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放出熱量571.6 kJ |
B.2 mol H2(g)和1 mol O2(g)反應生成2 mol H2O(l),吸收熱量571.6 kJ |
C.2 mol H2O(l)分解為2 mol H2(g)和1 mol O2(g),吸收熱量571.6 kJ |
D.2 mol H2(g)和1 mol O2(g)反應生成2 mol H2O(g),放出熱量571.6 kJ |
C
解析試題分析:A、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表示25℃,101 kpa時,2 mol H2和1 mol O2完全燃燒生成2 mol H2O(l)放熱571.6 kJ,所以選項A不正確;B、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因此選項B不正確;C、正方應是放熱反應,則其對應的逆反應就是吸熱反應,因此選項C正確;D、由于氣態(tài)水的能量高于液態(tài)水的能量,因此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的能量多,則2 mol H2(g)和1 mol O2(g)反應生成2 mol H2O(g),放出熱量小于571.6 kJ,選項D不正確,答案選C。
考點: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的應用和反應熱的判斷與計算等
點評:該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熱化學方程式含義以及影響反應熱大小因素的熟悉了解程度,難度不大。明確反應熱和熱化學方程式的含義以及反應熱與反應物總能量和生成物總能量的關系是答題的關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在一定條件下,CO的燃燒熱為283 kJ/mol,CH4的燃燒熱為890 kJ/mol,由1 mol CO和3 mol CH4組成混合氣體在上述條件下充分燃燒,釋放的熱量為
A.2912 kJ | B.2953 kJ | C.3236 kJ | D.3867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各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圖甲表示1mol H2 (g)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吸收241.8 kJ熱量
B.圖甲表示2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比2 molH2O(g)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 kJ
C.圖乙表示常溫下稀釋HA、HB兩種酸的稀溶液時,溶液pH隨加水量的變化,則同溫、同濃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
D.圖乙中起始時HA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H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化學能與熱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1mol酸與堿恰好中和時所放出的熱量叫中和熱 |
B.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主要是由化學鍵的變化引起的 |
C.燃料電池反應時,化學能降低 |
D.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不需要加熱就可自行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a、b曲線可分別表示反應CH2=CH2(g)+H2(g)→CH3CH3(g) 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
B.己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則ΔH1>ΔH2 |
C.同溫同壓下,反應H2(g)+Cl2(g)=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ΔH不同 |
D.在一定條件下,某可逆反應的ΔH=+100kJ·mol-1,則該反應正反應活化能比逆反應活化能大100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反應熱△H=E2-E1 |
B.a、b分別對應有催化劑和無催化劑的能量變化 |
C.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
D.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焓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 )
A.等物質的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熱量多 |
B.由H+(aq)+OH-(aq)=H2O(l)△H=-57.3kJ·mol-1可知,若將含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與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 |
C.300℃、30MPa下,將0.5molN2(g)和1.5mol H2(g)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 △H=-38.6kJ·mol-1 |
D.由C(石墨)=C(金剛石)△H=" +1.90" kJ·mol-1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 20世紀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化學反應的過渡態(tài)理論:化學反應并不是通過簡單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應物到生成物的過程中經過一個高能量的過渡態(tài)。如圖是NO2和CO反應生成CO2和NO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示意圖,說明這個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NO2和CO的 總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O2和NO的總能量。
(2)在某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5mol NO2和2mol CO,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NO2+COCO2+NO,2 min時,測得容器中NO的物質的量為0.5 mol ,則:①此段時間內,用CO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②2 min時,容器內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