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圖1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

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C
AC

A.在測量同一組數據F1、F2和合力F的過程中,橡皮條結點O的位置不能變化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D.為減小測量誤差,F1、F2方向間夾角應為90°
②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拉力的大小為
4.0
4.0
 N.
(2)某同學在做“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時,從打下的若干紙帶中選出了如圖3所示的一條(每兩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圖中上部的數字為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由這些已知數據計算:①該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
1.93
1.93
m/s2.②與紙帶上D點相對應的瞬時速度v=
1.18
1.18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數字)
分析:(1)該實驗采用了“等效法”,只要明確了實驗原理和注意事項即可確定正確的答案.
彈簧秤的最小分度為0.1N,根據彈簧秤指針的指示可讀出拉力的大�。�
(2)根據根據連續(xù)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通過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D點的瞬時速度大小.
解答:解:(1)①A、為了產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在測量同一組數據F1、F2和合力F的過程中,橡皮條結點O的位置不能變化.故A正確.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方向不一定向下,只有把O點拉到同一位置即可,故B錯誤;
C、根據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原則可知,在測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故C正確;
D、為了減小的實驗的誤差,兩分力的夾角適當大一些,不一定是90度.故D錯誤.
故選AC.
②彈簧秤的示數的最小分度為0.1N,由圖可知,拉力的大小F=4.0N.
(2)每兩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則T=0.1s,根據△x=aT2得,a1=
xCD-xOA
3T2
,a2=
xDE-xAB
3T2
a3=
xEF-xBC
3T2
,
則加速度a=
a1+a2+a3
3
=
xCD+xDE+xEF-xOA-xAB-xBC
9T2
=
(10.81+12.70+15.10-5.00-7.10-9.10)×10-2
9×0.01
≈1.93m/s2
D點的瞬時速度等于CE段的平均速度,則vD=
xCD+xDE
2T
=
(10.81+12.70)×10-2
0.2
m/s≈1.18m/s.
故答案為:(1)AC,4.0,(2)1.93,1.18.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等效法探究力的合成方法的實驗原理,以及掌握紙帶的處理方法,會通過紙帶求解瞬時速度和加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圖甲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
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C
AC


A.在測量同一組數據F1、F2和合力F的過程中,橡皮條結點O的位置不能變化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D.為減小測量誤差,F1、F2方向間夾角應為90°
②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拉力的大小為
4.00
4.00
N.
(2)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時,①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細繩、鉤碼、導線及開關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
AC
AC

A.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B.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D.秒表E.天平
②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D
AD

A.先接通電源,再使紙帶運動
B.先使紙帶運動,再接通電源
C.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滑輪處
D.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
③從打下的若干紙帶中選出了如圖所示的一條(每兩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圖中上部的數字為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

該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a=
1.93m/s2
1.93m/s2
與紙帶上D點相對應的瞬時速度v=
1.39
1.39
(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8分)

(1)某組同學設計了“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及質量的關系”實驗.圖()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C為裝有細砂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等于細砂和小桶的總重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用紙帶上打出的點求得.

①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已知實驗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根據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②在“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保持細砂和小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分別記錄小車加速度與其質量的數據.在分析處理數據時,該組同學產生分歧:甲同學認為應該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數據作出小車加速度與其質量的圖象.乙同學認為應該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數據作出小車加速度與其質量倒數的圖象.兩位同學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將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進行了標注,但尚未完成圖象(如下圖所示).你認為同學            (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請繼續(xù)幫助該同學作出坐標系中的圖象.

③在“探究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細砂的質量,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加速度與合力的圖線如圖(),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

答:                     

(2)某待測電阻的額定電壓為3V(阻值大約為10Ω).為測量其阻值,實驗室提供了下列可選用的器材

A:電流表A1(量程300mA,內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阻約0.3Ω)

C:電壓表V1(量程3.0V,內阻約3kΩ)

D:電壓表V2(量程5.0V,內阻約5kΩ)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50Ω)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500Ω)

G:電源E(電動勢4V,內阻可忽略)

H:電鍵、導線若干.

①為了盡可能提高測量準確度,應選擇的器材為(只需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電流表_________;電壓表___________;滑動變阻器_____________.

②下列給出的測量電路中,最合理的電路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石景山區(qū)2010年高三一模(理科綜合)物理部分 題型:計算題

(18分)
(1)某組同學設計了“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及質量的關系”實驗.圖()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C為裝有細砂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等于細砂和小桶的總重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用紙帶上打出的點求得.

①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已知實驗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根據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②在“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保持細砂和小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分別記錄小車加速度與其質量的數據.在分析處理數據時,該組同學產生分歧:甲同學認為應該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數據作出小車加速度與其質量的圖象.乙同學認為應該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數據作出小車加速度與其質量倒數的圖象.兩位同學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將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進行了標注,但尚未完成圖象(如下圖所示).你認為同學           (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請繼續(xù)幫助該同學作出坐標系中的圖象.

③在“探究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細砂的質量,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加速度與合力的圖線如圖(),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
答:                     

(2)某待測電阻的額定電壓為3V(阻值大約為10Ω).為測量其阻值,實驗室提供了下列可選用的器材
A:電流表A1(量程300mA,內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阻約0.3Ω)
C:電壓表V1(量程3.0V,內阻約3kΩ)
D:電壓表V2(量程5.0V,內阻約5kΩ)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50Ω)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500Ω)
G:電源E(電動勢4V,內阻可忽略)
H:電鍵、導線若干.
①為了盡可能提高測量準確度,應選擇的器材為(只需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電流表_________;電壓表___________;滑動變阻器_____________.
②下列給出的測量電路中,最合理的電路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石景山區(qū)2010年高三一模(理科綜合)物理部分 題型:實驗題

(18分)

(1)某組同學設計了“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及質量的關系”實驗.圖()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C為裝有細砂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等于細砂和小桶的總重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用紙帶上打出的點求得.

①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已知實驗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根據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②在“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保持細砂和小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分別記錄小車加速度與其質量的數據.在分析處理數據時,該組同學產生分歧:甲同學認為應該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數據作出小車加速度與其質量的圖象.乙同學認為應該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數據作出小車加速度與其質量倒數的圖象.兩位同學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將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進行了標注,但尚未完成圖象(如下圖所示).你認為同學            (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請繼續(xù)幫助該同學作出坐標系中的圖象.

③在“探究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細砂的質量,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加速度與合力的圖線如圖(),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

答:                     

(2)某待測電阻的額定電壓為3V(阻值大約為10Ω).為測量其阻值,實驗室提供了下列可選用的器材

A:電流表A1(量程300mA,內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阻約0.3Ω)

C:電壓表V1(量程3.0V,內阻約3kΩ)

D:電壓表V2(量程5.0V,內阻約5kΩ)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50Ω)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500Ω)

G:電源E(電動勢4V,內阻可忽略)

H:電鍵、導線若干.

①為了盡可能提高測量準確度,應選擇的器材為(只需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電流表_________;電壓表___________;滑動變阻器_____________.

②下列給出的測量電路中,最合理的電路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