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有關圖甲和圖乙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①②③表示一個鳥嘌呤核糖核苷酸

B.若圖甲表示正在進行的某個生理過程,則可能是圖乙中 a 過程

C.DNA 聚合酶參與圖乙中 a 過程,使氫鍵斷裂

D.HIV 的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途徑有 d 過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圖甲,由左邊這條鏈含堿基U可判斷,是磷酸基團,是核糖,是鳥嘌呤;分析圖乙,a表示DNA復制,b表示轉(zhuǎn)錄,c表示翻譯,d表示逆轉(zhuǎn)錄,e表示RNA復制,據(jù)此答題。

A. 圖甲中①②③分別屬于兩個不同核苷酸,A錯誤;

B. 圖甲中含有RNA鏈,不可能是圖乙中DNA復制過程,B錯誤;

C. DNA 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鍵的形成,C錯誤;

D. HIV屬于逆轉(zhuǎn)錄病毒,其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途徑有 d逆轉(zhuǎn)錄過程,D正確。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張洋蔥鱗片葉放在某一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有 3 種狀態(tài)的細胞,如圖所示,你認為這 3 個細胞在未發(fā)生上述情況之前,其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 ( )

A. BACB. ABCC. BACD.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細菌的兩種突變類型細菌Ⅰ和細菌Ⅱ的營養(yǎng)條件和菌落特征都相同,但細菌Ⅰ能分解有機物A而不能分解有機物B,細菌Ⅱ能分解有機物B而不能分解有機物A。現(xiàn)有這兩種類型細菌的混合液樣品,要將其分離,有人設計了一種方案,部分操作步驟如圖。

1)步驟一使用的是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其中含有細菌生長所需的水、_____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至少寫出3種);該培養(yǎng)基是_____。

A.固體培養(yǎng)基 B.液體培養(yǎng)基 C.通用培養(yǎng)基 D.選擇培養(yǎng)基

2)步驟一采用_____接種,此接種法可使接種細菌逐漸稀釋,經(jīng)適宜條件培養(yǎng),可能形成單個、獨立的_____,最終可能得到純種的細菌;步驟二各瓶中的培養(yǎng)基加入了AB兩種有機物的目的是_____。

3)無論是培養(yǎng)基(液),接種前除了要調(diào)節(jié)pH外,都必須對培養(yǎng)基進行;接種時必須在超凈工作臺及酒精燈火焰附近操作,原因是_____

4)步驟三中,若對其中某瓶培養(yǎng)液中AB兩種有機物含量進行測定,預測可能的結果并推測結論:

①AB兩種化合物含量都明顯下降,說明瓶中同時存在細菌Ⅰ和細菌Ⅱ,兩者未分離。

_____

_____。

5)經(jīng)步驟三后,若所有瓶中培養(yǎng)液的A、B化合物含量測定結果都如題中的情況,則應_____,再測定各瓶中A、B兩種化合物的含量,直到分別獲得每種類型細菌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某人體器官模型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如果該器官是骨骼肌,則甲處氧氣濃度高于乙處

B.如果該器官為肝臟,則飯后血糖濃度甲處高于乙處

C.如果該器官為胰臟,則饑餓時胰高血糖素濃度甲處高于乙處

D.如果該器官為腎臟,則口渴時抗利尿激素的濃度甲處高于乙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人體血糖、體溫和水鹽平衡調(diào)節(jié)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途徑屬于血糖調(diào)節(jié),胰島 B 細胞上有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受體

B.途徑屬于體溫調(diào)節(jié),激素 B 是促甲狀腺激素

C.途徑屬于水鹽平衡調(diào)節(jié),激素 D 是垂體合成和釋放的

D.激素 A、CD 都能定向運輸?shù)桨屑毎桶衅鞴倨鹱饔?/s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是縮手反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 C 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請分析回答:

1)圖甲中,興奮的傳遞方向是_________(用 E、D 和箭頭表示)。興奮沿著神經(jīng)纖維傳導時,細 胞膜內(nèi)側局部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_________(相同相反”);剪斷 A 處,刺激某處,出 現(xiàn)肌肉收縮活動,該活動_______ (不是”)反射。

2)當興奮到達乙圖結構的時,發(fā)生的信號轉(zhuǎn)變是 _________。

3)縮手反射時,興奮不能由圖乙的傳到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所示為某一條大河兩岸物種演化過程。物種甲因為地理障礙分隔為兩個種群乙1和丙1,經(jīng)過漫長的進化,分別形成新物種乙3和丙3。在此進程中某一時刻,乙2種群的部分群體因為某種原因越過障礙外遷與丙2同域分布,向丁方向進化。

1)從乙3、乙4和丙3種群中提取DNA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三個種群間DNA片段的相似性都在85%以下,有明顯不同,這說明______________。

A.種群甲發(fā)生了適應輻射

B.三個種群的DNA相似性體現(xiàn)了遺傳多樣性

C.三個種群中個體的外觀形態(tài)可能各不相同

D.遺傳多樣性是物種多樣性的基礎

2)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乙2中外遷群體的基因頻率與當時留居群體的基因頻率相同,與當時丙1的基因頻率不同,那么____________。

A.乙3和乙4存在地理隔離,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離

B.乙4和丙2不存在地理隔離,卻可能存在生殖隔離

C.乙3和乙4是同一物種

D.丙3和丁是同一物種

3)假如遷移到河西的乙4物種經(jīng)一定時期后進化為丁物種,則判斷丁是否是新物種的依據(jù)和方法是什么?

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葉綠體一般呈橢球形,有窄面與寬面之分,如圖所示。

1)細胞內(nèi)的葉綠體在不同光照條件下能夠運動,這種運動改變橢球形的方向?赏茰y,在弱光下,葉綠體以___________面接受光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葉綠體中把光能轉(zhuǎn)為電能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圖表示當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X變化時,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強度的關系。

3)圖中X、X2、X3的差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影響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階段)所導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3增加為X,最常采取的簡便而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光照和適當?shù)臏囟葪l件下,測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濃度的CO2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下表,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

4A植物的最大光合速率是________mg/100cm2·小時。相同時間內(nèi),相同葉面積的AB相比,A的呼吸速率是B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兩種,是受單基因(A、a)控制的.有人對某一社區(qū)的家庭進行了調(diào)查,結果如表:

表(單位:個)

組合序號

雙親性狀

家庭數(shù)目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

油耳×油耳

195

90

80

10

15

油耳×干耳

80

25

30

15

10

干耳×油耳

60

26

24

6

4

干耳×干耳

335

0

0

160

175

合計

670

141

134

191

204

1)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體上

2)一對油耳夫婦生了一個干耳兒子,推測母親的基因型是_____;若一對干耳夫婦生了一個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從組合一的數(shù)據(jù)看,子代性狀沒有呈典型的孟德爾分離比(31),其原因是_____。

在尋找人類的缺陷基因時,常常需要得到有患病史的某些近親結婚家系的系譜進行功能基因定位。科學家在一個海島的居民中,找到了引起藍色盲的基因.該島正常居民中約有44%的居民為藍色盲基因的攜帶者.在世界范圍內(nèi),則是每10000人中有4名藍色盲患者.如圖為該島某家族系譜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4)該缺陷基因是_____性基因。

5)若個體Ⅳ﹣14與該島某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性結婚,預測他們后代患藍色盲的幾率是_____;若個體Ⅳ﹣14與一個該島以外的(世界范圍內(nèi)的)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性結婚,則他們生一個患藍色盲兒子的幾率是_____。

6)現(xiàn)需要從第Ⅳ代個體中取樣(血液、皮膚細胞、毛發(fā)等)獲得該缺陷基因,請選出提供樣本的較合適個體,并說明選與不選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