如圖所示的讀數(shù)是
0.680
0.680
mm.
(2)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c=
|v2-v1|
v20-v10
,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c=1.非彈性碰撞的c<1,某同學借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c所示)驗證物體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是否為1,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zhì)小球1和2,(他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視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zhì)量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安裝實驗裝置,做好測量前的準備,并記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 點 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的C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第一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在上述實驗中,
①P點是
實驗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
實驗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
的平均位置.M點是
小球1與小球2碰后小球1落點
小球1與小球2碰后小球1落點
的平均位置.N點是
小球2碰后落點
小球2碰后落點
的平均位置.
②請寫出本實驗可用線段OP、OM、ON替代兩個小球碰撞前后速度的理由
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時間相等,水平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時間相等,水平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寫出用測量量表示的恢復系數(shù)的表達式
ON-0M
OP
ON-0M
OP

③三個落地點距O點的距離OM、OP、ON與實驗所用的小球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
OP與小球的質(zhì)量無關(guān),OM和ON也與小球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OP與小球的質(zhì)量無關(guān),OM和ON也與小球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c=
.
v2-v1 
  
.
.
v20-v10 
  
.
,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c=1.非彈性碰撞的c<1,某同學借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驗證物質(zhì)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是否為1,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zhì)小球1和2,(他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視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zhì)量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實驗步驟如下
安裝實驗裝置,做好測量前的準備,并記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的C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第一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在上述實驗中,
(1)P點是
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
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
的平均位置.M點是
第二步碰撞后小球1落點
第二步碰撞后小球1落點
的平均位置.N點是
第二步碰撞后小球2落點
第二步碰撞后小球2落點
的平均位置.
(2)寫出用所測量表示的恢復系數(shù)的表達式
ON-OM
OP
ON-OM
O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7?浙江)(1)用示波器觀察頻率為900Hz的正弦電壓信號.把該信號接入示波器Y輸入.
①當屏幕上出現(xiàn)如圖1所示的波形時,應(yīng)調(diào)節(jié)
豎直位移(或↑↓)
豎直位移(或↑↓)
鈕.如果正弦波的正負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圍,應(yīng)調(diào)節(jié)
衰減(或衰減調(diào)節(jié))
衰減(或衰減調(diào)節(jié))
鈕或
y增益
y增益
鈕,或這兩個鈕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個波形出現(xiàn)在屏幕內(nèi).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現(xiàn)一個完整的正弦波形,應(yīng)將
掃描范圍
掃描范圍
鈕置于
1k擋位
1k擋位
位置,然后調(diào)節(jié)
掃描微調(diào)
掃描微調(diào)
鈕.
(2)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e=
|ν2-ν1|
ν20-ν10
,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
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e=1,非彈性碰撞的e<1.某同學借用驗證動力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驗證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是否為1,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zhì)小球1和2(它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視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zhì)量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實驗步驟如下:
安裝好實驗裝置,做好測量前的準備,并記下重錘線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 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C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第一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上述實驗中,
①P點是
在實驗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的
在實驗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的
平均位置,M點是
小球1與小球2碰后小球1落點的
小球1與小球2碰后小球1落點的
平均位置,N點是
小球2落點的
小球2落點的
平均位置.
②請寫出本實驗的原理
小球從槽口C飛出后作平拋運動的時間相同,假設(shè)為 t,則有op=v10t,OM=v1t,ON=v2t
,小球2碰撞前靜止,即v20=0
小球從槽口C飛出后作平拋運動的時間相同,假設(shè)為 t,則有op=v10t,OM=v1t,ON=v2t
,小球2碰撞前靜止,即v20=0
,寫出用測量量表示的恢復系數(shù)的表達式
e=
v2-v1
v10-v20
=
ON-OM
OP-0
=
ON-OM
OP
e=
v2-v1
v10-v20
=
ON-OM
OP-0
=
ON-OM
OP

③三個落地點距O點的距離OM、OP、ON與實驗所用的小球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Ⅰ)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
精英家教網(wǎng)
①實驗小組選出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其中O點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A、B、C為三個計數(shù)點,在計數(shù)點A和B、B和C之間還各有一個點,測得h1=12.01cm,h2=19.15cm,h3=27.86cm.打點計時器通以50Hz的交流電.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算出:當打點計時器打到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
 
J;此時重錘的動能比開始下落時增加了
 
 J,根據(jù)計算結(jié)果可以知道該實驗小組在做實驗時出現(xiàn)的問題是
 
.(重錘質(zhì)量m已知)
②在圖乙所示的紙帶基礎(chǔ)上,某同學又選取了多個計數(shù)點,并測出了各計數(shù)點到第一個點O的距離h,算出了各計數(shù)點對應(yīng)的速度v,以h為橫軸,以v2/2為縱軸畫出的圖線應(yīng)是如下圖中的
 
.圖線的斜率表示
 

精英家教網(wǎng)
(Ⅱ)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e=
|v2-v1||v20-v10|
,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e=1,非彈性碰撞的e<1.某同學借用驗證動力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驗證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是否為1,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zhì)小球1和2(它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視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zhì)量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精英家教網(wǎng)
實驗步驟如下:
安裝好實驗裝置,做好測量前的準備,并記下重錘線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 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C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第一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上述實驗中,
①P點是
 
平均位置,
M點是
 
平均位置,
N點是
 
平均位置.
②請寫出本實驗的原理
 
,寫出用測量量表示的恢復系數(shù)的表達式
 

③三個落地點距O點的距離OM、OP、ON與實驗所用的小球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Ⅰ)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e=
|v2-v1|
|v20-v10|
,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物體的速度.某同學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求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zhì)小球1和2,(它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zhì)量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小球2碰撞前靜止.在實驗中需要用刻度尺測量的物理量有
OP
OP
OM
OM
ON
ON
的長度,寫出用測量量表示的恢復系數(shù)的表達式:
e=
ON-OM
OP
e=
ON-OM
OP

(Ⅱ)在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直徑大小的實驗中,將1滴配置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盛水的淺盤中,讓油膜在水面上盡可能散開,待液面穩(wěn)定后,在水面上形成油酸的
單分子
單分子
油膜;把帶有方格的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在玻璃板上描繪出油膜的邊界輪廓,形狀如圖2所示.已知坐標方格邊長為1cm,則油膜的面積為
38
38
cm2
(Ⅲ)如圖3為一個小球做平拋運動的閃光照片的一部分,圖中豎直背景方格的實際邊長均為5cm,那么照片的閃光頻率為
10
10
Hz;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
1.5
1.5
m/s.(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