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氧濃度為a、b、c、d時,測得的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當氧濃度為a時,最適于貯藏該植物器官

B. 當氧濃度為b時,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 當氧濃度為c時,無氧呼吸最弱

D. 當氧濃度為d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強度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柱形圖:氧濃度為a時,只有二氧化碳的釋放,沒有氧氣的吸收,此時植物只進行無氧呼吸;氧濃度為b、c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大于氧氣的吸收量,此時植物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氧濃度為d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等于氧氣的吸收量,此時植物只進行有氧呼吸。

氧濃度為a時,植物只進行無氧呼吸,會產(chǎn)生大量酒精,分解的有機物較多,因此在a濃度下不適于貯藏該植物器官,A錯誤;氧濃度為b時,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為(8-3)÷2=2.5,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為3÷6=0.5,可見該濃度下,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B正確;氧濃度為d時,植物只進行有氧呼吸,此時無氧呼吸最弱,C、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同學在實驗課上用洋蔥根尖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后,繪制了兩幅圖像。甲圖示有絲分裂各時期一條染色體內DNA含量的變化,乙圖是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甲是學生選定一個細胞連續(xù)觀察測定的結果

B. 如果在低倍鏡下看不到細胞,可改用高倍鏡繼續(xù)尋找

C. 為了進一步放大觀察f時期的細胞,在圖乙狀態(tài)下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

D. 在顯微鏡下看到處于ab時期的細胞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形態(tài)不完全相同,存在著同源區(qū)(Ⅱ)和非同源區(qū)(Ⅰ、Ⅲ),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Ⅰ片段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 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C.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患病者全為男性

D. X、Y染色體為非同源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不能聯(lián)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種動物細胞生活周期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圖,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fā)生在A~C段

B. CD段、GH段的染色體與核DNA的數(shù)目之比為1∶1

C. 圖中顯示兩種分裂方式,Ⅰ~M段可表示有絲分裂的一個細胞周期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現(xiàn)象與AH、HI所代表的生理過程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密閉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 h后測得該容器中O2減少24 mL,CO2增加48 mL,則在1 h內酒精發(fā)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

A. 1/3 B. 1/2 C. 2倍 D. 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過程①②需要使用___________處理細胞,以去除細胞壁。過程③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利用雜種細胞培育成雜種植株的過程中,運用的技術手段是___________。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種的過程中,遺傳物質的傳遞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

(3)若原生質體只能發(fā)生兩兩融合,融合細胞的類型有___________種。原生質體A和B能融合形成雜種細胞,所依據(jù)的生物學原理是___________,與過程④密切相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無絲分裂和有絲分裂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有絲分裂過程需要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無絲分裂過程不需要

B. 真核細胞可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細胞可進行無絲分裂

C. 無絲分裂沒有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

D. 都會出現(xiàn)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的是

葡萄糖 淀粉 蔗糖 麥芽糖 果糖 纖維素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⑤⑥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與翻譯過程有關的物質或結構是()

A. 核糖體B. 葉綠體C. tRNAD. 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