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種新型的高能電池-鈉硫電池(熔融的鈉、硫為兩極,以Na+導電的β-Al2O3陶瓷作固體電解質),反應式為:

2Na+xSNa2Sx

①充電時,鈉極與外電源________極相連.其陽極反應式為:________.

放電時,發(fā)生還原反應的是________極.用該電池作電源電解(如下圖)分別含有0.2 mol NaClCuSO4的混合溶液500 ml時,若此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消耗23 g Na(電能的損耗忽略不計).電解后溶液加水稀釋至2 L,則溶液的pH________

(2)若將鈉硫電池改為如圖所示的碳酸鹽燃料電池,它以CO為燃料,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為電解質.寫出燃料電池的A電極反應式__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必考題】
過氧化尿素[CO(NH22?H2O2]是一種無毒、無味的白色結晶粉末,具有尿素和過氧化氫雙重性質,是一種新型的氧化劑和消毒劑,廣泛應用于漂白、紡織、醫(yī)藥、農業(yè)、養(yǎng)殖業(yè)等領域.其合成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實際生產中需控制n(H2O2):n(CO(NH22)]=1.2:1,并控制合成溫度在25-30℃,其主要原因是
H2O2在實驗過程中會有部分分解,增大過氧化氫的量可提高過氧化尿素的純度
H2O2在實驗過程中會有部分分解,增大過氧化氫的量可提高過氧化尿素的純度

(2)從母液中分離出H2O2和尿素,采用的操作是
c
c

(a)鹽析  過濾    (b)分液  過濾  (c)減壓蒸餾  結晶  (d)常壓蒸餾  萃取
(3)為測定產品中活性氧的含量(活性氧16%,相當于H2O234%),稱取干燥樣品12.000g,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準確量取25.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1mL 6mol/L的硫酸,然后用0.2000mol/L KMnO4 標準溶液滴定,至滴入最后一滴時,溶液顯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三次滴定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KMnO4溶液與尿素不反應).
①KMnO4溶液應盛放在
式(選填:“酸”、“堿”)滴定管中.
②完成并配平方程式:
2
2
MnO4-+
5
5
H2O2+
6
6
H+=
2
2
Mn2++
8
8
H2O+
5O2
5O2

③根據(jù)滴定結果,可確定產品中活性氧的質量分數(shù)為:
13.3%
13.3%

④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處有氣泡,滴定后消失,會使測得的活性氧含量
偏高
偏高
(選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⑤根據(jù)本次實驗測得的活性氧含量,可判斷該實驗產品所含的一種主要雜質為
尿素
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化學在能源開發(fā)與利用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氫氣是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
I.氫氧燃料電池能量轉化率高,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現(xiàn)用氫氧燃料電池進行如圖實驗(圖中所用電極均為惰性電極):
(1)對于氫氧燃料電池中,下列表達不正確的是
CD
CD

A.a電極是負極,OH-移向負極
B.b電極的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
C.電池總反應式為:2H2+O2
 點燃 
.
 
2H2O
D.電解質溶液的pH保持不變
E.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不需要將還原劑和氧化劑全部儲藏在電池內的新型發(fā)電裝置
(2)上圖裝置中盛有100mL、0.1mol?L-1AgNO3溶液,當氫氧燃料電池中消耗氫氣112mL(標準狀況下)時,則此時上圖裝置中溶液的pH=
1
1
  (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II氫氣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工業(yè)上合成氨的反應是:N2(g)+3H2(g)?2NH3(g)△H=-92.20kJ?mol-1
(1)下列事實中,不能說明上述可逆反應已達到平衡的是
②③
②③
(填序號)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2n mol NH3的同時生成3n mol H2
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N-H的同時生成n mol N≡N
③用N2、H2、NH3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為1:3:2
④N2、H2、NH3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改變
⑤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
⑥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再改變
(2)已知合成氨反應在某溫度下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

時間(h)
物質的量(mol)
0 1 2 3 4
N2 1.50 n1 1.20 n3 1.00
H2 4.50 4.20 3.60 n4 3.00
NH3 0 0.20 N2 1.00 1.00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
①反應進行到2小時時放出的熱量為
27.66kJ
27.66kJ

②此條件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
4
27
4
27
(保留兩位小數(shù))
③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往平衡體系中再加入N2、H2和NH3各1.00mol,化學平衡將向
正反應
正反應
  方向移動(填“正反應”或“逆反應”、“不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高鐵酸鉀為暗紫色有光澤粉末,極易溶于水而成淺紫紅色溶液,靜置后會分解放出氧氣.高鐵酸鉀具有強氧化性,為一種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劑,也是一種新型的綠色環(huán)保水處理材料,主要用于飲水處理.某化學興趣小組欲制備高鐵酸鉀,并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fā)現(xiàn)制備高鐵酸鉀的方法有多種.
Ⅰ電解法  用石墨和鐵絲網(wǎng)為電極,采用10V的直流電源,電解濃氫氧化鉀溶液,電解約8小時左右,得到約5%高鐵酸鉀溶液,經提純后得到高鐵酸鉀固體.
Ⅱ化學氧化法    實驗室制備過程如下:
精英家教網(wǎng)
回答下列問題:
(1)電解法制高鐵酸鉀時,
 
作陰極(填“石墨”或“鐵絲網(wǎng)”),陽極的電極反應為
 

(2)化學氧化法時
①堿性次氯酸鉀溶液,分多次加入硝酸鐵原因:
 
,涉及到的離子方程式:
 

②高鐵酸鉀是一種新型的綠色環(huán)保水處理材料,主要用于飲水處理.用所學的知識解釋處理水的原因:
 

(3)簡單說明化學氧化法的缺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二甲醚(DME)被譽為“21世紀的清潔燃料”.由合成氣制備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
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則反應3H2(g)+3CO(g)?CH3OCH3(g)+CO2(g)的△H=
 
kJ?mol-1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H3OCH3產率的有
 

A.使用過量的CO          B.升高溫度             C.增大壓強
(3)反應③能提高CH3OCH3的產率,原因是
 

(4)將合成氣以
n(H2)
n(CO)
=2通入1L的反應器中,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4H2(g)+2CO(g)?CH3OCH3(g)+H2O(g)△H,其CO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壓強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0
B.P1<P2<P3
C.若在P3和316℃時,起始時
n(H2)
n(CO)
=3,則達到平衡時,CO轉化率小于50%
(5)采用一種新型的催化劑(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備二甲醚.觀察圖2回答問題.催化劑中
n(Mn)
n(Cu)
約為
 
時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6)圖3為綠色電源“二甲醚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7)甲醇液相脫水法制二甲醚的原理是:CH3OH+H2SO4→CH3HSO4+H2O,CH3HSO4+CH3OH→CH3OCH3+H2SO4.與合成氣制備二甲醚比較,該工藝的優(yōu)點是反應溫度低,轉化率高,其缺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碳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
(1)由碳元素參與形成的物質多為分子晶體,也有少數(shù)原子晶體.下列關于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完全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物質一定是分子晶體或原子晶體
B、分子晶體中分子之間一定存在范德華力
C、SiC具有極高的熔點和較大的硬度,SiC分子中除存在共價鍵外,還存在分子間作用力
D、金剛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原子晶體,性質穩(wěn)定,不與任何物質反應
(2)意大利羅馬大學的FuNvio Cacace等人獲得了極具理論研究意義的C4分子.C4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4屬于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C4與P4(白磷)的晶體都屬于分子晶體
C、C4氣體分子內含有極性共價鍵 D、C4與C60互為同素異形
(3)與碳同主族元素鍺為32號元素,與鍺同周期,且未成對電子數(shù)與鍺相同,電負性最大的元素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4)鄰硝基苯酚的熔點
 
對硝基苯酚(填“>”、“=”或“<”=).
(5)硼、碳、氮、氧是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相鄰的四種元素.下列有關的四種化合
物中,鍵角最小的是
 

A、CO2   B、CF4   C、NF3   D、OF2
已知硼酸H3BO3為白色固體,溶于水顯弱酸性,但它卻是一元酸,可以用硼酸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解釋它是一元弱酸的原因.
請寫出下面這個方程式右端的兩種離子的表達式: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