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各組中的比值等于2∶1的是

A. K2S溶液中c(K+)c(S2)之比

B. pH都為12的燒堿溶液與Ba(OH)2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

C. 相同溫度下0.2mol/L醋酸溶液與0.1mol/L醋酸溶液中的c(H+)之比

D. 室溫時,pH=5H2SO4溶液稀釋1000,稀釋后溶液中的c(H+)c (SO42-)之比

【答案】B

【解析】

A.因為S2-會水解,導致數(shù)目減少,比值會大于2:1,故A錯誤;

B.兩者都是強堿,NaOH是一元堿Ba(OH)2,是二元堿,pH相同,所以NaOH的濃度是Ba(OH)2的2倍,故B正確;

C.醋酸是弱酸,濃度越大,電離越小,所以0.2mol/L醋酸溶液與0.1mol/L醋酸溶液中的c(H+)之比小于2:1,故C錯誤;

D.pH為5的H2SO溶液中, c(H+)=10-5mol/L, c(SO42-)=C(H+)=5×10-6mol/L;溶液稀釋1000倍后,c(H+)只能近似為:1×10-7mol/L,而硫酸根離子濃度為:c(SO42-)=5×10-6mol/L×1/1000=5×10-9mol/L,所以稀釋后溶液中C(H+)與c(SO42-)的比值近20:1;故D錯誤;

本題答案為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可逆反應:2NO2(g)2NO(g)+O2(g)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①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O2 的同時消耗 2n mol NO;②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2n molNO2的同時生成n molO2;③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④2v(NO2)= v(O2)⑤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應A(g)B(g) 2C(g)的平衡常數(shù)和溫度的關(guān)系如下:

溫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數(shù)

1.70

1.10

1.00

0.60

0.40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____________,______0(“﹤”“﹥””)

(2)容積固定,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的依據(jù)為_______(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

b.(A)不隨時間改變

c.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隨時間改變

d.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3)1200℃時反應2C(g) A(g)B(g)的平衡常數(shù)值為____________。

(4)830℃時,向一個10.00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40 molA1.60 molB,如果反應初始2s內(nèi)生成C的物質(zhì)的量為0.40 mol,則2s內(nèi)A的平均反應速率(A)=____________

mol·L1·s1;2s(B)= ___________mol·L1;2sA的轉(zhuǎn)化率為___________;2sC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葡萄糖酸亞鐵[(C6HnO7)2Fe]是醫(yī)療上常用的補鐵劑,易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 醇。某實驗小組同學擬用下圖裝置先制備FeCO3,再用FeCO3與葡萄糖酸反應進一步制得葡萄糖酸亞鐵。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與普通漏斗比較,a漏斗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

(2)按上圖連接好裝置,檢査氣密性后加入藥品,打開K1K3,關(guān)閉K2 .

b中的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時間后,關(guān)閉_____,打開______(選填K1 ,K2K3)。觀察到b中的溶液會流入c中,同時c中析出FeCO3沉淀。

b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制得的碳酸亞鐵在空氣中過濾時間較長時,表面會變?yōu)榧t褐色,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葡萄糖酸與碳酸亞鐵混合,須將溶液的pH調(diào)節(jié)至5.8,其原因是 _______.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乙醇即可析出產(chǎn)品,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學提出用NaHCO3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制得的碳酸亞鐵純度更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X)、(Y)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Y的一氯代物只有三種

B. X的所有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

C. XY與足量氫氣完全加成時所需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D. X、Y均可使溴的水溶液褪色,且褪色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a(ClO)2與濃鹽酸反應會生成Cl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O)2 + 4HCl(濃)= CaCl2 + 2Cl2↑+ 2H2O

(1)濃鹽酸在反應中顯示出來的性質(zhì)是 ________(填寫字母)

A.只有還原性 B.還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2)產(chǎn)生0.3molCl2,則轉(zhuǎn)移的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 ___________;

(3)該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______;

(4)用雙線橋法表示該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

(5)(Tl)鹽與氰化鉀(KCN)被列為A級危險品。已知下列反應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發(fā)生:

Tl32Ag=Tl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下列離子氧化性比較順序正確的是__________ (填寫字母)

ATl3>Fe3>Ag BFe3>Ag>Tl3 CTl>Ag>Fe2 DTl3>Ag>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F五種物質(zhì)的焰色反應均為黃色,AB、C、D與鹽酸反應均生成E,此外B還生成一種可燃氣體。而C、D還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H,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A可反應生成C,FH也可反應生成C和另一種無色無味氣體。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B、C、D、E、F的化學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寫出F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D+鹽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時,CH3COOH的電離常數(shù)Ka=1.8×10-5。常溫下,25m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CH3COOH溶液,pH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

(1)該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mol·L1。

(2)A點對應酸的體積為12.5ml,則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____ mol·L1

(3)B點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_______ mol·L1(填精確值),c(CH3COO)/c(CH3COOH)=_______。

(4)C點所示溶液中,c(CH3COOH)_______c(CH3COO)。(“>”、“<”“=”)

(5)300 mL上述NaOH溶液中通入448 mL CO2(標準狀況)氣體,充分反應后,溶液中粒子濃度關(guān)系正確的是________.

A.c(Na+)+ c(H+)= c(OH-)+ c(HCO3-)+ c(CO32-)

B.2/3c(Na+)= c(HCO3-)+ c(CO32-)+ c(H2CO3)

C.c(Na+)> c(CO32-)> c(HCO3-)> c(OH-)> c(H+)

D.c(Na+)> c(HCO3-)> c(CO32-)> c(OH-)> 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元素T、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T的單質(zhì)在定條件下能與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濃溶液反應并生成兩種酸性氣體,則下列相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 離子半徑:X<Y<W

B. 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W<Z

C. 分子中每個原子均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D.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