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噬菌體去侵染含有大量3H的細菌待細菌解體后,3H應          

  A.隨細菌的解體而消失          B.發(fā)現(xiàn)于噬菌體的外殼及DNA中

  C.僅發(fā)現(xiàn)于噬菌體的DNA中       D.僅發(fā)現(xiàn)于噬菌體的外殼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北京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回答下列與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有關(guān)的問題:
(1)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下圖是實驗的部分步驟:

寫出上述實驗的部分操作過程:
第一步,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如何實現(xiàn)對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的標記?請簡要說明步驟:__________。
第二步:用35S標記噬菌體與沒有標記過的大腸桿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時間后,攪拌,離心。
(2)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理論上上清液不含有放射性,而實驗最終結(jié)果顯示,在離心液的上層,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層的放射性比理論值低。
①.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
②.從理論上講,上清液的放射性應該為0,由于實驗數(shù)據(jù)和理論數(shù)據(jù)之間有較大的誤差,由此對實驗過程進行誤差分析:
a.在實驗過程中,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時間如果過長,會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b.在實驗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中去,將會產(chǎn)生誤差,理由是__________。
(3)噬菌體侵染細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體蛋白質(zhì)外殼需要_________。
A.細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體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體的DNA和細菌的氨基酸  D.細菌的DNA及其噬菌體的氨基酸
(4)上述實驗中,不能用15N來標記噬菌體DNA,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