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堿石灰為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氣.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問題:精英家教網(wǎng)
(1)甲、乙、丙三位同學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他們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其原因是
 

(3)三位同學用上述裝置制取氨氣時,其中有一位同學沒有收集到氨(實驗操作都正確),你認為沒有收集到氨氣的同學是
 
(填“甲”、“乙”或“丙”).
(4)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簡述操作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
 

(5)三位同學都認為自己的實驗裝置還可用于加熱碳酸氫銨固體來制取純凈的氨氣,你判斷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是
 
(填“甲”、“乙”或“丙”),該裝置中的NH4HCO3固體能否用NH4Cl固體代替?
 
(填“能”或“不能”).
(Ⅱ)已知二氧化硫可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如圖丁為驗證濃硫酸與木炭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chǎn)物中是否含有SO2和CO2的部分裝置.
(1)實驗時,從
 
端連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實驗裝置(用a或b填空).
(2)可觀察到A瓶的溶液
 

(3)C瓶溶液的作用是
 
分析:(I)(1)在加熱條件下,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氨氣;
(2)根據(jù)氣體的溶解性、密度確定收集方法; 
(3)氨氣能被酸吸收;
(4)氨氣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也能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固體;
(5)碳酸氫銨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收集氨氣前要除去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溫度低時,二者反應生成氯化銨;
(II)(1)洗氣裝置中導氣管遵循“長進短出”的原則;
(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3)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檢驗二氧化硫.
解答:解:(I)(1)在加熱條件下,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故答案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氨氣密度小于空氣且和空氣不反應,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NH3的密度小于空氣; 
(3)氨氣屬于堿性氣體,能和酸反應,氨氣通過濃硫酸時會被氧化,所以乙不能收集到氨氣,故答案為:乙;
(4)氨氣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也能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而產(chǎn)生白煙,其檢驗方法為: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說明已收集滿(或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有白煙產(chǎn)生,則證明已收集滿),
故答案為: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說明已收集滿(或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有白煙產(chǎn)生,則證明已收集滿);
(5)碳酸氫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氣和水,要收集純凈的氨氣,應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可以將生成的氣體通過堿石灰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所以丙能實現(xiàn);氯化銨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在試管口氯化氫和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固體,所以得不到氨氣,故答案為:丙;不能;
(II)(1)洗氣裝置中導氣管遵循“長進短出”的原則,所以a端氣體進入進行檢驗,b端連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實驗裝置用于檢驗是否存在CO2氣體,故答案為:b;   
(2)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所以將混合氣體通過品紅溶液時,品紅溶液褪色,故答案為:褪色;  
(3)C裝置是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如果還有二氧化硫則C中品紅溶液褪色,故答案為:檢驗SO2是否除盡.
點評:本題考查了氨氣的實驗室制法、收集及干燥和二氧化硫的性質,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狀態(tài)確定反應裝置,根據(jù)氣體的溶解性及密度確定收集裝置,知道氨氣的檢驗方法,注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要檢驗二氧化硫中二氧化碳時,應該先除去二氧化硫再檢驗二氧化碳,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課外活動小組準備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現(xiàn)有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選擇了如下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溶液:
A電極 B電極 X溶液
Cu Zn H2SO4
Pt Pt CuCl2
Fe Cu
(1)甲同學在實驗中將開關K5閉合,Zn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Zn-2e-═Zn2+
Zn-2e-═Zn2+

(2)乙同學準備進行電解CuCl2溶液的實驗,則電解時的總反應式為
CuCl2
 電解 
.
 
Cu+Cl2
CuCl2
 電解 
.
 
Cu+Cl2
;
實驗時應閉合的開關組合是
CD
CD
.(從下列五項中選擇所有可能的開關組合,第三小題也在這五項中選擇)
A.K1和K2  B.K1和K3  C.K1和K4
D.K2和K3  E.K2和K4
(3)丙同學準備在Fe上鍍Cu,選擇了某種鹽來配制電鍍液,則該鹽的化學式為
CuCl2或CuSO4
CuCl2或CuSO4
,實驗時,應閉合的開關組合是
D
D
(選項如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探究CO2與過量的NaOH溶液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甲、乙、丙三位同學設計了下列三種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請寫出CO2與過量的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選擇任意一種實驗裝置,簡述預計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解釋產(chǎn)生該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你選擇的實驗裝置是
 
,實驗現(xiàn)象是
 
 
解釋產(chǎn)生該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
 

(3)甲、乙、丙同學設計的三個方案中,有一個方案在實際操作中可行性和安全性存在問題,該方案是
 
.(填甲、乙或丙)
(4)請設計一個實驗檢驗生成的產(chǎn)物中含有Na2CO3.(簡述所用試劑、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別將等質量的銅片與等體積且均過量的濃硝酸、稀硝酸反應,所得溶液前者呈綠色,后者呈藍色,有同學提出溶液呈綠色是銅與濃硝酸反應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氮溶于過量的濃硝酸,其產(chǎn)生的黃色與藍色的硝酸銅溶液混在一起,使溶液呈綠色.
為了驗證該同學的推斷是否正確,甲、乙、丙三位同學各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
甲同學的方案:將盛綠色溶液的試管加熱,看是否有紅棕色的氣體產(chǎn)生.
(1)你認為甲同學的方案的不妥之處是什么?
 
應該作怎樣的修正(實驗裝置及方法不變)?
 

乙同學的方案: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得氧氣,并把氧氣通入綠色溶液中,觀察其溶液是否變藍色.
(2)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化學反應原理
 

丙同學的方案:在通風櫥內,將一根下端彎成螺旋狀且可抽動的銅絲插入盛有足量濃硝酸的試管A中,立即可觀察到試管中充滿紅棕色的NO2氣體.將NO2氣體經(jīng)導管通入到傾斜的另一支裝有淡藍色Cu(NO32溶液的試管B中,隨著實驗進行,試管B中的溶液藍色加深,很快又轉變?yōu)榫G色,繼續(xù)通入NO2,綠色保持不變,向上抽起銅絲,使反應停止.
(3)簡述丙同學的方案中的溶液變色的原因.
 

(4)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你認為三個方案中最好的是哪一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測定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質量分數(shù),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進行如下實驗,請根據(jù)實驗內容回答相關問題:
(1)甲同學實驗的主要步驟有:
①過濾  
②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  
③將沉淀小心烘干、稱量,測得固體質量為ng  
④稱取mg樣品溶于適量蒸餾水  
⑤洗滌沉淀2-3次.
該同學正確的操作步驟為
 
(填序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只需列出計算式).精英家教網(wǎng)
(2)乙同學把一定量的混合物與足量鹽酸反應,然后用如圖裝置測定產(chǎn)生的CO2氣體的體積,實驗室中只有如下試劑:樣品、6mol/L鹽酸、Na2CO3溶液、CaCl2溶液、飽和NaHCO3溶液.
①廣口瓶中盛放的溶液是
 

②該裝置測定的氣體體積往往不準確(不考慮導管中水的體積),理由是
 

(3)丙同學準確稱取w g樣品放入錐形瓶中,加入V1 mL 0.1000mol/L鹽酸,充分反應,用0.1000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定過量鹽酸,消耗氫氧化鈉溶液V2 mL.
①實驗室現(xiàn)有1.000mol/L鹽酸溶液.為了精確配制100mL 0.1000mol/L的鹽酸溶液,需要的儀器有:燒杯、100mL容量瓶、玻璃棒、膠頭滴管、
 

②滴定時選擇
 
作指示劑.
③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只需列出計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鐵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常見方法是服用補鐵藥物.“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亞鐵,呈暗黃色)是市場上一種常見的補鐵藥物.該藥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體中的胃酸.某同學為了檢測“速力菲”藥片中Fe2+的存在,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精英家教網(wǎng)
(1)試劑1是
 

(2)加入KSCN溶液后,在未加新制氯水的情況下,溶液中也產(chǎn)生了紅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3)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放置一段時間,溶液的顏色會逐漸褪去.為了進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丙三位同學首先進行了猜想:
編號 猜想
溶液中的+3價Fe又被還原為+2價Fe
溶液中的SCN-被過量的氯水氧化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將該溶液漂白
基于乙同學的猜想,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乙同學的猜想是否正確.寫出有關的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不一定填滿,也可以補充)
編號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